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葉城龍 201521123109)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葉城龍 201521123109)

學歷 如何解決 為什麽 各種功能 知識 其他 背景 新手 可靠的

1.調研, 評測( 智慧集大平臺——集大通APP)

(1)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第一次使用時對裏面的各種功能都不熟,找一個班級加入都找了半天,後來還是從貼吧裏看的攻略,對集大通的各種功能才有了一些了解,總的來說主頁東西蠻多蠻雜的,個人界面那邊只有簡單的信息,對新手不是很友好

(2)按照《構建之法》13.1節描述的 bug 定義, 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2個。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個bug 不少於 40字),如有必要, 可以配圖。
bug1:如下圖,不知道是不是手機的問題,用手機進入教務系統選課或者查看其它信息時,左邊的系統菜單無法收起,只能在右邊的小窗口裏拖動內容來查看,也無法橫屏操作
技術分享圖片

bug2:如下圖,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教務功能裏面的課程播報就出問題了,經常報錯、漏報,甚至好長一段時間都不報了,設置裏也改過了,但是老樣子,現在就一個查成績功能可以用了
技術分享圖片

(3)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提示: 采訪提要

  • 介紹采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為何要使用該軟件,例如開博客,讀博客,給博客點評,她有什麽痛點,她還有別的需求麽)

    采訪對象背景:在校生
    需求:查詢成績,查看課程信息,選課,充網費,查電量,充校園卡,逛朋友圈,交友
    痛點:放假回家或者沒有校園網的時候,想進教務系統查看信息是不可能的了,這個內網限制比較煩
  • 讓采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鐘該APP的功能 (請上傳照片證明用戶的確正在使用, 遠程采訪的同學請讓別人幫忙照相)

    技術分享圖片

  • 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麽?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準確度上各有什麽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麽?

    用戶對產品有什麽改進意見?
    用戶問題沒有解決,軟件的數據量比較大,界面就那樣,不是很好看,功能蠻多的,不過有些已經不能用了,用戶體驗一般。改進的話,充校園卡要是能用NFC直接充值就好了,不用再去領款機領款,還有界面更簡潔實用一些,好看一點
  • 請選擇一個結論:經過這麽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一般

[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2.分析

  • 使用此軟件的所有功能 , 估計這個項目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估計需要兩三個月吧
  • 不要寫成一個羅列功能的流水單子! 而是要集中火力在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中典型用戶有什麽需求,軟件如何解決了需求(或者沒解決),UX 有什麽細節是好的,差的,請結合書上UX的內容來分析。

    比如有些同學想在集大通上面找一個兼職,那麽對於學生這個用戶來說,只能在朋友圈裏面瀏覽各種各樣的信息,這就非常麻煩了,還不如直接加兼職群找的快。用戶使用前有所期待,使用過程中感到十分麻煩,後來幹脆就不用了,如果有一個學生兼職的信息匯總平臺肯定會便利很多
  • 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件團隊不能在發布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麽原因?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我覺得是以下幾種可能:
    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
    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註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 團隊在哪一個層次還有問題? 可以把自己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 也許就能得到團隊的親自解答了!

    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3.建議和規劃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 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目前市場上有什麽樣的產品了?
    集大通這個軟件目前校園內也沒有同類產品,沒啥競爭,無非就是用戶的多少,想讓用的人變多的話,就要經常性的測試用戶最迫切的需要有哪些,多做改進,把用戶最需要的東西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
  • 作為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麽樣的人, 典型用戶長什麽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麽?

    核心用戶主要是學生和教師,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素養,遍及各個專業,涉及的愛好廣泛,表面需求就是查查成績和課表,潛在需求就是在學校除學習以外的各個方面的需求,例如交電費水費
  • 功能:你要設計什麽樣的功能?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為什麽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裏? 可以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我覺得可以增加一個兼職信息平臺,學生可以在線接受兼職或者取消,提供更可靠的兼職信息,防止上當受騙,方便廣大在校生
  • 如果你有錢可以招聘 6 個人,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作為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我覺得可以有三個人來負責開發,兩個人測試,一個人美工。先用兩個月時間做出一個初始的可用的簡陋版 ,然後在人群中進行測試,尋求各個方面的改進,在最後兩個月裏做出最終的功能完善的可用版
    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麽,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軟工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葉城龍 2015211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