1. 程式人生 > 資訊 >電動汽車這麼“火”,消費者究竟怕不怕?

電動汽車這麼“火”,消費者究竟怕不怕?

近日,一則電動汽車的交通事故視訊在網路上引發關注。

視訊顯示,一輛特斯拉純電動汽車從另一輛行駛中轎車的右後方超車,突然撞擊路側的水泥隔離牆併發生起火,車輛遭到嚴重的燒燬。事後,警方通報該事故發生在廣州增城東江大道,致一人死亡。

就在幾天前,也有網友釋出視訊稱,在廣州市長大廈停車場外一輛小鵬 G3 發生自燃。而在今年二月,一輛小鵬 P7 在廣東肇慶的街頭髮生起火燃燒,事故原因至今尚未查明。

隨著純電動汽車保有量日益增加,車輛碰撞起火、停車或充電時自燃的訊息不絕於耳。有報道稱,2020 年被披露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近 75 起,約涉及 25 個品牌車企近 40 款不同車型,包括乘用車、客車,貨車等車型。隨著夏季氣溫逐漸升高,有分析人士稱純電動汽車又將進入起火、自燃的高發期。

然而,一切負面訊息、行業爭議,似乎並未影響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售量。據中汽協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21 年 1~3 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 51.5 萬輛,同比增長 2.8 倍。

面對純電動汽車頻頻“火”起來的訊息,普通消費者究竟怕不怕?

純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安全?

“資料表明,純電動汽車自燃率遠低於燃油車,所以比燃油車更安全。”

由於今年前三個月國內陸續發生了好幾起純電動汽車起火或自燃事故,銷售員小袁只好頻頻在朋友圈轉發以上“舊聞”。他告訴懂懂筆記,轉做電動汽車銷售已經將近兩年時間了,至今他都已經忘記自己轉發了多少次相同的“舊聞”。

每當有意向客戶質疑,擔憂純電動汽車自燃或容易起火的問題時,他都會將“舊聞”當成一顆“定心丸”給對方吃下,至於其中的資料細節,小袁也早已熟記在心中。當問及類似資料是否可靠時,小袁坦言:“我也不是太清楚,但用來說服顧客購買電動汽車的確奏效。”

關於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燃燒問題,懂懂筆記唯一能在網路上找到的最權威資料報告,是去年年底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資料聯盟釋出的《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出行大資料報告》,資料顯示,2019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為 0.0049%;自 2020 年以來,起火概率下降為 0.0026%。

而根據公安部有關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傳統燃油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 0.01%~0.02%。兩者對比之下,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自燃事故的概率,的確要明顯低於傳統燃油車。

但是,是否可以由此斷定,純電動汽車要比傳統汽車更安全?

純電動汽車碰撞起火、自燃的新聞近兩年不絕於耳,背後原因僅僅是作為新興行業,具有比傳統汽車更高的新聞價值而備受媒體關注?

從事汽修工作將近十年的於師傅,對此顯然有不同的看法。他告訴懂懂筆記,兩年前,為了順應行業發展的潮流,他從傳統的汽修轉行開始專修新能源車,但隨著工作的深入,他漸漸發現純電動汽車的“可怕”之處。

“安不安全,其實不能全看資料,還要看看起火、自燃時,乘員有無自救的時間。”於師傅表示,就傳統汽車而言,若有設計缺陷,新車都可能會自燃,用了多年的舊車機率更大。不過於師傅在多年的職業生涯當中發現,大部分發生自燃事故的燃油汽車,都是因為電氣線路故障,短路引發,最先是會產生煙霧,之後是區域性(如發動機艙)的起火。

在他看來,由於火勢並不大,而且從產生煙霧至起火,駕駛人員有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鍾時間採取措施,同時遠離車輛,撲滅火勢也會比較容易。但純電動汽車在碰撞起火或是無故自燃後,火勢蔓延都比較快,留給乘員逃離的時間都相對較短。

根據美國消防協會的實驗結果現實,動力電池起火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僅僅幾秒到十幾秒時間,火勢便會在動力鋰離子電池模組內快速蔓延,並持續約 27 分鐘。燃燒中的電池外部,最高溫度可以達 283~1090 攝氏度,內部溫度可達 572~1121 攝氏度,而如此高的溫度,足以引燃汽車內其它的可燃材料。

“燃油車自燃通常不是油箱起火,可是引發電動車自燃的往往是充當‘燃料’的核心部件電池。”於師傅認為,正因為純電動車自燃大都很突然,且火勢蔓延快,這也是去年工信部發布相關強制規定的原因: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 5 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因此,他認為純電動汽車資料上的自燃率(燃燒)比傳統燃油車低,與其是否會比傳統汽車更安全,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對此也有行業人士透露,相比傳統汽車,純電動車起火、自燃的原因往往更難追溯。

或許,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汽車之前都很少留意純電動汽車自燃的事故原因,更不會深究官方對於純電動汽車發生起火事故的調查報告。消費者唯一能夠知曉的,是部分車媒體的報道,以及汽車銷售所告知的 —— 純電動汽車自燃率遠低於燃油車。

安不安全,保費說了算?

在上海車展女車主“車頂維權事件”前後,特斯拉汽車就曾陸續發生過幾起電池燃燒事件。此前,曾有坊間傳言指出,平安車險在部分省市暫停為特斯拉車主新上車險,並收緊續保。隨後,平安官方闢謠稱“該情況不存在”。

但在部分汽車論壇與特斯拉車友群裡,可以看到有車主一直在晒自己上保險與續保費率的截圖,稱保費費率確實有所上調。甚至有車主調侃道,以後購車之前要先找保險機構估下保費,安不安全、全看保費。

“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保費基本和傳統汽車相當,費率也是遵照監管標準執行。”資深車險專員張先生告訴懂懂筆記,儘管自己對部分保險公司上調特斯拉保費的傳言有耳聞,但他目前暫未收到上級相關通知。

“目前新能源尤其純電動汽車保險費用看上去比傳統燃油車要高一些,主要是因為保費計算是以車輛貼前售價為準的。”張先生指出,隨著純電動汽車起火、自燃的事件頻發,未來保險費率有所上漲不是不可能。

但是,即便費率上漲,應該也是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去重新制定費率標準,應該不會針對某些品牌或車型。他同時透露,純電動汽車的車主購買車險,的確比傳統車主要多花一些心思。

“燃油汽車第三者險買一百萬元基本夠用了,但純電動車主買一百萬都嫌少。”他告訴懂懂筆記,有的純電動車主給車輛續保,直接選擇了三百萬保額以上的三者險,怕的就是車輛自燃殃及“池魚”。

根據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所釋出的《2019 年動力電池安全性研究報告》顯示,在已查明純電動汽車起火原因中,41% 的車輛處於行駛狀態、40% 車輛處於靜止狀態、還有 19% 的車輛,是處於充電狀態。

近幾年,純電動汽車充電時起火或在停車場自燃,且禍及其它車輛的事件並不少,而被燃燒車輛的賠償往往也需要自燃車一方負責。如果純電動汽車兩側停有百萬元以上的豪車,一旦自燃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其實,純電動汽車在質保期內發生無故自燃,定責之後是應該由品牌方負責的,但小張透露,仍有不少車主堅持在質保內為車輛購買足額、高額的自燃險、第三者責任險,“尤其是購買個別國內新造車品牌的車主,會擔心品牌萬一突然倒了,就負不起責任了。”

顯然,傳統燃油車的車主在購買車險時,都傾向於保額夠用即可。畢竟只要小心駕駛就能主動避免發生“起火”事故,即便是因為電氣故障起火,其火勢也相對好控制。可純電動汽車無論是事故起火還是無故自燃,往往都事發突然且難以人為控制,造成的後果和損失無法預估。

因此,無論新車還是舊車,部分純電動車主在買車險時都會傾向於將保額“拉滿”,圖的就是一個安心。可見,多數車主對於純電動汽車的特性也非全然不知。那麼,既然用車如此的“糟心”、“惶恐”,為何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卻在不斷攀升?

通勤剛需、沒得選擇

根據相關機構的汽車上險資料顯示,2021 年 1~3 月,國內能源乘用車共上險 40.7 萬輛,同比增加近 3 倍。其中,A00 級車型上險 14.4 萬輛,佔總量 35%。在去年同期,這一比例還只有 15%,純電動 A00 級車型顯然勢頭最好。

可以說,幾萬元的 A00 級純電動汽車,要空間沒空間、要駕乘沒駕乘(體驗),四個輪胎頂個車殼,卻滿足了很多一線城市消費者的普遍需求 —— 通勤剛需。

在深圳南山大沖上班的徐先生表示,若不是因為遲遲搖不到上牌指標,他才不會選擇購買純電動汽車。“公司開車的同事近三十位,其中八成的人都買了能上‘綠牌’的純電動汽車。”隨著網上報道純電動車碰撞起火、自燃的新聞逐漸增多,他和同事都會日常調侃、自嘲:大家每天上下班都開著一輛“炸彈”。

在給純電動車快充時,他儘量避免電量超過 80%,甚至有同事每次給車快充,都只充到 60%,表示夠用即可。徐先生對此坦言,包括他和所有購買純電動汽車的同事,幾乎沒有人是一開始要選擇新能源汽車的。

其原因很簡單,都是因為搖不到上牌指標,為了在限號城市裡通勤,被迫購買了純電動汽車。

每當遭到周遭朋友質疑時,他總是以純電動汽車每公里電費只要幾分錢的優勢予以回擊,但他心裡比誰都清楚,算上純電動汽車比同級燃油汽車高出的售價,以及日後電池的折損和潛在更換成本,這筆賬並不划算。

同樣因為限行原因,家住洛陽的網友“小優”也剛剛購買了一輛 A00 級純電動汽車。他告訴懂懂筆記,洛陽的限行政策是單雙號限行,傳統燃油車受限明顯,而新能源汽車並不在單雙號限行行列中,日常用車也更為方便。

目前,除了一線城市,國內陸續有部分二、三線城市也加入了燃油汽車限行的行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有 15 個省、100 餘座城市,釋出了燃油車的相關限行令,除了極個別的城市,相關限行令基本都“豁免”了新能源汽車。

據網路上一份公開的調查資料顯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當中,有 50% 因為“綠牌”不受限行限號的影響,有 28% 的人是因為取得了新能源汽車指標;只有 38% 的消費者認為,自己購買新能源汽車是為了環保節能。

【結束語】

為了不受城市限行政策的影響,一部分剛需車主不得不購買新能源汽車,並將其作為家中的“第二輛車”,方便自己的日常通勤。這也是純電動汽車銷量逐漸抬頭的主要原因。

顯然,對於剛需的使用者而言,在選購純電動汽車時並沒有太多選擇餘地。每每看到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起火、自燃的負面新聞時,多數車主也只能自我安慰,這種小概率事件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