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Omdia 觀察:自動駕駛競爭激烈,網約車巨頭紛紛退出

Omdia 觀察:自動駕駛競爭激烈,網約車巨頭紛紛退出

7 月 7 日訊息,來自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 年 4 月 26 日,北美第二大打車服務平臺提供商 Lyft 宣佈打算以 5.5 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自動駕駛部門 Level 5 出售給豐田的一個子公司。此前,優步於 2020 年 12 月以 40 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Aurora。這些出售動作標誌著打車服務公司的商業戰略發生了明顯轉變,同時也表明,對於許多玩家來說,製造自動駕駛汽車的競爭變得過於激烈

新冠疫情迫使計劃改變

優步和 Lyft 以及許多打車服務公司已經極大地顛覆了過去由少數出租車公司主導的私人出行交通市場。儘管計程車公司向消費者提供價高質低的服務,但過去由於缺乏其他替代選擇,它們仍然實現了蓬勃發展。

一方面,優步和 Lyft 可以使私人出行大眾化,讓那些擁有車輛的人能夠向需要提供類似計程車服務的人收費。這兩家公司提供的基於 App 的平臺會根據位置和其他需求將司機和乘客進行匹配。兩家公司能夠解決本土交通出行工具數量不足的問題,並有能力在地理覆蓋和承運業務方面迅速擴大規模,這推動兩家公司成為獨角獸企業。

與此同時,自成立以來,這兩家公司都在虧損。雖然為了獲得市場份額和推出相鄰產品(例如 Uber Eats)而出現資金虧損一直是兩家公司商業計劃模式的一部分,但顯然這可能不是一條可持續的長期道路。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法律/公共政策問題,即司機是否應被視為僱員而非承包商,從而有權獲得更多的福利和保護。毫不奇怪,兩家公司都希望能夠通過自動駕駛來減少(並在某個時刻消除)在日常運營中使用人類駕駛員的成本和複雜性。有人可能會說,目前的司機正在幫助推動未來可能將使他們下崗的技術發展。

優步的 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ATG)與沃爾沃合作,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封閉道路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了測試,並在達拉斯、華盛頓特區、多倫多和舊金山等城市進行了汽車測試,不過並非所有的車輛都是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執行。儘管 2018 年優步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當時一輛優步自動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了一名行人(美國政府後來澄清了優步不存在不當行為),該公司此後仍在繼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在該公司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 Aurora 之前不久,優步的 ATG 宣佈推出了其第三代自動駕駛汽車

同樣,Lyft 在 2017 年 7 月推出其自動駕駛部門 Level 5

,並於當年年底開始進行測試。通用汽車是 Lyft 最大和最早的投資者之一,該公司以 5 億美元入股了 Lyft,並且不時尋求與 Lyft 進行合作。不過,該公司也通過收購 Cruise 走上了開發自動駕駛軟體的道路。Lyft 進一步與福特、Aptiv 和 Waymo 建立了合作關係,其半自動寶馬汽車經常出現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2020 年 11 月,Level 5 開始在公共道路上測試其第四代汽車平臺。儘管取得了這一進展,該部門還是在不到 6 個月後,以 5.5 億美元的價格被賣給了豐田研究所

Omdia 服務提供商物聯網戰略高階分析師 John Canali 表示,雖然投資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初衷顯而易見,但同樣明顯的是,優步和 Lyft 都不太可能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此外,新冠疫情對打車服務公司產生了非常顯著的負面影響。例如,Lyft 報告稱,其月活躍使用者數下降了 45%,從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2200 萬到 2020 年下降至僅有 1250 萬。

鑑於他們已經面臨的眾多挑戰,新冠疫情很可能只是加速了 Lyft 和優步出售其自動駕駛部門的決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打車服務巨頭做出出售其自動駕駛部門的決定,並不妨礙他們最終轉向可以全天候執行的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這只是意味著他們可能需要為自動駕駛軟體申請許可證。同樣,它消除了 Lyft 和優步希望建立的重要壁壘,並有望看到那些擁有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進入打車服務領域。

發展自動駕駛意味著要麼做大要麼放棄

自動駕駛代表著一種經濟上的變革,因此,人們對這個市場如此感興趣,並且對其進行大量投資也就不足為奇。汽車 OEM、科技巨頭和許多其他機構投資者都希望不僅能夠在這個市場上獲利,還能通過自動駕駛技術脫穎而出。許多投資者正在對衝他們的賭注並投資於多家公司和技術。

下面的表 1 僅顯示了 2020 年以來對自動駕駛領域的部分投資;這些是在 Cruise、Waymo 和 Pony.AI 等公司享受的現有投資之上。這些資料還顯示,谷歌(擁有 Waymo)、亞馬遜和微軟等超級巨頭不會袖手旁觀,讓汽車 OEM 佔有這個市場。這些超級巨頭在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這不僅是因為與許可軟體和硬體相關的收入,還因為該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橫向資產。亞馬遜著眼於自動駕駛如何改善其零售服務和倉庫管理方面。微軟則認為如果人們通勤時無需一直關注路況,在車輛內就會對其一整套生產率軟體有更多的需求。與此同時,通訊服務提供商(CSP)在這個市場上的投資相對較少。

▲ 表 1:2020-2021 年(4 月)部分自動駕駛投資,資料來源:Omdia

除了這些投資之外,被許多人視之為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的特斯拉正在增加自己的資金。特斯拉目前的市值為 6886 億美元(截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其 2021 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長 74%,汽車交付量增長 109%。特斯拉有足夠的資金,但同樣重要的是,它有雄心在幾乎完全憑藉自研的情況下,在這個市場上爭奪主導地位。

考慮到所有投入到自動駕駛領域的資金,如果優步和 Lyft 繼續開發其自動駕駛汽車,它們不大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剝離其自動駕駛部門不僅為它們提供了急需的資金,而且還可能有助於在未來的許可交易中獲得潛在的有利條款。優步和 Lyft 現在明白,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它們應該留在自己的賽道上,專注於其打車服務平臺,但其平臺是否能夠支撐未來,這仍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