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72302 2017-2018-2 《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實驗一報告

20172302 2017-2018-2 《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實驗一報告

eclipse 姓名 語句 com 我認 圖片 linux系統 進行 3.3

課程:《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

班級: 1723

姓名: 侯澤洋

學號:20172302

實驗教師:王誌強老師

實驗日期:2018年3月21日

必修/選修: 必修

1.實驗內容

(1)JDK 的安裝及環境變量的配置

(2)Windows 下Git的安裝及使用

(3)IDEA 的測試使用

(4)IDEA 下程序的編寫及調試

(5)課上驗收的實驗項目內容

2.實驗過程及結果

  • 首先是下載安裝好JDK,然後就是環境變量的配置,這個過程我認為是比較麻煩的。周亞傑同學告訴我說按照實驗樓裏的一份文檔,可以完成一步步配置。
    技術分享圖片

  • 然後就是Git的安裝,安裝之後再進行JetBrains Toolbox的下載,再下載其中的IDEA,現在還沒有解決那個使用時間的問題,當時選擇的使用選擇試用30天,後來再沒找到那個輸入激活碼的環節,先使用著,到30天時再去解決這個問題。

  • 進入IDEA後首先編寫的Hello World,運行沒有問題。然後就是在IDEA中的程序調試過程,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些麻煩,下面具體介紹。然後使用Git將碼雲上的項目克隆到本地IDEA中,這裏也是有問題,弄完之後克隆下來,結果如圖。
    技術分享圖片

  • 接著課上驗收的實驗項目,那個時候還沒有弄好IDEA,就在命令行模式下編寫完成,尤其是PP3.3出現的問題,自己沒有解決,學長給出的方法,自己沒有想到。最後也是將這些項目克隆到了IDEA上。

3. 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1).首先就是在IDEA的安裝上,安裝到了Linux系統下,當然這樣也是可以,但運行就比較麻煩,然後在那裏完成了第一次調試。在那裏按照博客裏的那個代碼進行調試,出現了錯誤。

  • 解決方案:問了老師才發現那個語句的分號位置打錯了,那個程序因為還沒學過,讀不太懂,但打錯就是自己的問題,修改之後完成了調試。
    技術分享圖片

  • (2).然後知道後在Windows下安裝了IDEA,在進行Git配置,也就是從碼雲上克隆項目到本地時遇到了問題,當時比較心急,沒有截下相關的圖片。應該就是“錯誤2 :無法獲取到Git路徑”’。

  • 解決方案:那天問了學長,學長也沒見過,後來才知道是沒有安裝Git(但這跟其他沒有安裝Git同學顯示的也不一樣,具體的原因不太清楚),但後來安裝了Git以後又從IDEA裏面調了Git的路徑,這時再去從碼雲克隆就可以完成了。
    技術分享圖片

  • (3). 第三個問題就是實驗項目的驗收那個,PP3.3那道題目,這道題確實比較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的內容。

  • 解決方案:這個當時老師給出了產生0~555之間的隨機數,再在這個的基礎上加100,確實完成了3位數的輸出先不必考慮0~99怎麽完成3位數輸出,後來給出的格式化輸出可以保證3位數。這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在做這個項目時我還沒有看到格式化輸出,但看了以後也是沒有想到這種辦法,這道題目的確對我們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其他(感悟、思考等)

  • 這次實驗的感悟主要就是PP3.3帶給我的,知識學完以後不能很好去應用,這個確實需要我們多去思考,而不是在那裏只去硬敲代碼,代碼確實需要多練習,但練習之後應該能夠去產生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我認為這個思考的過程帶給我們的收獲,當然這次也讓我們見識到助教的編程能力,老師也是在給我們請功底很好的學長幫助我們學習。然後還有的一些感悟就是做這個事情千萬不能心急,在那個使用Git從碼雲克隆項目到本地的時候弄了許多次,真的想放棄,不想做下去了,這個已經不是去思考的問題,而是已經完全沒有方法。這次的實驗也要很感謝郭愷、周亞傑同學,確實給了我不少幫助。

參考資料

Intellj IDEA 簡易教程
Java開發環境的熟悉(Linux + Eclipse)
認識 Java

20172302 2017-2018-2 《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實驗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