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有關藍芽耳機和藍芽音訊的那點事兒

有關藍芽耳機和藍芽音訊的那點事兒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1. 耳機

耳機這部分,目前市面上來講,一般是根據有線和無線來區分,有線耳機一般按照介面可分為3.5mm介面和6.5mm介面;按照佩戴方式一般分為頭戴式、入耳式等。

不同價位的耳機,區別主要在兩部分:

其一:單元部分,這部分決定了耳機的解析能力、聲場、動態等,這部分不同廠商選材不一樣,調教方式不一樣,特色也不一樣;這部分理論上自己動手DIY也行,調教出適合自己的耳機比什麼都好,大廠商提供的耳機不同價位當然是不同的材質和不同的調教了。

其二:線材,也就是耳機線和接頭,這部分決定了從音源到耳機單元的線損和阻抗。不同價位的耳機當然線材不同,不同線材傳輸到單元后損耗自然也不一樣了。

無線耳機分類就簡單多了,一般按照傳輸方式分為藍芽、紅外、FM調頻耳機。

紅外耳機:1、工作距離在7米以內;2、衍射性差,紅外線無線耳機與發射器之間如果有比較明顯的障礙物(例如:人、大型寵物),那麼紅外線耳機的接聽便可能被打斷。

FM調頻耳機:1、使用距離標稱在10米~70米之間 2、雜音干擾大;3、訊號接受不穩定。

藍芽耳機:1、工作距離(100米),工作空間更自由;2、有良好的音樂回放效果;3、通訊的保密性比較強;4、音質更佳;5、更節能;6、成本更低。

2.音源

注:這裡討論的音源,是指音訊檔案格式,不是音訊播放器本身。

音訊本身,按照按照現在主流播放器的分類,是按照音原始碼流來分類的,分別分為:

標準:128kbps

較高:192kbps

極高:320kbps

無損:1411kbps及以上

實際上,除了無損格式外,其他所有降碼流的壓縮制式都會使音訊本身有損,所以,再貴的耳機,播放一個128kbps的音訊檔案,也跟幾十塊錢的耳機差不多。

這也是為何線上或者下載無損音樂需要充值的原因。

3.傳輸編碼格式

注:這裡討論的傳輸編碼格式,只針對藍芽耳機,有線耳機不存在這個問題。

藍芽耳機,為無線傳輸,無線傳輸那麼就涉及到通道頻寬的問題,通道頻寬決定了從音源到耳機單元的有損程度(類似於有線耳機的線材)。

目前主流的傳輸編碼格式有以下幾種:

SBC:80%以上的藍芽傳輸格式均為這個,頻寬為:328kbps,也就是說,傳輸播放器上的極高這類的音訊是沒有問題的。

ACC:小部分廠商的傳輸格式,主要是蘋果,理論頻寬和SBC差不多。

aptX和aptX HD:高通專利,頻寬和SBC/ACC差不多,但是藉助於更高效和更好的編碼演算法,使得在同等碼流下,音訊的更多細節得以保留。

LDAC:Sony大法專利,除了Sony的播放器、耳機外,安卓手機需要安卓8.0以上系統,且有授權的情況下,可支援此協議,如華為mate10。頻寬為:1024kbps,所以,能夠傳輸更多音訊細節。

大概比較是:LDAC>APTX>=ACC>SBC

4.總結

直接寫結論:

1.藍芽耳機就不要談音質了,目前技術情況下,再貴的藍芽耳機在藍芽模式下,就是聽個響,當然,Sony的這個響要比其他大部分的耳機都要好很多。

2.藍芽耳機聽歌,不僅要耳機具備高效傳輸協議,播放裝置(手機/播放器)也要支援同樣的協議才行。目前看起來,Sony的耳機搭配Sony的播放器,音質是最好的,當然,也比有線差很多。

(上述藍芽耳機文章闡述歸倫茨科技公司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lenze_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