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特斯拉 Model 3 售價降至 23 萬元,2 年內累降 12 萬,車主:已麻木

特斯拉 Model 3 售價降至 23 萬元,2 年內累降 12 萬,車主:已麻木

特斯拉又雙叒叕降價了。

官方最新調整後,特斯拉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調整降至 235900 元人民幣(補貼後),這波一刀砍掉 1 萬 5 千元。

“麻木了。”

一位特斯拉車主看到訊息後這樣評價。

因為自從特斯拉開啟中國生產製造程序以來,已由最初 35.58 萬元,多次主動降價,最終降至今日 23.59 萬元。

2 年不到,累降 11.99 萬之多。

而特斯拉車主們,也由最初憤怒不解、自嘲“韭菜”,現如今麻木躺平。

既是因為頻頻主動降價教育了車主,也是因為這還不會是結束。

特斯拉會降到何種程度,可能只有馬斯克知道。

特斯拉主動降價簡史

作為特斯拉主力走量車型,Model 3 從上市之日起,就被冠以“買菜車”。

但最初 2018 年底以進口進入中國時,售價最高的高效能全驅版,價格一度高達 69.80 萬元。

2019 年 10 月,上海工廠就緒,“國產”特斯拉生產交付啟動,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售價降至 35.58 萬元。

2020 年內,特斯拉 Model 3 降價節奏更甚,多次降價之後,售價跌破 30 萬元門檻。

由此也進入新能源補貼新政的“標的”範疇。

很多業內外的人以為,特斯拉只是為了符合補貼標準。

但很快,2020 年 10 月,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再度降價,售價調整為 24.99 萬元。

僅 2020 年一年之內,特斯拉該款車型就降價了 8 萬元。

等等黨不斷勝利,已交車車主不解,已下單未交車車主憤怒。

當然,特斯拉下調售價,也不是針對哪一款車型,而是隻要開啟“中國製造”,降價就是大趨勢。

比如中國製造版 Model Y。

2021 年元旦,剛開訂就下調 14.81 萬元,Model Y 長續航版售價 33.99 萬元起。

Model Y 高效能版售價下調 16.51 萬元,售價 36.99 萬元。

而降價後的 Model Y,甚至跟個別版本的 Model 3,價格上不再有明顯差距。

就在最近,國產 Model Y 標準版車型上市,售價 27.6 萬元。這個價格,較此前上市的長續航版 Model Y 降了 7.19 萬元。

雖然其中也有電池型別版本的差異,但依然被視為降價之道的一以貫之。

所以問題也就來了 ——

特斯拉為什麼要不斷降價?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有降價空間。

特別是本地製造後,特斯拉在供應鏈、生產、運輸和關稅方面都成本大降,具備降價空間。

多家證券公司分析後,都認為中國的產業鏈優勢給特斯拉降價提供了足夠的基礎,Model 3 跟 Model Y 的價格應該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Model 3 預計會在 20 萬左右,Model Y 應該比 Model 3 貴 5%-10% 左右。

而且也因為中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調整,特斯拉相應降價,才能更進一步在最大消費市場裡提升銷量。

其次是有降價需求。

主要是中國市場形成的競爭態勢。

如果說特斯拉在全球其他範圍,主要是跟“燃油車”競爭,那麼在中國,還得與其他電動車勢力 PK。

前兩年或許還只有造車新勢力在價效比上壓迫,現如今比亞迪、長城、吉利和上汽等傳統豪強,也開始大兵力佈局新能源市場。

特斯拉如果不降價,價格競爭力不可謂不大。

換而言之,也正是中國車企的壓迫,讓“售後傲慢”著稱的特斯拉,在售前保持敬畏。

最後,最關鍵的是商業模式。

特斯拉的商業模式不就是賣車賺利潤嗎?

也對,但也不全對。

因為特斯拉之所以不同,就是從一開始,馬斯克就堅定信念 ——

車只是一個承載加速能源可持續轉換以及自動駕駛的“工具”。

用中國人民更加熟悉的話來說:造車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

這個“朋友”交上之後,利潤出在什麼地方?

軟體。

更準確講是自動駕駛

而且也只有自動駕駛這樣的服務,才具有網際網路訂閱一樣的長尾營收價值 —— 不讓光賣車只是一錘子買賣。

這也就能理解特斯拉的另外兩個路線:

一是自動駕駛路線。堅持攝像頭純視覺方案 —— 成本更低、車型無差別覆蓋。

二是 FSD 訂閱模式。從 6 月開始,特斯拉開始試水 FSD 由一口價 —— 中國售價 6.4 萬 —— 改為按月訂閱收費模式,據稱北美是 1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1300 左右。

也就是說,未來 FSD 服務,會跟現在視訊、音樂等流媒體的商業模式趨同,按月付費,源源不斷。

而也是基於這種商業模式,只有車賣得越多,規模效應和長尾效應才能顯現。

所以怎麼樣才能車賣得更多?

一手降價,另一手準備推出更便宜的車型。

從目前曝光訊息來看,特斯拉在中國推出一款 20 萬元以下的車型,已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下探至 10 萬元車型。

畢竟對於馬斯克來說,“車”只是一個盒子,通過這個盒子提供源源不斷的軟體服務並取得利潤,才是根本所在。

降價割韭菜,還是不降價割韭菜?

不過無論如何,馬斯克和特斯拉的巨集大使命願景是一回事,對於特斯拉車主造成的個體影響也不容忽視。

因為頻頻降價,在以“加價”為榮的舊車市環境裡,特斯拉車主屢遭調侃。

後來特斯拉車主幹脆自嘲:韭菜。

還有車主,訂的車還沒交付,價格就有了變動和調整,車還沒上路,就平白無故多花了錢…… 換位而言,怎麼能不憤怒?

但各種調侃、抗議之下,特斯拉在降價這件事上,不為所動。

甚至意志也不在於中國分舵。之前特斯拉中國方面稱,售價調整決策直接由美國總部下發執行,所以無法預知時間和節奏。

特斯拉方面之前也強調,降價一方面是出於使命願景,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供應鏈成本的不斷降低,就需要不斷降價。

這話乍一聽自然是良心之舉,企業責任感的體現。

但細思之後,卻也有另一番指向:

既然特斯拉都能隨著供應鏈成本降低不斷降價,那麼其他不降價的同行們,又何德何能安之若素?

不降價,是不是也是另一形式的割韭菜?

區別只是降價的割老韭菜,不降價的割新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