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騰訊傳1998—2016》讀書筆記

《騰訊傳1998—2016》讀書筆記

模式 形勢 soft import margin 資本市場 word-wrap 業務 快速叠代

圖書推薦指數:四顆星

書名:騰訊傳(1998-2016)

作者:吳曉波


早期的騰訊


技術微創新:雖然早期產品大多來自於模仿,但是騰訊更能夠抓住用戶的需求,提供好的用戶體驗。

來自資本市場的支持:騰訊在用戶數井噴的時候,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當時創始人都看不懂騰訊的盈利模式在哪裏,還好拉到了南非的風險投資,最後找到了增值業務和虛擬物品的利潤方式。

創始團隊的眼光和堅持:騰訊早期的創業團隊就很合理,每個人的技能都偏重於某一個領域,有懂技術的、懂市場的、懂投資的、懂運營的。

本土化做的好:中國的國情和美國是不同的,用戶的所思所想也是不同的。

極簡主義。內部賽馬。快速叠代,小步快跑。

抓用戶體驗,而不是沈溺於技術的實現。

工程師文化和產品經理制的完美結合,馬化騰說過希望產品經理都做過技術,從技術人才中選拔產品經理。

早期騰訊打造的是平臺加產品型的商業模式。


現在的騰訊


做連接+內容,開放平臺,與接入平臺的企業和開發者分成模式。QQ更加年輕化、微信則適合所有群體、支付已經形成閉環。專註於用戶和內容。

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反映了中國網絡時代的變遷、機遇的產生、形勢的變化。

一個人要有所為,必須要看得懂今天到未來十年的形勢,然後在未來十年可能產生價值的行業和領域裏面耕耘。



《騰訊傳1998—2016》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