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開源指令集RISC-V

開源指令集RISC-V

現在已經有不少關於RISC-V的專案了瑪德拉斯印度理工學院(IIT Madras)6發展了從微控制器到伺服器/HPC級處理器的全系列處理器。該專案始於IBM的Power ISA,但是由於技術和許可證等原因1年之後轉向RISC-V。設計了6個不同的印度本地的處理器和相關片上系統,提供了替代專有商用處理器的可行的開源方案。 所有實現將以免專利費/權利金形式提供,其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伯克利軟體套件)許可證的開源方式與RISC-V的理念相符合。(http://rise.cse.iitm.ac.in/shakti.html)LowRISC1lowRISC專案(

http://lowrisc.org) 的基地是英國的劍橋大學,由流行的35美元計算機Raspberry Pi的創始人之一領導。他們的目標是生產基於開源RISC-V的片上系統,並已規劃了大批量矽片製造以及低成本開發板。Bluespec1美國的EDA公司Bluespec(http://bluespec.com)因有使用者對於開放指令集體系結構感興趣,所以他們正在使用Bluespec的邏輯綜合工具設計RISC-V,並已將GDB(GNU Debuger)偵錯程式和GNU軟浮點應用二進位制介面(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ABI)移植到RISC-V。國內也有不少從業者對此比較關注,主要是想將RISC-V應用在物聯網、大資料等領域。下圖是與ARM的比較,資料是最真實的,功耗、面積、效能都是槓槓的。
基本指令集包括40條RISC整數指令和10條用於同步、系統呼叫和計數器操作的其他指令。使用的RISC_V都需要實現這些基本指令,並稱之為RV32I。對應的RV64I 、RV128I也是一樣擴充套件對應的位寬即可,參考下圖。另外包括擴充套件指令,主要包括壓縮位元組指令、乘除、單/雙/四精度浮點運算指令、原子指令。從上面可以看到,功耗、面積、效能都不亞於ARM,甚至優於ARM(當然上表只是對比A5),並且指令豐富,可擴充套件性強,並且開放,有免費開源的編譯、模擬環境,令人遐想無限。結論:生態已經構建好了,如果有相應的產品出來,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我覺得前景還是很不錯。ps:我挺看好這個專案,特別是像中國近幾年大力發展CPU的情況,機遇很好,能不能抓住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