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ndroidP推出多項AI功能,會不會引發新的隱私擔憂?

AndroidP推出多項AI功能,會不會引發新的隱私擔憂?

AndroidP

技術分享圖片
讓谷歌很“傷心”的是,相比蘋果iOS系統的統一,Android系統的碎片化態勢實在太嚴重了。就像已經發布一年多的Android O,其占有率僅有4.6%。主要是因為很多手機廠商都會根據Android系統進行“二度加工”,變成所謂的自家深度定制系統。不僅導致原生系統被摒棄,也讓很多新特性無法落地。而在此次谷歌I/O 2018大會上亮相的新系統Android P,則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除了更多全新人性化的特性之外,谷歌還為Android P這一新系統全方位加入了 AI,推出多項AI相關功能。深度融入整個系統的 AI,讓Android P成為十年來變化最大的系統,也反映出谷歌變革的決心。但AI功能在系統層面的落地,也有可能引發新的隱私擔憂。

從知道哪些時間在做什麽,到預測下一步要做什麽

 Android P要做的不只是知道你哪些時間在做什麽,更要預測你下一步要做什麽。在這一新系統中加入了一項名為“自適應電池技術”的大型更新,它使用谷歌DeepMind AI來查明用戶開放的APP以及一天中哪些時間在使用。通過不斷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夠推斷出他們未來幾個小時內會用的APP及電量消耗。最終,能夠讓系統明白用戶使用APP的習慣,且可自動調節電池使用量。

 與此同時,Android P加入APP Action和Slice功能,讓APP內容可更快顯示在手機畫面上。其中,Action是一種“捷徑”,目的是為了減少用戶的操作動作。而Slice則是Google Assistant(即“谷歌語音助手”)的延伸,能讓用戶快速使用APP裏的某個特定功能。

技術分享圖片

 比如在搜尋列中搜尋Lyft to home,過往系統只是幫用戶找到Lyft這款叫車APP並打開。而現在則能夠在搜尋列下方出現用戶可能需要的資訊,如叫車回家、時間、車資等,點一下即可選擇需要的服務。簡單來說,谷歌想要通過Action和Slice讓APP和操作行為更緊密結合、操作更簡單。

 谷歌的Android工程副總裁Dave Burke對此表示,借助全新的“應用操作”功能,用戶的手機會建議他們采取下一步行動。換句話說,Android P已經“知道”用戶如何使用手機,並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和建議。

Android也越來越聰明,記錄著越多越多用戶的隱私和使用習慣

 Android P固然通過AI變得越來越聰明,但也是建立在記錄越來越多用戶的隱私和使用習慣的基礎上。雖然在I/O大會上,谷歌曾表示Android P將限制網絡活動監視權限。但面對更懂、更會記錄用戶隱私和使用習慣的Android P,各種有意無意的隱私泄露有可能會變得更可怕。

  在I/O大會的現場演示中,谷歌語音助手展示了如何智能化地撥打當地美發沙龍以安排預約。首先,用戶要求谷歌語音助手進行發號預約,以便後者撥打電話,而谷歌語音助手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真實的女性。

技術分享圖片

隨後谷歌語音助手可計算約會的時間和日期,最後它向用戶發送通知,通知他們完成了預約。現場就有人感嘆,對這個展示突然生出一些“恐懼感”,因為以後可能無法分辨是不是在跟機器人對話。而且在Android P中搭載的谷歌語音助手,更像是全局操控用戶信息的“幕後者”。

此外,Android P連屏幕亮度調節都交給了AI。通過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AI能夠調整手機的亮度。比如當用戶在夜晚看手機時習慣將亮度調到20%,那麽AI將會記住這一選擇,並在夜間自動保持20%的亮度。即運行Android P的設備,不用光線傳感器就能完成亮度調節。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在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

 可以說,Android不僅正在像人一樣思考,還是像“聰明人”那樣思考。

 手機系統變得越來越“主動”,忽略隱私的你該靠什麽保護自己?

 從Android P到iOS,再到眾多手機廠商的深度定制系統等,都以加入AI功能為榮。似乎不玩轉AI就沒有吸引用戶的噱頭,也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當然,毋庸置疑的是AI功能的確可讓用戶更為方便、快捷的使用手機。但是當手機系統變得越來越“主動”,用戶會不會更加沈迷於手機,讓“手機上癮癥”更加嚴重?

技術分享圖片

 而且手機系統的AI功能愈發強大,就有可能意味著它們對用戶隱私和使用習慣的記錄、收集也會更強。忽略隱私的用戶又該靠什麽保護自己呢?純粹靠監管、靠隱私條例?顯然是不夠的。在手機系統愈發強勢的當下,用戶的隱私其實已經“保不住”了,只能是盡可能地減少核心信息的泄露。

 沒辦法,這就是當下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到一定高度後帶來的弊端。(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AndroidP推出多項AI功能,會不會引發新的隱私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