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定義儲存 HBA卡 IB交換機

軟體定義儲存 HBA卡 IB交換機

HBA卡一般指主機匯流排介面卡
主機匯流排介面卡是網路與交換,是能插入計算機或大型主機的板卡。光纖通道HBA(Host Bus Adapter)卡是將主機接入FC網路必不可少的裝置。
能插入計算機、伺服器或大型主機的板卡,通過光纖通道或SCSI把計算機連線到儲存器或儲存器網。主機匯流排介面卡(Host Bus Adapter,HBA)是一個在伺服器和儲存裝置間提供輸入/輸出(I/O)處理和物理連線的電路板或積體電路介面卡。因為HBA減輕了主處理器在資料儲存和檢索任務的負擔,它能夠提高伺服器的效能。一個HBA和與之相連的磁碟子系統有時一起被稱作一個磁碟通道。

軟體定義儲存(SDS)是一種資料儲存方式,所有儲存相關的控制工作都僅在相對於物理儲存硬體的外部軟體中。而是在一個伺服器上或者作為作業系統(OS)或hypervisor的一部分。
軟體定義儲存中的軟體主要實現的功能就是整合散落的硬碟或者磁碟陣列,提高儲存服務。
軟體定義儲存是一個較大的行業發展趨勢,這個行業還包括軟體定義網路(SDN)和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

困難

使用軟體定義儲存進行長期儲存充滿了諸多風險,例如資料位錯誤、硬碟故障、網路攻擊、人為失誤以及自然災害等等。然而對資料進行長期儲存除了要面對以上風險,還要考慮到其他問題,例如硬體架構、軟體平臺、應用以及資料格式的變化等等。
與此同時,對於資料可訪問性、協同性以及大資料分析與日俱增的需求也使得問題不僅僅停留在儲存時限層面,還要考慮到其可用性。 [2]
當今很多企業的資料中心都正在經歷從傳統架構向雲架構的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儲存往往是最重要、又是最艱難的一環。使用者需要利用軟體定義,來解除供應商鎖定,消除專有平臺孤,降低日益增長的複雜性,從而將物理的儲存裝置,轉化為服務雲端計算的儲存資源。同時,如何在企業自建的資料中心、外包資料中心和不同的雲服務商之間,實現儲存的統一管理和資料的自由流動,也是雲端計算落地過程中的重大挑戰。

優勢

軟體定義儲存允許客戶將儲存服務整合到伺服器的軟體層。軟體定義儲存將軟體從原有的儲存控制器中抽離出來,使得它們的功能得以進一步的發揮而不僅僅侷限在單一的裝置中。軟體定義儲存將資料去重功能或者是精簡配置侷限在單一的硬碟上與把其擴充套件到全部儲存平臺層面相比,前者實在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在這一點上,軟體定義儲存的從業者們並沒有拖大家的後腿。 [4]
軟體定義儲存的一大好處,那就是將軟體功能從陣列控制器中剝離出來,這樣它可以用於管理資料中心中的所有儲存。
但是獲取軟體定義儲存的方式仍然有很多。其中獲得廣泛關注的就是最近曝光頻繁的軟體定義儲存裝置模型
  軟體定義儲存裝置的另外一個好處是,遷移更加容易。與其他的軟體定義儲存配置不同,軟體定義儲存裝置並不要求資料必須被拷貝一份到各個節點,也就是說,不會要求額外的儲存空間。資料僅儲存在一個位置,將應用從一個位置遷移到另外一個位置無需複製。

三種選擇編輯
軟體定義儲存的第一種選擇就是與Hypervisor整合或作為其堆疊的一部分存在。VMware目前開發了Virtual SAN,該公司所謂的軟體定義儲存層正是作其軟體堆疊的一部分存在。Hyper-V則擁有所謂的叢集儲存空間並且直接整合進微軟的Hyper-V堆疊。
第二種軟體定義儲存架構就包含了第三方,hypervisor無關的產品,它們能夠與VMware、Hyper-V、KVM或是思傑的產品協同,有一些軟體產品功能完備,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領先廠商,像是Maxta、Starwind Software 、 StoreMagic。它們提供同樣的功能,但並非致力於某一特定Hypervisor。它們建立的儲存倉庫能夠在多個不同的hypervisor間共享。
第三種是虛擬儲存,已經出現相當長的時間。這一型別包含IBM Spectrum Virtualize、DataCore SANsymphony產品,它們將虛擬所有的硬體資源,將其抽象為軟體層以更高效的分配資源。當某個應用負載需要配置具有特定資料保護機制的儲存,你只需要從管理介面選擇配置,它將隨儲存自動分配。 [7]
軟體定義儲存的概念很大。目前儲存領域內的諸多形態的儲存產品,如:儲存虛擬化、Server SAN、超融合架構(HCI)都是SDS的一部分。

  1. 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
    在SDS Control Plane這一層,比較著名的有:
    1)VMware SPBM (Storage Policy Base Management, 基於儲存策略的管理);2)OpenStack Cinder ,Cinder是OpenStack雲平臺的一個元件,用來提供塊儲存服務;Cinder通過
    統一的儲存軟體介面,可以訪問業界的大多數SAN儲存產品。3)EMC ViPR為代表的一類儲存管理軟體,目標是實現對單一儲存品牌或多個儲存品牌的儲存產品的統一管理、儲存空間異構等儲存資源池化、整合。 [8]
  2. Data Plane (資料平面)
    在SDS Data Plane這一層,涉及到多種儲存形態。
  1. Based on Commodity Hardware (基於商用的硬體),這一部分又包含兩個大類:
    超融合架構(HCI),它應該是Server SAN的一個子集,比較著名的有: VMware VSAN或EVO:RAIL、EMC ScaleIO、Nutanix、Maxta等等。
    非超融合架構,即獨立的分散式儲存系統,比較著名的有DELL Fluid Cache、HP StorVirtual、RedHat Inktank Ceph、浪潮AS13000等。
    Traditional SAN/NAS(External Storage),包括SAN儲存或者NAS儲存
    通過收購或自己研發,逐步實現SDS抽象(解耦)、池化、自動化的階段,典型的有HP將LeftHand與原有硬體解耦,形成VSA版StorVirtual;NetApp推出Data ONTAP的VSA版ONTAP Edge VSA;IBM推出XIV的軟體版Spectrum Accelerate;DataCore SANsymphony;EMC推出VNX的虛擬化版本 vVNX等。
    Cloud/Object Storage
    通過RESTful API等介面與物件儲存進行資料的輸入輸出,目前有三種RESTful API:亞馬遜S3、SNIA CDMI和OpenStack SWIFT。比較著名的有:EMC Atmos、浪潮AS13000等等。

三種選擇編輯
軟體定義儲存的第一種選擇就是與Hypervisor整合或作為其堆疊的一部分存在。VMware目前開發了Virtual SAN,該公司所謂的軟體定義儲存層正是作其軟體堆疊的一部分存在。Hyper-V則擁有所謂的叢集儲存空間並且直接整合進微軟的Hyper-V堆疊。
第二種軟體定義儲存架構就包含了第三方,hypervisor無關的產品,它們能夠與VMware、Hyper-V、KVM或是思傑的產品協同,有一些軟體產品功能完備,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領先廠商,像是Maxta、Starwind Software 、 StoreMagic。它們提供同樣的功能,但並非致力於某一特定Hypervisor。它們建立的儲存倉庫能夠在多個不同的hypervisor間共享。
第三種是虛擬儲存,已經出現相當長的時間。這一型別包含IBM Spectrum Virtualize、DataCore SANsymphony產品,它們將虛擬所有的硬體資源,將其抽象為軟體層以更高效的分配資源。當某個應用負載需要配置具有特定資料保護機制的儲存,你只需要從管理介面選擇配置,它將隨儲存自動分配。 [7]
軟體定義儲存的概念很大。目前儲存領域內的諸多形態的儲存產品,如:儲存虛擬化、Server SAN、超融合架構(HCI)都是SDS的一部分。

  1. 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
    在SDS Control Plane這一層,比較著名的有:
    1)VMware SPBM (Storage Policy Base Management, 基於儲存策略的管理);2)OpenStack Cinder ,Cinder是OpenStack雲平臺的一個元件,用來提供塊儲存服務;Cinder通過
    統一的儲存軟體介面,可以訪問業界的大多數SAN儲存產品。3)EMC ViPR為代表的一類儲存管理軟體,目標是實現對單一儲存品牌或多個儲存品牌的儲存產品的統一管理、儲存空間異構等儲存資源池化、整合。 [8]
  2. Data Plane (資料平面)
    在SDS Data Plane這一層,涉及到多種儲存形態。
  1. Based on Commodity Hardware (基於商用的硬體),這一部分又包含兩個大類:
    超融合架構(HCI),它應該是Server SAN的一個子集,比較著名的有: VMware VSAN或EVO:RAIL、EMC ScaleIO、Nutanix、Maxta等等。
    非超融合架構,即獨立的分散式儲存系統,比較著名的有DELL Fluid Cache、HP StorVirtual、RedHat Inktank Ceph、浪潮AS13000等。
    Traditional SAN/NAS(External Storage),包括SAN儲存或者NAS儲存
    通過收購或自己研發,逐步實現SDS抽象(解耦)、池化、自動化的階段,典型的有HP將LeftHand與原有硬體解耦,形成VSA版StorVirtual;NetApp推出Data ONTAP的VSA版ONTAP Edge VSA;IBM推出XIV的軟體版Spectrum Accelerate;DataCore SANsymphony;EMC推出VNX的虛擬化版本 vVNX等。
    Cloud/Object Storage
    通過RESTful API等介面與物件儲存進行資料的輸入輸出,目前有三種RESTful API:亞馬遜S3、SNIA CDMI和OpenStack SWIFT。比較著名的有:EMC Atmos、浪潮AS1300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