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日本互聯網行業為什麽沒有中國發展得好?

日本互聯網行業為什麽沒有中國發展得好?

互聯網

技術分享圖片
其實除了國內的BATJM及其他互聯網企業外,你所熟知的國外互聯網企業還有哪些?無非就是微軟、谷歌、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絕大部分都是美國互聯網企業,日本幾乎一家都沒有。而在當下的各種互聯網獨角獸榜單上,中國互聯網企業也是一騎絕塵,很少有日本互聯網企業顯露崢嶸。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明顯就是因為日本始終沒有出現過影響力大的互聯網企業。如果從時間因素上追溯的話,那麽在90年代互聯網爆發之前,日本一直都是以“技術稱王”,非常註重制造業等實體行業。而美國則抓住了互聯網爆發的風口,一舉成為全球互聯網的重心。而在之後隨著日本制造業的衰落,等到日本想要發展互聯網行業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而從其他角度看,日本互聯網行業發展不起來也是因為多種因素掣肘。從人口基數上看,日本人口只有1.27億,相比美國和中國並沒有優勢。美國是搶占了自身實力和互聯網風口的先機,而中國互聯網企業只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折騰好,就能成為巨頭。

 如,阿裏、騰訊、百度,乃至現在的滴滴、美團、摩拜等互聯網巨無霸,都是以人口紅利而成長起來。日本互聯網企業在自己國內都發展不起來,更遑論向全球範圍內進軍,甚至就連日本國內都已經被國際互聯網企業霸占。

 在文化層面,日本輸出的只是消費文化而已,並沒有為衣食住行服務的基因,這就決定了日本互聯網行業是“瘸著腿”走路的。此外,日本的線下服務太過完善,極大地壓縮了電商、外賣、出行等互聯網企業的生存空間。這些互聯網企業發展不起來,日本就始終不能在互聯網領域扮演主角。

技術分享圖片

 此外,日本的企業制度也決定了與互聯網高歌猛進、日新月異的態勢相背離。終身制、層級分明、管理嚴苛、流程復雜等企業制度,還是制造業那一套,顯然不適合互聯網的創新理念。

技術分享圖片

 而且在日本一旦創業失敗就面臨著各方的嘲笑,堪稱壓力山大,讓很多人都對互聯網領域創業打了退堂鼓。像中國互聯網行業這種瘋狂創業、融資、失敗、東山再起的歷程,在日本很難看到。再加上老齡化嚴重、宅文化盛行、保守心態等,日本互聯網行業落寞就是必然的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日本互聯網行業為什麽沒有中國發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