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貼上,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貼上,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大資料文摘出品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又曝光了一起嚴重學術造假,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週陸續公佈的。

著名學術打假偵探克萊爾·弗朗西斯稱,在鎖定塞門扎作為“造假嫌疑人”後,她已經找到了20多份有問題的論文,並在PubPeer上標記了出來,之後又發現塞門扎的研究發現與另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Louis Ignarro高度類似,所以這是相當嚴重的“造假”事件。

格雷格·塞門扎目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遺傳醫學教授,並擔任細胞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for Cell Engineering)血管研究專案主任,研究方向為生命系統的氧氣代謝調控。

去年10月,塞門扎剛剛因發現了“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我們先來看兩個塞門扎研究組被曝出比較明顯的“造假”內容。

首先是最近幾年關於HIF-1論文,在論文《HIF-1-dependent expression of angiopoietin-like 4 and L1CAM mediates vascular metastasis of hypoxic breast cancer cells to the lungs 》中,圖1A中兩個黃色部分高度相似,很可能是複製貼上過來的。

圖6將載入控制元件重新用於完全無關的實驗和樣本。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來看,β-肌動蛋白印跡與圖B和圖G中所示的凝膠都不匹配。

相關連結: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0694D956FA93FB972962C5C5C150D7#

此外,在2012年釋出的論文《Hypoxia-inducible factor–dependent breast cancer–mesenchymal stem cell bidirectional signaling promotes metastasis 》中,也存在明顯的複製貼上痕跡。

相關連結: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4EAD2EE03B02762393E9543F4074B#

學術造假事件我們已經少見多怪了,但這次翻車的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難得一見。

牽扯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等多國學者

塞門扎生於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威斯特徹斯特郡長大。1974年從斯里皮高中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遺傳學。之後到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研究生學習,在賓夕法尼亞兒童醫院做了博士研究。1986年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後成為該校教授。

2008年,塞門紮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0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

2019年,塞門扎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其關於缺氧誘導因子1(HIF-1)的突破性發現(HIF-1是一種響應低氧水平而在細胞中開啟或關閉某些基因的蛋白)。頒獎詞稱,該發現以及塞門扎其它的工作闡明瞭細胞中氧調節的分子機制。此項發現對於瞭解低氧水平在癌症,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和其它許多疾病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具有深遠的影響。

之後,塞門扎接受了非常多的演講,在這一過程中他一直提到的一點經驗就是:許多傑出的發現是由年輕科學家做出的。

他稱,諾貝爾獎通常頒發給老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年輕時所做的發現。人們可能會因這一點而認為,偉大的科學只由老科學家主宰,然而,偉大的發現往往是由年輕科學家做出的。他說:“我們通常在職業生涯早期就做出這些發現,但是直到很久以後,這些發現的意義才變得顯而易見。”

塞門扎的確踐行了這一想法。在塞門扎被質疑的32 篇論文中,所涉及的共同作者就包括不少他的學生、助理等青年學者,其中合作者包含了來自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的學者。

上文提到的名為《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s an HIF-1-dependent Adaptive Metabolic Response to Hypoxia》的文章,在領域內的影響力很高。

這篇文章被質疑存在多個學術問題,包括存在圖片部分內容複製貼上嫌疑;

一圖多用,WT組和KO組圖片高度相似;以及存在對圖片的ps刻意塗抹痕跡。

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正教授、博導張華鳳。

此外,還有一篇被質疑的7年前的名為《 Procollagen lysyl hydroxylase 2 is essential for hypoxia-induced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的論文,圖片也存在可疑的複製-貼上問題。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Daniele曾是塞門扎的一名博士後,一直與導師保持密切聯絡,現在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助理教授。

在分子生命科學家雜誌ASBMB TODAY的一篇採訪中,Daniele曾經自述塞門扎對自己學術的指導和幫助:“擁有既是臨床醫生又是科學家的導師,對我的培訓極為重要且具有影響力。”“ Gregg幫助我專注於可以對改善結果產生真正影響的研究。” […]她指出,即使實驗室中有多達15人,Semenza始終會迅速回答她的問題。

修改資料在學術界普遍存在?科研人員需要更多的時間和信任

對於去年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大佬翻車事件,在網上引起的討論熱度絕對不會低。

比如知乎使用者@阿諾就很犀利地指出,“你要想做出真正的科研,你得先不擇手段的留在學術圈”。

在生命科學界,為了發paper修飾資料的人,如果說是百分之百,那一定是多了;但如果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那一定是少了。注意我不是特指此次疑似翻車的諾獎得主,也不是特指中國人。我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醫學界科學家,特別是歐美大牛圈,那是改資料的重災區。

他還指出,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上,只有很少的研究能夠“轉化為臨床藥物”,其中罪魁禍首就是執行同行評議(peer review),並列出了幾個在學術界廣泛存在的問題:

  • 一篇文章的審稿人可能就是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審稿人/作者只是同一科研人員的不同身份而已;那麼,憑什麼審稿人的意見就是對的,作者就一定是錯的?

  • 在整個的審稿/修回過程中,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科學研究者都會發現,他要是不修改資料、他根本發不了文章。

  • 全球每一個高校、每一個研究所都有論文和考核壓力。

  • 生物學過程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充斥著隨機性。

因此學術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給研究人員更多的耐心和信任。

要想立即對一個科研成果作出評價,這個想法本身就是荒謬的!每個高校院所的科研評價者,以及國家科技計劃的引領者,都應該多一點耐心,再多一點給科研人員的信任。請相信:科研人員中的大多數都不是一心要划水的混子,而是一心想要做出一流科研的夢想者!

完整回答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911838/answer/1530280302

另外,知乎使用者@源老師針對諾貝爾獎本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諾貝爾獎給的是多年前的研究,不代表近些年的科研成果。只要他多年前的研究是真實,諾貝爾獎本身還是實至名歸;如果多年前的研究都造假了,這個樂子就大了。
還有國內一直有點神化諾貝爾獎,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高的獎項,但是它代表的僅是獲獎人曾經的貢獻,不代表他會一直牛逼(當然有人肯定會一直牛逼)。以及某國的諾貝爾獎獲得數也是代表的幾十年前的科研貢獻,中國現在沒有很正常,那些年本來就還是弱的。

完整回答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911838/answer/1530356619

曝出塞門扎教授學術作假的主要成員、德國的獨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在揭露文章中諷刺的提到,在獲得諾貝爾獎之際,塞門扎曾接受《臨床研究雜誌》(JCI)的採訪,並表示“我小時候假裝的一件事就是我是聯邦調查局特工,調查犯罪、當偵探。科學家做得不就是這樣的事情嗎?“

截止目前,被質疑文章中只有一篇得到了作者回應,稱“錯誤並不影響結果”。

這位將科學家比喻為“調查犯罪的偵探”的諾獎得主,也正面臨著學術偵探們的調查。

相關報道:

https://forbetterscience.com/2020/10/07/gregg-semenza-real-nobel-prize-and-unreal-research-data/

https://www.asbmb.org/asbmb-today/people/120119/oxygen-sensing-and-adapting-to-altitude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profiles/results/directory/profile/0800056/gregg-semenza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fX-_IToAAAAJ&hl=z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