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遊戲資訊 >日媒:《艾爾登法環攻略》全球大賣,給日本遊戲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日媒:《艾爾登法環攻略》全球大賣,給日本遊戲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作者:安田秀樹 (ARI首席分析師)       發表日期:2022/04/01        出處:gamesindustry         翻譯:雲技術

這期聊一下《艾爾登法環》的話題。

《艾爾登法環》是萬代南夢宮與角川子公司FromSoftware發行的一款遊戲。之前萬代南夢宮制定的海外銷量目標是400萬份,從兩公司放出的情報來看,目前全球大賣1200萬份,光是日本國內就賣出了100萬份。

本專欄以日本市場為主,所以這次也從日本市場出發,談談個人的理解

(1)日本市場是不是真的在衰退

(2)PC遊戲市場目前風頭正盛(其實是SIE的戰略失誤所致)

(3)日本仍具有開發3A大作的能力

本期主要圍繞上述3點進行討論。

首先是日本市場衰退的話題。在Switch登場前的一段時間,正是日本手遊市場的全盛期,那時候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唱衰主機市場的論調。

筆者當時在各大媒體上發表的觀點如下:

(1)主機市場與手遊市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物

(2)日本國內的主機市場的衰退現象,是因為任天堂的戰略失誤,以及索尼互娛(SIE)對於主機的賣點理解不足所致。

其中第(2)條几乎沒有媒體願意刊登出來。

隨著影音播放器和數碼相機的功能逐漸被智慧手機所取代,家用主機似乎也面臨著類似的命運。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


Ace經濟研究所認為,主機市場的興衰,完全取決於任天堂和索尼的戰略本身,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這一觀點從資料上也能體現。

從下圖Switch的銷量走勢可以看出,日本的主機市場完全沒有衰退的跡象。

發售開始300周內的主機銷量趨勢 出處:fami通《艾爾登法環》日本銷量突破100萬份,雖然萬代南夢宮和FromSoftware沒有正式公佈相關資料,不過從實體遊戲的銷售情況來看,主機上玩《艾爾登法環》的最多不到八成。主機遊戲在日本曾經是絕對的王者,現在已有部分玩家開始轉向PC陣營了。

無論是PS5還是PS4都存在店鋪買不到貨的情況,因此不少玩家選擇直接用家裡的PC來玩《艾爾登法環》。

尤其是像PS5和Xbox Series X這類大型機,身型大小和PC相差無幾,加上玩家遊玩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從過去的連線電視機,轉變成為連線顯示器玩,家庭主機的優勢逐漸消失,日本主機市場也日漸式微。然而索尼集團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點。

從這次的《艾爾登法環》的銷售成果可以看出,第三方3A大作並不是主機銷量的決定性因素,不然的話,《艾爾登法環》PC版的銷量(日本)又何以會暴漲呢?

難道這些人是因為《艾爾登法環》才去入手PC的嗎?從微觀上分析,這樣的人確實存在。對於他們來說,遊戲主機的獲取難度較高,不如直接用PC來得省事。然而這種想法,不正說明了遊戲主機的吸引力不足嗎?這也是索尼和微軟的戰略失敗所導致的。


索尼此時需要捫心自問的是,主機能賣出去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不得不說,索尼集團整體的經營戰略其實相當出彩,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即將在2030年前後席捲全球(譯者:Ace經濟研究所2021年的預測),這對坐擁Aniplex的索尼集團是一個利好訊息。但在遊戲市場上,索尼的戰略佈局卻總會犯先入為主的錯誤,這在PS5發售前就已經呈現出來。這些話雖然是老生常談了,但畢竟是Ace研究所的一些建設性意見,希望索尼方面能加以考慮。

話說回來,從這次《艾爾登法環》的大火可以看出,日本的遊戲公司依然具有競爭力。2010年之後的遊戲市場似乎更青睞那些巨資打造的3A大作,當時的日本遊戲公司已經有掉隊的跡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繼卡普空的《怪物獵人:世界》之後,又一款千萬銷量的3A大作在日本橫空出世,給業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近年的日本市場除了任天堂外,其他製作方都是成果寥寥,因此《艾爾登法環》的成功更顯得意義非凡。

隨著手遊市場逐漸飽和,更多的第三方機構開始轉向主機遊戲開發。雖然PS5仍缺乏足夠的使用者基礎,但從《艾爾登法環》的大火可以看出:非PS5獨佔遊戲也完全不愁銷量——只要有能執行的平臺就行。

另外,遊戲開發商們也無需太過執著於那些高品質的遊戲。譬如去年大火的《寶可夢晶燦鑽石·明亮珍珠》的重製版,早期版本就出過一系列的問題以及各種各樣的bug。即便如此,玩家依然買的不亦樂乎。因為是重製版,玩家對劇情早已熟知,但這並不妨礙這款遊戲大賣。事實證明,所謂的“遊戲品質決定銷量”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從遊戲業界被資本市場正式承認開始,已歷經二十個年頭。很多看似正確的“常識”,細看之下會發現漏洞百出。《艾爾登法環》的巨大成功,正是一個糾正我們“常識”的好機會。


(原標題:「ELDEN RING」が変える日本の市場と開発力への悲観的な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