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OT物聯網觀察之以點帶面到後端取勝,物聯網新商業模式帶來風口

IOT物聯網觀察之以點帶面到後端取勝,物聯網新商業模式帶來風口

網際網路的核心是資訊打通,然後使用者為王,流量變現,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三部曲。核心法寶就是免費!到移動網際網路階段,不僅僅免費,還要燒錢!以此建立起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這就是筆者總結的網際網路的“流量經濟”,所以網際網路的當前主要戰場集中在哪裡呢?就是入口爭奪戰,目標就是使用者。

封面 005.jpg

寫了這麼多期的物聯網理論其實,筆者很少是純粹的理論輸出,原因很簡單!必須用事實說話,很多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瞭解筆者的物聯網體系,這是筆者從全球物聯網的發展路線總結出來的。目前核心的觀點包括:

一、碎片化是物聯網的真正機會

二、認清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人聯網”,物聯網的連線是面向“物” 。

三、萬物互聯是最大的陷阱

四、物聯網的新視窗理論

五、物聯網的超級模式將會以超級應用和超級服務的形式展開

。。。。。。

點線面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那麼今天物哥就帶來最新的思考:從以點帶面到後端取勝!這其實說起來就是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論,我們大概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我:兩點成線,三點成面!我們這麼多年來就是這樣深信不疑,那麼筆者想問的問題,點線面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如果僅僅從數學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可能不是我們討論的範疇。物哥其實想隱身的是物聯網的打法,就是戰略問題!這是我們80%的企業家都犯迷糊的地方,叫做當局者迷。什麼問題?很簡單,做專案掙錢啊,可是為什麼專案做了很多,公司卻不值錢呢?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先解決我們另外的一個基本認知:1塊錢就是1塊錢嗎?

當然不是!1塊錢在不同的場合下顯示的就是不同的價值,所以點帶出來的面,並不一定是你看到的那個面。如果你眼睛僅僅盯住的是眼前的那個面,坦率的說,你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小企業了!

因為,這世間往往都是後端取勝的!放到物聯網裡面,可能你從來就沒有思考過吧?

網際網路這麼30年的發展,還有很多人沒有網際網路思維呢?何況物聯網呢。所以繞不過去的問題就是“你到底真的明白什麼是網際網路嗎?網際網路思維是什麼?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呢?”這一串串問題的答案就是物哥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分析到的,在此就不細講了!

我們直接上乾貨吧!網際網路的核心是資訊打通,然後使用者為王,流量變現,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三部曲。核心法寶就是免費!到移動網際網路階段,不僅僅免費,還要燒錢!以此建立起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這就是筆者總結的網際網路的“流量經濟”,所以網際網路的當前主要戰場集中在哪裡呢?就是入口爭奪戰,目標就是使用者。

使用者難道還要花錢買嗎?真是這樣,筆者前階段看到的最新的一個案例,就是真的要花錢買使用者,線上的獲客成本目前已經達到了百元級別了。那麼使用者買來以後怎麼賺錢呢?相信這是我們共同的疑問!

下面就是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最關鍵的核心:叫做轉移支付!

e038db068c36406faa208253f8a0a4ca.jpeg

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是轉移支付呢?使用者積累的流量經濟怎麼賺錢呢?都在這個要訣上了!轉移二字。

我們用搜索,度娘從來沒有找你收費過吧?

我們從QQ開始到今天的微信,你也是免費用吧?

周鴻禕直接把收費的防毒軟體給免費了,防毒廠家真急紅眼了,好端端的市場,買軟體賺錢,憑什麼就給免費了呢?

關鍵是這些免費服務可不是簡單湊合湊合,還要使用者體驗好,儘可能的留住使用者。於是這些廠家們還要花費鉅額成本維護這樣的服務。

怎麼賺錢,如何轉化?

你沒付錢,有人付錢了!是誰?是商家!憑什麼?憑藉平臺上的海量使用者!只要你在這些個平臺上,免費的享受各種服務,QQ們其實早就開始講收費的黑手伸向了商家,準確的說,商家們按捺不住,就主動花錢入駐了!簡單點是做廣告,複雜點直接在上面開網店。最起碼也是通過定向的廣告引流量啊,然後引導購買,這就是典型的網際網路生意啊。

其實,這套生意經古已有之!遠的不說,你想想當年的《廣播電視報》,還有央視的標王們吧,後來地鐵站免費派送的各種報紙吧,《精品購物指南》能印多厚印多厚,反正進來的都是付費的商家,您只要1塊錢就拿走!

所以說。後端取勝說的更簡單就是叫“轉移支付”,網際網路就是沿著這樣的一個路線一路高歌猛進的。

當然,還有第二板斧:人頭經濟與資本運作!

相信絕大多數國人都是從網際網路開始認識資本運作的。這就是第二招後端取勝的法寶。1塊錢在現實中當做1塊錢,在資本市場上可能就是10塊錢,甚至是100塊錢。因為你的公司市盈率不同,差距會是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阿基米德說,這就是撬動地球的支點。物哥說資本市場是個魔鬼,市值讓我們緩不過勁來!

筆者之前的另外一篇文章寫過一個經典案例,就是海康威視的投資人從245萬元投資最後上市股價成了500多億,2萬倍的放大!上百億的真金白銀套現了。這是活生生的現實就發生在身邊。

物聯網行業大多數技術人出身,本本分分,老老實實,苦幹加血淚史,辛辛苦苦下來,絕大多數都是以技術加產品立命。談到技術就開始眉飛色舞,談起商業掙錢就有點黯然神傷。雖然也知道去做點專案,賺點錢維持生計,但基本上沒有幾個大富大貴的。

這麼多年來,我們確實都在為此動腦筋!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疲於奔命,所以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我們反倒忽視了。直到今年初,我們啟動了一個經典的物聯網專案,叫做“梯聯網”。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傳統的電梯物聯網的專案,過去幾年來,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國家級專案,也在地方上成功落地,打造成民生示範工程。關鍵問題是原來當做專案去做了,根本沒有商業化運作。

想不想,真的想。但是路子走彎了,我們當時也在模仿分眾傳媒的方式,希望用電梯物聯網的廣告屏作為後端的收益,道理是這樣,但是實操起來卻很難。

因為我們忽略了最重要的要素:使用者數!換做筆者最新的說法就是沒有充分考慮“物量經濟”的威力。沒有量的積累,哪來後端的取勝呢?

還好,我們及時反思,終於重新設計新的商業模式,這一變就變出了巨大的機會了。相信今年的“梯聯網”將成為物聯網領域的一個標杆!

物聯網的新商業模式如果說有的話,那也必須是我們改變思維模式,看看從“物量經濟”入手,打造後端致勝的法寶。當然前提是你選擇的那個“點”,這就是物聯網的“物”。雙木成林,三木成森吧。點到面的過程就是商業模型設計的過程,同時更是一次企業加速的過程。免費對於物聯網基本可能性不大,誰出成本呢?

筆者看好戰略規劃這個大方向,物聯網的加速器隨時對你開放。所謂10年磨一劍,核心精神小結下來真的不難,怎麼能改造你自己的業務模式,就是一個大課題了。

|作者: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祕書長 王正偉 【51CTO-新社匯袁帥】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