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儲存,研發創新是立命之本

華為儲存,研發創新是立命之本

IT行業中門檻非常高的領域,一是雲,二是儲存,使用者對核心業務、資料的要求永遠是穩定、安全。我們在儲存上投入的強度,在 研發人 員和資金投入上 ,恐怕超過 大家能 想到的任何一家儲存公司。 華為從 2002 年就已經開始儲存技術的研究,研發能力遍及全球,比如在美國矽谷建立技術的橋頭堡,在 俄羅斯建立儲存演算法研究中心, 在中國成都、深圳、北京等地構築交付能力中心,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目前,華為在儲存研發領域投入超過3200人, 儲備 儲存 專利 800多件, 投入已經累計超過20億美元 。

除了在“硬”實力上的持續積累,華為也清晰的看到資料應用的發展趨勢。 未來 , 儲存行業核心控制點在於軟 硬 能力 的有機結合 ,包括演算法、算力 、 軟體能力 、晶片、SSD(固態硬碟)等 。 華為是目前 業內唯一具備儲存作業系統、控制器、SSD盤全自研能力的供應商, 並 能夠針對快閃記憶體進行端到端的深度優化 ,將其特性發揮到極致,通過面向快閃記憶體專門優化的作業系統、獨有的快閃記憶體優化演算法和專有效能加速晶片,華為全快閃記憶體儲存實現了行業最高的效能和可靠性。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OceanStor OS 和晶片分別 作為華為儲存的 軟、硬體 核心, 就 是我們的戰略制高點 。

在儲存領域, 最 核心 的是 OS (作業系統) ,如何選擇一個優秀的OS,這將決定 使用者 的儲存使用體驗和最終使用效果 。目前 華為儲存的各種配置 、 業務邏輯、硬體部署全部依賴於OceanStor OS系統 , 作為華為儲存產品的靈魂,該系統的程式碼均由華為員工編寫,目前總程式碼量已經超過兩千萬行。

華為 所有 的儲存產品都將基於這一 操作 系統, 並將 在儲存管理方面持續創新 ,這樣的優勢是極其關鍵的。傳統的儲存裝置製造廠商往往是通過收購來獲取最新熱門的技術,比如Dell EM C 、HP E 等。過去幾年HPE就收購了Nimble Storage、3Par等非常優秀的新興儲存廠商,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產品序列。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的使用者會發現,當資料中心出現了多個子品牌的儲存產品時,它們之間並沒有辦法協同,如果使用者想把一些業務從一個老舊儲存遷移到新的儲存裝置上,他們往往沒有辦法實現簡易的資料遷移,這是因為收購過來的產品儘管統一了品牌名稱,但在底層的儲存作業系統上是不一樣的,沒辦法實現靈活的資料複製和遷移。

資料如同企業的現金,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價值 , 資料流動的越快,其產生的價值也就越大 。在中大型資料中心的儲存系統部署上,華為統一的OceanStor OS就發揮了作用,得益於同一套軟體架構,我們的快閃記憶體儲存可以和磁碟儲存無縫的進行資料複製,使用者可以把最核心的資料儲存在單位成本較高的快閃記憶體儲存上,把冷卻的資料歸檔到傳統的磁碟儲存上,資料根據既定策略自由流動,實現最大的成本和管理節約。
在硬體領域,華為推出從計算、儲存、網路到管理等全方位的晶片,全面提升儲存整體效能和可靠性。拿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來舉例,它是每一塊SSD都會使用的元件, 業界企業級SSD供應商中,只有華為、 英特爾、三星 三家 廠商 同時具備SSD產品和SSD控制器晶片開發能力 。
我們 通過對底層的深入瞭解,設計出高效能、高可靠的SSD產品 , 而 Dell EMC、N etApp 等廠商使用來自 Toshiba、SanDisk、Micron、Memblaze等廠商 的 SSD產品 , 都採用第三方控制器晶片方案 。華為 SSD 控制器晶片採用硬邏輯執行動態 RAID 、資料巡檢、 LDPC 等演算法,相比英特爾等廠商 SSD 控制晶片採用內建 CPU 執行演算法的軟方式,演算法執行效率更高、效能更好。
大家都知道摩爾定律,這是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的一個假設,並幫助英特爾跨過了不連續的產業發展鴻溝,這個定律幾十年來一直引領著IT行業的發展。在我看來,摩爾定律不僅僅是技術或產業上的一個規律,也是技術發展乃至人生成長的規律,每一個精彩、成功的產品背後,一定都有自己的一個“摩爾定律”。我們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堅持學習、自我迭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不斷用自己的“摩爾定律”來驅動自己,才能持續領先。
瞭解更多,全快閃記憶體陣列:

https://e.huawei.com/cn/products/cloud-computing-dc/storage/unified-storage/dorado-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