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教你再小的小門店也能社交電商-神手微信管理營銷軟體

教你再小的小門店也能社交電商-神手微信管理營銷軟體

神手微信管理營銷CRM教你再小的小門店也能社交電商!

 

 

 

現在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你去水果店買水果,去餐廳吃飯,他們除了放支付二維碼外,很多前臺還會再放一個二維碼,用來添加個人微信的或者公眾號的。

你結賬的時候,他們會引導你加,然後可以有優惠打折什麼的。在我們公司現在點外賣、點下午茶基本都是直接微信上扣一聲,然後就有人送過來了。

 

 

通過我們之前的文章大家知道,他們都是在建立自己的流量池,用來應對傳統過路流量的瓶頸,並且增強和客戶的連結及曝光。

 

我有一個朋友姓賴,她是經營茶葉店的。大家知道茶葉這個東西是生活快消品,對於有喝茶的人來說他還是生活的必需品。

 

有客人拜訪,泡壺茶,修身養性的時候,泡壺茶,逢年過節,送盒茶。並且茶葉是非標準品,和個人口味又有很大關係,造成他的價格是不透明的。

 

你看,茶葉具有社交性、高復購、高利潤,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電商產品。

 

我之前去找她喝茶的時候發現,單單她那條街就有四家茶葉店,競爭很大。其實小賴平常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給到店的客人泡茶介紹茶葉,聊聊家常。

 

 

我問她:你和其他家茶葉店相比有什麼特點嗎?她是答不上來的,也就是說大家同質化是很嚴重的。於是我建議她是否能拓展微信社交電商這條業務線。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三次業務升級,目前她擁有100+微訊號6個人的線上營銷團隊,憑著對客戶的精細化區分管理,客戶復購率高達60%,業績蒸蒸日上。

 

她是如何做到的 ? 三次業務升級又是怎麼樣的?

 

第一階段,利用實體門店的現有資源。

 

傳統實體門店從事微信社交電商有3個優勢:

第一,實體店每天有穩定的客源;

第二,實體店是非常好的素材場景;

第三,有實體店能給人更強的信任感。

 

在這一階段小賴做了三步:

 

第一步,微信初始設定

 

她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換成了自己坐在茶桌前泡茶的照片,是經過精細打扮的,看起來儼然一個知性美女的形象。朋友圈背景換成了門店一角的照片,暱稱就用了自己的名字,個性簽名寫了門店的地址。

 

第二步,每次有客戶來諮詢茶葉的時候會先泡茶品嚐

 

在聊天過程中瞭解客戶的基本資訊和口味,等關係破冰後引導新增微訊號,然後馬上將瞭解的客戶資訊通過備註和標籤進行記錄。其實在之前小賴微信裡已經有挺多老客戶了,只是沒有意識和方法去維護。

 

 

第三步,開始有意識的運用朋友圈營

 

我們給她的朋友圈定位是比較高大上的,有生活品質,有生活最求,積極向上,並且富有文化氣息。這是由茶葉的中高階群體決定的,願意買好茶的客戶生活層次都比較高。他們願意與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交往,喜歡聊茶葉和傳統文化。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經常給客戶的朋友圈點贊和評論,會讓他們覺得你在乎他們,尊重他們。久而久之,彼此的信任感就大大提升了,他們並不會在價格上面斤斤計較。那朋友圈都發些什麼內容呢?有幾方面,自己日常生活的自拍,自己泡茶的視訊,茶葉辨別講解和一些領悟,到新茶上市的時候還有有製茶的視訊,自己去挑茶的視訊。

 

日常生活內容這一塊的比重是最大的,她喜歡做瑜伽,她每次都會拍自己做瑜伽的照片,而且把照片拍得特別好看,發朋友圈的時候還會經過進行的排版,讓人看起來特別舒服。

 

其實一開始很多地方的操作並沒有特別的規範,比如客戶的備註分類是比較隨意的,朋友圈素材也沒有那麼豐富。但是經過第一階段,你會發現和客戶互動變多了,那麼在客戶連結上,你已經和其他茶葉店有了差異化。

 

 

 

第二階段,擴充流量來源。

 

第一階段執行下去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第二個升級的地方了。茶葉門店和餐飲店等相比,並沒有那麼高的日常客流量,那麼如何將業務範圍擴大呢。小賴做了幾個動作。

 

在茶葉包裝袋上都加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利用產品引流。

 

註冊了多個微訊號,開始嘗試通過搖一搖,附近的人等主動動作來擴充流量。這個時候實體店的作用又體現了,和附近的人溝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可以邀請到門店來泡茶,線下一次交流勝過線上十次。

 

利用短視訊等新媒體平臺曝光,現在的網際網路真的是給了普通人很多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

 

這裡我要對比下幾個不同的行業,像茶葉,他的過路流量是比較少的,但是它的產品是可跨地域的,可以廣泛曝光引流;像餐飲,他的線下流量就非常豐富,而且他還有得天獨厚的線上渠道,比如餓了麼和美團;還有一種我稱他為小區經濟,就是主要服務於若干小區片區的,這種型別可以採用地推的方式,比如在小區周邊設點,搞一些加微信免費試吃等活動,效果是非常好的。

 

這個階段小賴開始招助理來協助微信社交電商的日常工作,並且有了流量考核制度。

 

第三階段,工作標準化

 

很快小賴迎來了第三次升級,就是規模化運營。規模化運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標準,不能像第一階段那樣隨意。小賴很好的運用了我們管理微信客戶的幾個方法。他給每個員工分配了15到20個微訊號,各自負責自己微訊號的引流和互動。

 

首先,做客戶分類。

 

小賴要求員工對不同購買意願的客戶進行5級分類,依次為“A+:鐵粉客戶,A:成交客戶,B:意向客戶,C:新進客戶,D:無意向客戶”。

 

新進客戶預設為C級,客戶評級是動態可變的,不同的評級對應不同的聊天時間和營銷方式。A+級客戶為定期復購客戶,新茶上市可免費郵寄品嚐,逢年過節有客戶維護預算。A級客戶為購買過的客戶,主要是聊天跟進反饋,提升客戶粘性。B級客戶以提升信任度為主,可推薦茶葉。D級客戶為無意向客戶,可進行硬性廣告推送。

 

 

其次,做好客戶畫像。

 

小賴將標籤分類為,分級標籤,日期標籤,口味標籤,愛好標籤,屬性標籤。並且,姓名、性別、職業等屬性標籤為硬性標籤,必須填寫。員工在和客戶的互動過程中要不斷收集,將客戶的興趣愛好,個人屬性,家庭情況貼上標籤。

 

這樣在聊天的時候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讓客戶在驚訝你對他的重視程度的同時,增加信任感。日期標籤是個比較特殊的標籤,他記錄的是客戶的購買時間和購買次數,是個不斷變化的標籤,為的是能夠快速檢索出復購週期內的客戶。

 

第三,建立朋友圈標準輸出。

 

小賴建立了素材群,每天將要發的朋友圈素材發到群裡,由員工進行同步,每天發朋友圈不會低於3次,並且要求員工每天要對客戶朋友圈進行點贊和評價,評論點讚的個數不能低於30個。

 

第四,建立了pk和員工分享機制。

 

公司掛了很多氣球,每天的銷售冠軍可以扎破一個氣球,拿走裡面的獎金,月銷冠還有冠軍獎勵。每週一是固定的員工分享會,每個員工都有分享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工作的感悟,同時讓大家一起幫有困難的同事出謀劃策。

 

在小賴經營的過程中,還有個插曲,就是向我諮詢需不需搭建第三方會員體系。我是這麼解釋的,會員體系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對於茶葉這種價格不敏感的產品,它的作用是不能體現的。

 

客戶買茶葉,更多的就是和誰關係好就買誰的,並且他們的年齡一般比較大,喜歡短鏈條交易,不會為了積分什麼的到會員體系中繞一圈,但是為了讓老客戶有特權感,在日常互動中差異化還是要有的。

 

神手微信管理營銷CRM教你再小的小門店也能社交電商!

http://www.shenshoukeji.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