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二次作業:微信案例分析

第二次作業:微信案例分析

工作 一個人 對講 朋友 本科生 拆分 搜索 服務號 活躍

1. 介紹產品相關信息

  1.1你選擇的產品是?

    微信

  1.2為什麽選擇該產品作為分析?

    對於產品列表裏的項目,除了STEAM和淘寶沒接觸過之外,其余的我接觸的都相對較多,而最先接觸的便是QQ,因此對於微信和QQ,我個人更偏向QQ,而我的父母以及有一部分原來使用QQ的朋友  後來卻也選擇了微信,因此我想了解為什麽他們會選擇微信。

  1.3該產品是怎麽誕生的(在什麽樣的背景下)?

  2010年11月19日,一款叫做kik的跨平臺即時通信軟件登陸蘋果App Store和安卓市場,短短15天內吸引了100萬名使用者。這款軟件可以在本地通訊錄上直接建立與聯系人的連接,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短信聊天。

  張小龍和雷軍幾乎在同一時間註意到了kik。2010年12月10日,小米僅用了一個月的開發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第一款類kik軟件——米聊。而張小龍的類kik產品立項於同年11月20日,開發歷時近70天,於2011年1月21日發布,產品命名為:微信。

  1.4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軟件得到發展或者沒落的原因是什麽,比如微信的興起給微博帶來的打擊)

    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布針對iPhone用戶的1.0測試版。該版本支持通過QQ號來導入現有的聯系人資料,但僅有即時通訊、分享照片和更換頭像等簡單功能。
在隨後1.1、1.2和1.3三個測試版中,微信逐漸增加了對手機通訊錄的讀取、與騰訊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會話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騰訊微信獲得了四五百萬註冊用戶。
  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布了2.0版本,該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樣的語音對講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戶群第一次有了顯著增長。
   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戶達到1500萬 。到2011年底,微信用戶已超過5000萬。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3.0版本,該版本加入了“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對繁體中文語言界面的支持,並增加港、澳、臺、美、日五個地區的用戶綁定手機號。
   2011年1月17日北京某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註冊微信商標,騰訊的微信商標於2011年1月24日申請註冊,僅僅遲了一星期。
   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4月19日,微信發布4.0版本。這一版本增加了類似Path和Instagram一樣的相冊功能,並且可以把相冊分享到朋友圈。
   2012年4月,騰訊公司開始做出將微信推向國際市場的嘗試,為了微信的歐美化,將其4.0英文版更名為“Wechat”,之後推出多種語言支持 。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視頻聊天插件,並發布網頁版微信界面。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搖一搖傳圖功能,該功能可以方便的把圖片從電腦傳送到手機上。這一版本還新增了語音搜索功能,並且支持解綁手機號碼和QQ號,進一步增強  了用戶對個人信息的把控。
   2012年9月17日,騰訊微信團隊發布消息稱,微信註冊用戶已破2億。
   2013年1月15日深夜,騰訊微信團隊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戶數突破3億,成為全球下載量和用戶量最多的通信軟件,影響力遍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東南亞,海外華人聚集地和少  數西方人。
   2013年2月5日,微信發布4.5版。這一版本支持實時對講和多人實時語音聊天,並進一步豐富了“搖一搖”和二維碼的功能,支持對聊天記錄進行搜索、保存和遷移。同時,微信4.5還  加入了語音提醒和根據對方發來的位置進行導航的功能。
   2013年4月11日,騰訊微信團隊通過微信正式向部分用戶發布聲明,稱網上流傳的“微信要對用戶收費”系惡意造謠,同時強調微信絕不會對用戶收費。
   2013年7月22日早上7:30,有大量用戶反映微信發生全面故障,故障包括微信信息無法發出、無法刷新朋友圈、無法登陸公眾賬號平臺、無法連接微信網頁版。事故一直擾攘至下  午2時許,微信開發團隊才在其騰訊微博內。宣布微信可以再次使用,但有部分用戶仍然留言,指進入微信後,部分功能未恢復,或者根本未能連線。
   2013年8月5日,微信5.0 for ios上線了,添加了表情商店和遊戲中心,掃一掃(簡稱313)功能全新升級,可以掃街景、掃條碼、掃二維碼、掃單詞翻譯、掃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  5.0 Android上線。
   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WeChat)註冊用戶突破1億,一個月內新增3000萬名用戶。
   2013年10月24日,騰訊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億,每日活躍用戶1億。
   2013年12月31日,微信5.0 for Windows Phone上線了 ,添加了表情商店,綁定銀行卡,收藏功能,綁定郵箱,分享信息到朋友圈等功能。
   2014年1月4日,微信在產品內添加由“嘀嘀打車”提供的打車功能。
   2014年1月28日,微信升級為5.2版本,Android版界面全新改版。
   2014年3月, 開放微信支付功能。
   2014年3月24日,電腦管家牽手微信上線聊天記錄備份功能。
   2015年1月21日,微信在App Store率先上線了6.1版,新版增加了“附件欄發微信紅包”、“更換手機時,自定義表情不會丟失”、“可以搜索朋友圈的內容和附近的餐館”三大功能。還有  安裝之後的開場幻燈片——統計你過去一年“送出的贊”以及“收獲的贊”。
   2014年8月28日,微信支付正式公布“微信智慧生活“全行業解決方案。具體體現在以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幫助傳統行業將原有商業模式“移植”到微信平臺。
   2016年1月11日,微信之父張小龍時隔多年的公開亮相,解讀了微信的四大價值觀。張小龍指出,越來越多產品通過公眾號來做,因為這裏開發、獲取用戶和傳播成本更低。拆分出  來的服務號並沒有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微信內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態,叫「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開啟內測。在微信生態下,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引起廣泛關註。騰訊雲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序解決方案,提供小程序在雲端服務器的技  術方案。
   2017年1月9日0點,萬眾矚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調上線,用戶可以體驗到各種各樣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微信排名第100。
   2017年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悄然推出了“微信指數”功能,騰訊方面定義其為微信官方提供的基於微信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
   2017年4月19日,微信方面宣布,因蘋果新規定出臺,對應用內支付規則進行了變更,iOS版微信公眾平臺及表情平臺贊賞功能從當日17:00起被關閉,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贊賞功能  不受影響。此外,騰訊相關人士表示,紅包不在此範疇,不會受到影響。
   2017年5月4日,微信支付宣布攜手CITCON正式進軍美國。在微信支付正式進軍美國後,赴美人群可在美國享受無現金支付的便利。通過微信支付,在美國的衣食住行均可直接用人  民幣結算。
   2017年5月18日,微信迎來更新,新增「微信實驗室」功能。目前,啟用的實驗有「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功能。

   個人認為微信至今並未有沒落之勢,至於給其他相關軟件帶來的影響也由於微信的穩定發展而趨於平緩。並未覺得給其他軟件造成巨大的損傷。

   引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4%BF%A1/3905974?fr=aladdin

2. 調研, 評測

  2.1下載軟件並使用起來,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軟件對比QQ來說就像是家常便飯對上山珍海味一樣,風格及其簡潔,給人感覺就像是面對正經嚴肅的上司一樣的感覺。就我而言第一次體驗一點都不好,有許多的不方便,堪稱寸步難行,就連發個朋友圈都不知道要怎麽發,還需要去百度,才知道若是發圖片直接按那個相機圖標,若是要發文字則需要長按那個相機圖標,毫無邏輯性可言,若沒有人教試問誰會知道?初體驗簡直差到了極點,更讓我搞不清為什麽會有人去用這個軟件了。

  2.2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我詢問了幾個用微信的朋友,意外的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工作了。在問及為什麽使用微信的時候第一回答大都是工作需要,之後便是用著用著也就習慣下來也就安定了。我的幾個朋友對於微信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會話,公眾號的訂閱以及朋友圈的動態這幾個方面,經驗較為豐富的還會使用到滴滴打車,微信錢包付款等功能。而其中甚至還有幾名男性朋友用搖一搖來約炮。

  在使用過程中也有一些令人比較困擾的問題,例如在朋友圈不是共同好友看不到彼此的評論,刪除與好友的會話後會連聊天記錄也被清空,對方若把你刪除好友你也不知道,表情包的收藏步驟繁瑣等等。希望能針對這幾個問題加以改進。

  就個人而言,朋友們的困擾的問題大都跟微信的保密性能想沖突,例如在朋友圈不是共同好友看不到彼此的評論,刪除與好友的會話後會連聊天記錄也被清空這兩個都是增加了微信的保密程度。而需要這種保密程度的大都是工作方面會需要,而一般情況下的聊天交友這樣反而顯得麻煩。當然,也不排除用這樣的保密性做一些不可見人的事情,例如背著丈夫妻子私下跟他人尋求性刺激之類,亦或者做一些走私物品的交易。只要在聊天完之後將會話刪除便會自動清空聊天記錄就大大提高了被發現的可能性。因此,這也算得上有利有失,端看人們會怎麽做。

  因為微信的這一特性,若要解決這一問題個人想法是可以改進為刪除會話連同聊天記錄清空可以自主選擇,而默認則是清空,這樣對原本那類群體沒有太大區別,而對於專註聊天的朋友也有了解決方案。

  2.3結論:經過這麽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做一個評價:

    微信更適用於已經工作的群體,更重在為用戶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種方便。

3. 需求分析

3.1列出該產品的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並且用用例圖(Use case)加以表示

名字 楊宇
性別,年齡 男,35歲
職業 銀行職員
知識層次和能力 本科生
生活工作情況 生活狀況良好
動機,目的,困難 與上級會話,同事朋友交流
用戶偏好 談論工作
用戶比例 大部分
典型場景 下班回家上級交代工作
典型描述 發消息

名字 王詩涵
性別,年齡 女,21歲
職業 學生
知識層次和能力 大三
生活工作情況 偶做兼職
動機,目的,困難 完成老師在課堂派上發布的作業
用戶偏好 查看公眾號的信息
用戶比例 少部分
典型場景 在學校老師布置作業
典型描述 上交作業

技術分享

4. 分析

4.1盡可能地使用軟件的所有功能。

4.2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 (和類似軟件相比),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要求把對比的結果列出一個表格,對比每個軟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微信 QQ 微博
聊天會話

可以發送文字,語音,圖片

發送的消息在一定時間內能撤回

無法直接添加他人發送的表情

可以視頻聊天,語音聊天

無法給人發送抖動

實時性較高

刪除會話後聊天記錄隨之清空

好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分組

可以發送文字,語音,圖片

發送的消息在一定時間內能撤回

可以直接添加他人發送的表情

可以視頻聊天,語音聊天

可以給人發送抖動

實時高

刪除會話後聊天記錄不會清空

好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分組

可以設置某好友為特別關心,可以專門設置提示音

可以發送文字,語言,圖片

實時性較差

好友能分組

個性裝扮

只有修改聊天背景這一功能

可以修改聊天背景,有默認背景和專門為好友設置的背景

可以設置各種聊天氣泡

可以設置各種字體

頭像可以設置掛件

還有各種主題裝扮QQ界面及其各種按鈕

動態

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彼此的評論

可以設置動態權限,不給誰看

如果只是發圖片按下相機圖標,如果還有文字則需要長按相機圖標

評論他人動態不能用自己的圖片表情

無法轉發他人動態,只能轉發他人發送的分享鏈接

不能@好友

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評論

可以設置動態權限,不給誰看

按+號即可發動態,操作界面易懂

評論他人動態可以發送自己的圖

可以轉發他人動態

可以@好友

可以設置為私密僅為自己一個人看

可以發秘密【匿名】

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微博包括評論等等

可以@人

公眾號/部落 公眾號種類豐富,內容齊全,做的十分到位 部落種類稍顯欠缺,偏年輕化的主題比較多。
交易轉賬

可以轉賬收賬,可以設置是否立即到賬,若轉錯可以聯系收回賬款

許多商家都支持微信掃碼支付方便快捷,與支付寶一樣用的人差不多,滴滴出行,手機話費充值等皆可以用微信錢包來實現

可以轉賬收賬,轉錯想要找回基本不可能

QQ錢包支付用的人比較少,大多用在旗下產品,例如QQ閱讀購買書幣等,基本用在虛擬產品的消費

其他

小程序

QQ郵箱

電腦版QQ的許多其他玩法,例如QQ秀,QQ寵物,QQ空間裏的農場牧場之類的。

5. 建議和規劃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5.1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我會開展有獎回答,聽取廣大使用民眾的提出的意見,選出幾個最多的,然後由內部專業人士開會討論其可行性與是否違背微信的核心宗旨。若可以便進行修改添加試用查詢用戶反饋,再根據用戶反饋來繼續完善。

5.2目前市場上有什麽樣的產品了?

  QQ、TIKI、陌陌、探探、微博……

5.3你要設計什麽樣的功能?(殺手功能 or 外圍功能)

  我要設計刪除會話清空聊天記錄可選功能

5.4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因為我昨天跟對象吵架一氣之下把會話給刪了,當我氣消了之後重新點開才發現怎麽聊天記錄都沒了,我才發現微信居然還有這麽讓人厭惡的功能,同時我也很後悔為什麽初要那樣做。我想也會有許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煩惱,可世上哪來的後悔藥。如果能多出這樣一個功能那就好了。而且也可以防止萬一和別人聊什麽重要的事情最後卻因為把會話刪了而導致聊天記錄被清空那真的是得不償失了。於公於私我都覺得這個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5.5為什麽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因為相信有許多正在談戀愛的男生會有一個“蠻不講理”的女朋友,若哪天你由於某些原因把女朋友的會話刪除導致被女朋友發現免不了一場爭吵。

  也有那些不喜歡界面堆積著好多會話的人會定時將所有的會話刪除,萬一哪天突然想起需要查看一下聊天記錄卻找不到了豈不是得不償失麽。

5.6你的創新在哪裏? 請使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1) N (Need 需求)

  對於廣大談戀愛的男性來說,萬一和女朋友在微信吵架一怒之下把會話刪了導致聊天記錄沒了,被女票查聊天記錄卻發現沒有的話很有可能又是一場吵架。而對於喜歡簡潔的頁面的人來說定時刪除多余的會話是很正常的,要是因此以後要用到的時候卻發現聊天記錄沒了會很麻煩的。如果沒有這功能的話,在刪除會話的時候就多了一份顧慮,萬一我以後會用到聊天記錄的東西怎麽辦?這對於選擇恐懼癥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件特別困擾的事情。而當今社會這類群體的基數還是特別大的,我也在此類範圍,畢竟世事難料,保不齊哪天真的需要呢?

2) A (Approach 做法)

  在設置背景那個頁面多增加一個選項是否關閉刪除會話自動清空聊天記錄。

3) B (Benefit 好處)

  方便提前對比較重要的人關閉掉刪除會話自動清空聊天記錄的功能。保障了重要數據的無意丟失。

4) C (Competitors 競爭)

  微信無論是在後臺背景的強硬還是用戶的基數都是十分具有優勢的。而且微信也在不斷的完善創新,會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5) D (Delivery 交付)

  微信龐大的用戶基數對於推廣是很容易的。只要事先給用戶一些友好的提示例如新的更新內容什麽的,以及在用戶更新完來一段指導新功能的使用方法相信用戶會很快接受。

5.7[附加題] 如果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麽不一樣?

  我來領導的話不太好,我本身就沒用領導的才能,這一點我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讓我來領導的話估計會更偏向我個人的主觀感情。

6. 其他你願意跟我們分享的內容

  相較於微信我最早接觸的是QQ,對於QQ我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從最早的電腦版到現在更常用的手機QQ。我算是個過來人吧,當初電腦QQ主要也是用來聊天的,對象更多的是從遊戲裏認識的好友或者是加入興趣愛好群後聊得特別來的朋友,那個時候我還養了只QQ企鵝,還玩QQ農場,那個時候大概是初中吧,我同桌甚至還用手機每天準時收菜,那個時候確實是蠻火的。到後來我也買了手機我發現由於手機屏幕的限制,手機QQ界面顯得比較可愛,而且手機攜帶相比電腦來說方便許多,因此我也就常駐手機QQ了。因此再發現後來的一些朋友甚至是父母也開始用微信的時候我很不解,我也去下載了微信,結果界面及其簡潔,除了用它來跟我父母聊天之外我竟不會其他的功能,就連發個朋友圈都不知道怎麽搞。這讓我更加討厭微信,再到後來隨著老媽在微信上遇到的問題來尋求我的幫助的時候,我跟著開始摸索微信的用法,百度成了我學習微信的說明書。可即使對微信了解的越來越多,對我來說還是很不喜歡。通過這次作業,我查找了許多想關於微信QQ的資料,也明白了為什麽之前的朋友在用過微信後選擇了微信。

  微信和QQ的產品定義本就不同。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具體是指通過為合作夥伴提供“連接一切”的能力,微信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而QQ則是在"溝通",希望通過產品給用戶體會到溝通帶來的樂趣。微信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工作人士,中老年人,這類人相比起學生來說更偏向簡潔的畫面,直白的功能,良好的保密性。而QQ現在基本上被00後95後的學生占領了,這類人更喜歡花哨美麗的界面,突顯出自身優勢的特權手段,例如QQ會員,特有的氣泡,主題,以及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是比起前類人來說更強。

參考資料:為什麽現在很多人用微信不用QQ?

騰訊為什麽要做微信?

第二次作業:微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