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 201521123056 吳劍通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 201521123056 吳劍通

需求調研 而在 ans 微博 定位 提高 做到 開發 wifi

第一部分:調研, 評測

1.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answer:
截圖如下:

初次使用這個軟件是在大一剛入學的那兩周,剛開始用集大通這個軟件的時候覺得它有點類似微博,部分功能上有點像,比如朋友圈中的公共微博以及我的關註有點類似於微博的熱門和關註只不過集大通的公共微博是顯示全校師生的發布的全部博文,而微博的熱門只是推薦一些相對熱門的話題或者內容。最初用這個軟件的時候是因為能夠看到很多學長學姐發布的有趣的事情,如果丟了什麽東西也有可能在上面的博文上看見的。對於最初使用這個軟件其實無非就是玩我的任務,任務完成後會得到一定的經驗值,每一次升級都會贈送一次抽獎機會,雖然機會渺茫很難中獎但是還是有點樂趣的
集大通初始界面:

技術分享圖片

集大通朋友圈:
技術分享圖片

微博界面:
技術分享圖片

集大通任務: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2.按照《構建之法》13.1節描述的 bug 定義,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2個。

  •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個bug 不少於 40字),如有必要, 可以配圖。

(1)、 癥狀:課程表顯示不正確。交換與廣域網這門課程我在第二周的時候退課了,但是這個課程在我的課表中依然存在著,這說明後臺數據庫更新不及時,不夠智能與人性,無法同步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
截圖:
技術分享圖片

(2)、癥狀:應用中心的電量助手顯示查詢不到宿舍信息,需要輔導員進行宿舍信息更新後方可正常使用,這說明集大通系統後臺數據庫還未及時錄入學生的宿舍信息,後臺數據更新不及時。
截圖:
技術分享圖片

(3)、癥狀:應用中心中的圖書館選座的應用加載了很久都加載不出來,需要連上學校的WiFi才可以加載出來,既然內網才可以連上的話,那麽當使用移動數據流量訪問的時候可以給出相應的提示說是要內網,不知道的可能以為這個應用已經不能用了,所以將來就會忽視掉這個應用。那麽這部分應用就失去了其開發的意義了。
截圖: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3.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 提示: 采訪提要
  • 介紹采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為何要使用該軟件,例如開博客,讀博客,給博客點評,她有什麽痛點,她還有別的需求麽)
    背景:集大網絡工程在校大學生
    需求:
    1)、放假回家後,無法通過教務處系統查詢成績,而且當學期忘記做教學評測的情況下查詢自己的成績。
    2)、續借書籍
    3)、宿舍情況查詢
    4)、查詢課程表
    5)、網費充值
    6)、查詢圖書館藏書情況
    7)、校園卡消費情況查詢,以及校園卡充值

  • 讓采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鐘該APP的功能 (請上傳照片證明用戶的確正在使用, 遠程采訪的同學請讓別人幫忙照相)

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 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麽?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麽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麽?
    1)、用戶的使用過程中,用戶的大部分問題均得到了解決
    2)、數據量:數據量不夠完整,部分信息還沒有錄入,比如學生的宿舍信息
    3)、界面:界面相對比較美觀,布局還算合理吧
    4)、功能:功能從實用性角度來說,可以滿足學生百分八十的需求,部分功能還是沒有實現
    5)、準確度:內容準確,信息較完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課程表顯示不是那麽的理想
    6)、用戶體驗:整體體驗感不錯,各個模塊設計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但是有些地方反應速度較慢有待提升。
  • 用戶對產品有什麽改進意見?
    1)、圖書過期後續借書籍,並且能夠在線繳交因圖書過期而產生的費用
    2)、宿舍的水電的查詢情況,還有繳費通道。
    3)、正確的課程表顯示
    4)、現在雖然能夠在線充值校園卡了,但是還需要去食堂等地點的領款機去“滴”一下。現在大部分的手機都有NFC功能,那麽能不能通過手機的NFC功能直接對校園卡充值,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的維修領款機的費用。
    4.請選擇一個結論:經過這麽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 非常不推薦
  • 不推薦
  • 一般
  • 好,不錯
  • 非常推薦

答:好,不錯。理由:能夠滿足集大在校學生的基本需求。沒有給非常推薦的原因是由於該軟件反應速度比其他軟件慢了一倍不止。而且,後臺數據庫的數據不夠完善。界面設計上也有一定的缺陷,如通過集大通進入集大教務處中,看查詢的各類信息非常費力顯示不合理。

5.[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第二部分: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所有功能 , 估計這個項目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 需求調研:10天
  • 需求分析:14天
  • 系統設計:14天
  • 軟件編碼:75天
  • 系統測試(漏洞分析):45天
  • 總的來說大概需要5到6個月吧,

2.不要寫成一個羅列功能的流水單子! 而是要集中火力在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中典型用戶有什麽需求,軟件如何解決了需求(或者沒解決),UX有什麽細節是好的,差的,請結合書上UX的內容來分析。

UX :User Experience的簡寫,即用戶體驗,更貼切的解釋應該為使用者對於產品的體驗,而對於 UX designer來說,其主要的工作是研究用戶對產品使用的體驗,研究用戶的習慣,研究用戶的心理模型,從而使產品能夠更好的適合用戶的使用,適用於用戶的體驗,甚至引導用戶的體驗與習慣。那麽其目標即為使用戶對產品的綜合體驗達到一個比較高比較好的層次。

3.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件團隊不能在發布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麽原因?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 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
  •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
  • 開發人員粗心大意
  • 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註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 其他

4.團隊在哪一個層次還有問題? 可以把自己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 也許就能得到團隊的親自解答了!

5.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第三部分:建議和規劃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1.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2.目前市場上有什麽樣的產品了?

3.作為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麽樣的人, 典型用戶長什麽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麽?

4.功能:你要設計什麽樣的功能?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為什麽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裏? 可以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5.如果你有錢可以招聘 6 個人,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作為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6.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麽,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 201521123056 吳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