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平安入選人工智慧“國家隊” 金融壹賬通將搭建三層開放平臺

平安入選人工智慧“國家隊” 金融壹賬通將搭建三層開放平臺

作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繼被提出之後一直是舞臺上的明星,它的每一點發展和進步都被無數人和行業關注著。8月29日,備受矚目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開幕式上宣佈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出爐的訊息,中國平安集團作為唯一一個金融機構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臺(普惠金融)。作為平安集團成員企業,同時也是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的重要承載者,金融壹賬通將是這個國家級開放平臺的主要參與者。

(圖:平安集團聯席總經理陳心穎(左四)在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釋出儀式上)

人工智慧技術將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提高,釋放經濟潛力,提升公眾生活品質,創造新的就業,大面積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在新機遇面前世界各國都在謀佈局,搶身位,希望佔領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

平安是人工智慧“國家隊”唯一綜合金融企業

中國率先行動,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並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為深入落實這一規劃,2019年8月1日,科技部制定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聚焦人工智慧重點細分領域,通過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有效整合技術資源、產業鏈資源和金融資源,打造能持續輸出人工智慧核心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的創新載體。

此次公佈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共涉及安全大腦、普惠金融、軟硬體建設、智慧教育等多個方面,入選企業除平安外,還有華為、小米、360、好未來等知名企業。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頒佈以來,共15家企業入選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平安集團是其中唯一一家綜合金融企業。

(平安集團在今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打出“金融”+“科技”的logo)

平安集團聯席執行長稱心穎表示,作為一家成立31年的綜合金融企業,平安近年來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規劃下,基於人工智慧、區塊鏈、雲三大核心技術,積極孵化實踐了多項金融科技創新成果。得益於經驗、資金、技術、人才等等方面的優勢,平安具備能夠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潛力。

過去十年,平安累計投入科研資金1000多億元,建成8大研究院,50多個實驗室,曾在20多項技術類評測比賽中獲得世界第一。目前,平安擁有32000名技術人員,在專利申請方面累計達18050項,居全球金融機構前列。平安通過“一個客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經營模式,已經為1.96億個人客戶和5.76億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金融生活產品及服務。

(圖:觀眾體驗本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的平安展區)

金融壹賬通承擔平臺建設重要職責 搭建三層開放平臺

作為平臺的重要參與方,同時也是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的重要承載者,金融壹賬通將在平臺的建設中承擔重要職責。整合平安31年的綜合金融服務經驗,金融科技超級獨角獸金融壹賬通在深入瞭解業務痛點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和場景緊密結合的方式,積極挖掘金融服務新價值。目前,金融壹賬通已將人工智慧技術廣泛運用在零售銀行、中小企業、保險、投資等領域。

(圖:觀眾參觀金融壹賬通在本次人工智慧大會上的展臺)

金融壹賬通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於銀行業務的各個流程,打造出智慧營銷、智慧貸款、智慧風控和智慧客服等產品,目前已經成為不少銀行的“標配”,端到端解決了它們“獲客難、留客難、風控難”等痛點;在保險業,金融壹賬通更是讓人工智慧技術發揮奇效,智慧閃賠能通過視訊和照片給事故車輛定損,而智慧理賠能讓理賠款即時到賬;在投資機構中,金融壹賬通通過開發系列智慧化工具,如智慧投顧、智慧合約、智慧ABS生態系統等,讓人這個以往投資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逐漸讓位於更“聰明”更“可靠”的AI。

目前金融壹賬通累積已為3700多家機構提供服務,並走向了東南亞、中東等國際市場,通過這些機構觸達數以億計的終端客戶和中小微企業,為全球貢獻人工智慧和普惠金融的中國智慧。

據金融壹賬通聯席總經理邱寒介紹,平臺建設任務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建立金融大資料系統,提升金融大資料處理與理解能力;二是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三是推動金融行業應用智慧客服、智慧監控等技術和裝備;四是建立金融風險智慧預警與防控系統。

同時,平臺目標服務3大類普惠金融物件,面向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戶;自僱、授薪的個人,以及製造業、批發業等中小企業。在此基礎上,金融壹賬通將建立3層開放平臺,以系統及支援開放平臺為基礎,向上支援金融機構產品開放平臺以及信調及服務開放平臺的建設和運營。

(圖: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總體架構)

在系統及支援開放層,金融壹賬通將充分整合自身強大的區塊鏈、大資料等底層技術,打通個人、企業、商品、單證、合約、物流、履約等資料資源並以元件化形式輸出,為科技服務商和金融機構賦能。

在金融產品開放層,金融壹賬通將發揮人工智慧技術與場景結合的優勢,為不同物件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

在信調及服務開放平臺層,金融壹賬通將通過5大維度建立使用者畫像標籤體系,建立大量模型,實現全流程管控,全面認知使用者,幫助金融機構及監管機構有效管控風險。

通過三層開放體系,平臺將整合銀行、保險、投資等各類金融機構的資源,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各類金融場景,以此創造出非常豐富且精準滿足各類需求的金融產品,從而形成面向農戶、個人和中小企業的三大系列解決方案。

中國金融科技水平領先 平臺推出將帶來三大利好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開幕式上中指出:“希望這10家開放創新平臺,以人工智慧重大需求為牽引,促進行業開放共享,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的引領力量。”可以預見,在金融科技這一中國已經領先世界的賽道上,平臺的推出對金融業乃至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將產生重大利好。

首先,推動金融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伴隨著平臺的推出,我國普惠金融事業將迎來全新的科技模式,通過金融資料中心、管控中心和服務平臺三位一體的配置,實現金融服務的智慧化、個性化、定製化,有助於解決當前經濟和金融業務轉型中重點和難點,如中小企融資難題、零售貸款欺詐風險等問題。

其次,促進智慧技術產業化,推動智慧產品整合應用。平臺立足於服務語音識別、視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智慧技術在金融行業產業化應用,以“開放技術+開放客戶+開放資本+開放場景”為原則,為行業內人工智慧中小企業提供知識圖譜、演算法訓練、產品優化等共性服務,培育滿足金融行業應用的人工智慧創新產品和服務,促進金融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

再次,加快自主可控技術研發,提升我國金融科技國際競爭力。平臺將著力把握開放標準與智慧財產權保護之間的平衡,通過政-產-學-研聯動機制設計,重點支援自主可控技術研發,推動我國金融科技領域共性技術、資源和服務的開放共享,提升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助力我國普惠金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此外,平臺還將在科研成果轉化、金融資料開放共享、人工普惠金融應用場景梳理、普惠金融人才培育、行業法律法規完善等多個方面對普惠金融產業做出突出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