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件》《PeopleWare》 【美】Tom DeMarco TimothyLister 著 肖然 張逸 滕雲 譯

《人件》《PeopleWare》 【美】Tom DeMarco TimothyLister 著 肖然 張逸 滕雲 譯

最終 解決 學會 別人 沒有 sys back 自己的 嘗試

《人件》《PeopleWare》 【美】Tom DeMarco TimothyLister 著 肖然 張逸 滕雲 譯

摘自原文:

  1. 問題:每個項目總有做不完的需求,成就感卻很低,並把按時間交付長期寄托於加班這個“奇跡”之上。

自己的感悟:覺得這幾話就是醍醐灌頂,雖然自己並沒有實實在在的參加工作但是在一些導師給的任務問題上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綜合起來就是營造一種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假象去欺詐自己。

2.篳路藍縷:意思是指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道路。形容創業的艱苦。

3.The Atlantic System Guild公司(www.systemguild.com)

4.Pag6,高科技的幻覺:廣為人知的理論認為凡是接觸新技術的人(我們誰不是呢?)就被想當然地看作屬於高技術領域。在雞尾酒會上,當人們暢談自己就職“計算機行業”、“電訊行業”或者“在線電子交易行業”時,很容易沈溺於這種假象中,認為他們自己就是高科技世界的一部分。在我們看來,他們通常都不是。只有在上面那些領域從事基礎研究,獲得根本突破的科研人員才是高科技工作者,其他人只是在運用他們的研究成果。

5.Pag8 營造一種不容許任何失誤的氛圍會讓大家持有戒心。他們不願意去嘗試那些有可能變壞的事情。當你試圖體系化流程時,當你傾向於墨守成規時,你就在強化這種戒心,於是大家就會認為地被禁止作出關鍵的戰略決策,因為他們害怕犯錯。在比允許犯錯的規定下,或許平均的技術水平會穩步提高,但團隊的社會氛圍卻會遭受可悲的傷害。

6.Pag11 對於盲目尊崇生產世界管理風格的管理者來說,員工的獨特個性是一種持續的困擾。人性化的管理者卻能認識到正是這種獨特性使得項目團隊產生了化學反應,是團隊充滿活力與高效的源泉。

7.Pag15 歷史學家很早之前就抽象出了不同的價值理論:西班牙理論認為世界上的價值總量是定額的,因而財富積累的道路就是學會從大地或者別人的背上攫取。另一種英國理論則認為:價值是通過智慧和科技創造出來的。

西班牙的價值理論在很多管理者身上都可以看見,特別是在討論生產效率時。生產效率本應該是讓單位時間內的工作產生更高的價值,然而它卻常被看作是如何在單位付酬的情況下攫取更多的價值。二者存在天壤之別。

8.Pag17 “地下時間”雖是工作時間,卻做著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的那些時間。

9.Pag22 在個人生活中,造成情緒化反應的因素可能很多,然而在工作環境中,主要的導火索就是對自信的威脅。我們通常傾向於經我們的自信與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並非產品數量)緊緊關聯。(因為某些原因,生產處大量質量馬虎的產品帶來的滿足感很小,盡管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這麽做)

10.Pag23 飛離卓越的航班

管理人員設定不可達到的期限威脅著產品的質量,但他們不會這樣去思考著一問題——-他們自認為給了團隊一個有趣的挑戰,可以激發他們去追求卓越。

有經驗的員工(老油條)卻不這麽想。他們知道,在槍口下,他們的任何努力都是受到約束的。不能自由調配資源,以滿足準時交付的要求。

我們這些管理者總是認為質量只是超頻的另一個特性,可以視市場的需求而調整,然而,產品制造者對待質量卻完全不同。因為他們的自信來自於產品質量,所以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11.pag25 客戶想象的產品質量往往比制造者認為的要低。

12.Pag25 質量,遠遠不只是最終用戶的要求,而是達到的高產能的一種方法。

13 Pag37-39 軟件管理的七個假象

(1) 有一個你不知道的新竅門可以讓產能飆升

反饋:你不能單純的傻到對一些基本的東西一無所知。你不停地探尋新方法,嘗試可能有用的改進。在你所采用或想要采用的方法中,沒有以一個能夠真正讓產能飆升。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健康發展:人們願意全身心參與,學習,提高。

(2) 其他管理者正在收獲100%,200%乃至更多的增長!

反饋:忘了吧!這種典型的神奇工具一般只關註整個生命周期的編碼和測試階段。即使我們拿掉編碼和測試,也不能期望100%的提升,還有分析,討論,文檔,培訓,驗收,交流和交付需要完成。

(3) 技術日新月異,你已經過時了

反饋:技術確實是日新月異,但(回想下高科技幻象)你做的大部分工作並不是真正的高科技。硬件變化確實很大,但軟件開發行業卻很平穩。我們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花在技術含量的需求和文檔上。軟件業的產能每年也就增長3%~5%,僅僅比鋼鐵和汽車行業好一點。

(4) 改變程序語言給你帶來巨大提升

反饋:程序語言很重要,因為他們影響著你怎樣去思考一個問題。到如前所述,他們僅僅影響了項目的實施部分。這種被擴大的宣傳把一些新的程序語言塑造成了苦杏素。確實,可能用Java事項一個新功能比PHP好,但在Java之前,已經有其他 更好的方法來達到你想做的:針對某類功能的專業快速實現工具。除非你在過去幾十年都冬眠了,否則改變一種編程語言是不會給你帶來根本變化的。可能給你5%

的提升,不會再多了。

(5) 因為庫存(backlog)的緣故,你需要馬上讓產能翻倍

反饋:關於軟件開發庫討論太多,依舊h是一團迷霧。我們都知道一個項目最後花費總比開始預期的要多得多。可以樂觀地假設,一個今年沒有構建的系統(因為我們沒有人力了)的花費要比實際構建該系統少花一半或者更多。這是一個典型的在迷霧般的庫存中迷失了的項目,樂觀發的成本估計只有實際成本的一半,甚至更少。倘若我們知道系統的真正成本,就能看清楚項目的本質:一個經濟上的失敗之作。項目根本就不應該在庫存裏,而應該丟在被拒絕的那一堆裏。

(6) 你自動化了其他所有東西:難道不是要你自動化掉你的軟件開發人員嗎?

反饋:這是另一個版本的高科技幻象:相信軟件開發者能夠輕松應付可以自動化的工作。然而,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通過與人溝通把用戶對需求的表述變成正式的程序。對於這些工作,不管我們怎樣改變,開發生命周期都是必需的,而且不太可能被自動化解決。

(7) 你的員工在巨大壓力下工作會更好

反饋:他們根本不會-------他們更可樂於減少壓力。

管理者的作用不是讓大家去工作,而是創造環境,讓大家可以順利開展工作。

14.pag42有千萬種方法可能會令人損失一天的時間,但卻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彌補回來。

15.Page72 流(flow)在一個思考的工作時間裏,理想情況下人們處於心理學家稱為流的狀態之中。流是一種深度的近乎冥想的融入情況。在這個狀態下,有一種普適幸福感存在,人們幾乎不會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不幸的是,你無法像打開開關那樣隨時啟動流。你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來進狀態,15分鐘或更長時間的集中才能把自己鎖定在流裏面。

16. 重新引入(reimmersion)

17.Pag93 管理要做好的,就應該保證為大家提供足夠的空間,足夠的安寧以及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讓大家能夠創造自己的可工作空間。

18.Pag94 有一種建築的永恒之道,經數千年,歷久彌新。歷史上那些讓人們有家一般感覺的建築,村莊、部落和寺廟都是由那些真正理解“道”之核心的人建造的。不遵循此方法就不可能建造出宏偉的建築、偉大的城市或美麗的棲息之地——讓你產生歸屬感,倍感活力的棲息之地。這種“道”幫助尋找它的人發現那些融合在樹木山川之間,彌合在我們生活之中的建築。

—————克裏斯托弗.亞歷山大,《建築的永恒之道》

19.Pag112 在這人人平等的時代,我們都不會去思考某個人是否天生不勝任某事。我們假設每個人天生都有價值。管理者的工作應該是用自己的領導能力去發掘下屬的潛力。怎樣塑造原始的人力資源是管理學的根本。

20.Page112 通過經年累月的時間,家長對塑造孩子可以施加影響。而個人對自己也可能做出巨大的改變。然而,管理者卻不可能從本質上改變他門的員工。人們通常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出改變,管理者也很難找到杠桿的支點來撬動他門發生本質的改變。所以,在為你工作的期間,人們在離開時和剛進來時並沒有什麽區別。一開始不適合工作的人,那就永遠都不適合。這也就意味著從一開始找到正確的人至關重要。

《人件》《PeopleWare》 【美】Tom DeMarco TimothyLister 著 肖然 張逸 滕雲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