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LeetCode 初入門——026. 刪除排序陣列中的重複項

Java&LeetCode 初入門——026. 刪除排序陣列中的重複項

Java&LeetCode 初入門——026. 刪除排序陣列中的重複項

由於我實在沒搞懂連結串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無情地跳過了021,直接來到了026。
文內程式碼全部採用JAVA語言。

題目

給定一個排序陣列,你需要在原地刪除重複出現的元素,使得每個元素只出現一次,返回移除後陣列的新長度。
不要使用額外的陣列空間,你必須在原地修改輸入陣列並在使用 O(1) 額外空間的條件下完成。

測試用例

示例 1:
給定陣列 nums = [1,1,
2], 函式應該返回新的長度 2, 並且原陣列 nums 的前兩個元素被修改為 1, 2。 你不需要考慮陣列中超出新長度後面的元素。
示例 2:
給定 nums = [0,0,1,1,1,2,2,3,3,4],
函式應該返回新的長度 5, 並且原陣列 nums 的前五個元素被修改為 0, 1, 2, 3, 4。
你不需要考慮陣列中超出新長度後面的元素。

說明:

為什麼返回數值是整數,但輸出的答案是陣列呢?

請注意,輸入陣列是以“引用”方式傳遞的,這意味著在函式裡修改輸入陣列對於呼叫者是可見的。

你可以想象內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傳遞的。也就是說,不對實參做任何拷貝
int len = removeDuplicates(nums); // 在函式裡修改輸入陣列對於呼叫者是可見的。 // 根據你的函式返回的長度, 它會打印出陣列中該長度範圍內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個人解法

一開始看到這個題目的設定是懵逼的,什麼叫原地刪除,真是令人費解。還有複雜度的要求,感覺非常混亂。悄悄參考一下答案,用的啥雙指標,從來沒聽說過。所以還是決定採用兩次迴圈的辦法。兩次迴圈寫完之後,發現其實兩層迴圈的條件不衝突不利用,遂改成一層迴圈,瞬間明白了什麼叫雙指標。個人理解的雙指標就是,有兩個指標(代表位置的int型整數i,j),指向兩個不同位置,位置j自發地不停地往後移,帶動位置i的移動。

神奇的是在除錯時用的註釋(此處未給出)加在裡面居然比刪除更快,難以理解。
加註釋時:
執行用時: 8 ms, 在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的Java提交中擊敗了98.95% 的使用者
刪除註釋:
執行用時: 14 ms, 在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的Java提交中擊敗了70.38% 的使用者

不管怎麼說,效果還是不錯。以下直接給出程式碼。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
        if (nums.length==0) {
			return 0;
	    }//如果空陣列,則長度直接為0
		int length=1;//長度初始化,非空陣列說明新陣列長度至少為1
		int i=0;
		int j=0;
		while(j<nums.length-1) {
		//j從第二個數字開始遍歷
			j++;
			if ( nums[i]!=nums[j]) {
				//如果發現不一樣的數,把這個新數,放到前面,代替原來重複的數。
				//例如i=0,j=2時,nums[i]!=nums[j],
				//那麼就把nums[j]這個數放到第2個位置,也就是nums[length]
				nums[length]=nums[j];
				//那麼新數列的長度+1,下次新數就可以放在第三個位置
				length++;
				//發現新數之後,給i賦新的值,j繼續向後與這個新數比較。
				i=j;
			}	
		}
		return length;
	}
}

官方解法

方法

雙指標法

演算法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
    if (nums.length == 0) return 0;
    int i = 0;
    for (int j = 1; j < nums.length; j++) {
        if (nums[j] != nums[i]) {
            i++;
            nums[i] = nums[j];
        }
    }
    return i + 1;
}

可能是由於自己完成之前,就點開了官方解答,所以答案大同小異,不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