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對“粘連”footer佈局的思考和總結

對“粘連”footer佈局的思考和總結

經典的"粘連"footer佈局

參考文章連結在文章末尾,簡單的語言總結如下:

經典的“粘連”footer佈局就是。我們有一塊內容<main>。當<main>的高度足夠長的時候,緊跟在<main>後面的元素<footer>會跟在<main>元素的後面。當<main>元素比較短的時候(比如小於螢幕的高度),我們期望這個<footer>元素能夠“粘連”在螢幕的底部。如下圖所示:

main足夠長時

main比較短時

上面佈局的實現方法在參考文章中已經有提到。下面主要探討我們專案中遇到的情況:

我們需要實現的佈局就是 按鈕“提交”所在的區域能夠自由伸縮。當螢幕較低時,最就是“提交”按鈕和表單所在的區域接觸或者有一定的間隙。

 示例圖就是下面的:

當螢幕足夠高的時候

當螢幕比較低的時候

上面的佈局在移動端需要考慮以下因素對佈局的影響:

  1. 安卓上鍵盤彈起會對absolutefixed產生影響;

  2. 我們的絕對定位的元素是使用的bottom相對於螢幕的底部定位;

為了解決以上的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1. 使用正常文件流的元素包裹絕對定位的元素;

  2. 絕對定位元素的父級元素應該有一個min-height防止,父級元素太低時,絕對定位元素“溢位”父級元素;(min-height >= 絕對定位元素 + bottom);

根據“粘連”footer佈局的思想,結合彈性盒佈局。我們需要的這種佈局可以有兩種方式,分別介紹如下:

1.使用vh單位

先來了解下vh

vw這兩個單位。

  1. vh相對於視口的高度。視口被均分為100單位的vh。

  2. vw相對於視口的寬度。視口被均分為100單位的vw。

上面兩個單位通俗的意義就是在css中獲取當前螢幕的高度和寬度(不通過js計算)。

示例程式碼如下:

<body>
    <div class="item1"></div>
    <div class="item2"></div>
    <div class="item3">
        <div class="btn-item">你好</div>
    </div>
</body
>

css程式碼如下:

* {
    margin: 0;
    padding: 0;
}

body {
    /*主要就是這裡獲取視視窗的高度*/
    min-height: 100vh;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moz-box;
    display: -ms-flexbox;
    display: flex;
    -webkit-flex-flow: column;
    -ms-flex-flow: column;
    flex-flow: column;
}

.item1 {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olor: #ddd
}

.item2 {
    height: 300px;
    background-color: #fea0a0
}

.item3 {
    /*防止絕對定位的元素溢位父級元素*/
    min-height: 30px !important;
    border: 1px solid #481eff;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0;
    -webkit-box-flex: 1;
    -webkit-flex: 1;
    -moz-box-flex: 1;
    -ms-flex: 1;
    flex: 1;
    -webkit-flex-basis: 0;
    -ms-flex-preferred-size: 0;
    flex-basis: 0;
    max-height: 100%;
}

.btn-item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0px;
    border: 1px solid #000;
}

以上就是完全使用css來實現我們專案中佈局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vh單位的相容性問題。相容列表如下:

因為相容性問題,純css的方法在我們的專案中使用還是不現實。但是我們想下問題的本質:在使用彈性盒的基礎上,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彈性盒元素的高度(就是我們專案中螢幕的高度)。

2.js簡單計算滿足相容問題。

就是在dom樹渲染完成以後給body設定高度未螢幕的高度。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繪”或者是“重排”在head標籤中新增如下js。


var callback = function(){
    document.body.style.height=window.screen.height+'px';
};

//是否是頁面載入觸發綁定了事件
if ( document.readyState === "complete" || (document.readyState !== "loading"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doScroll) ) {
    callback();
} else {
    //DOMContentLoaded 僅支援ie9+ 和移動端  <=ie8 使用 onreadystatechange  可以監聽dom是否載入完畢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callback);
}

使用 jQuery 或者是 Zepto 的方法,仍然在head標籤中新增如下js。

$(function(){
    $('body').height($(window).height());
})

所以在我們的專案中結合彈性盒佈局和新增簡單的動態js計算螢幕的高度。就可以完美實現我們專案中需要的佈局。

body {
    /*使用js動態計算就可以不使用vh單位*/
    /*min-height: 100vh;*/
    display: flex;
}

參考文章:

因為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