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文件與目錄管理(一)

Linux文件與目錄管理(一)

例如 必須 環境 我們 wid 亂七八糟 rect 來源 x文件

  一般而言絕對路徑的正確度比較好。建議如果在寫程序來管理系統的情況下,務必使用絕對路徑的寫法。雖然較麻煩但不會有問題。如果使用相對路徑則可能由於你執行的工作環境

不同,導致問題發生。

目錄相關操作

  比較特殊的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下面談一談幾個常見的處理目錄命令:

  - cd:切換目錄

  - pwd : 顯示當前目錄

  - mkdir:新建一個目錄

  - rmdir:刪除一個空目錄

  cd(Change Directory 切換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 顯示目前所在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mkdir(make directory 新建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默認情況下,所需要的目錄得一級級建立才行,創建/home/test1/test2/test3這個目錄。如果沒有/home/test1/test2時,就沒辦法建立test3目錄。加上-p這個參數。會幫你

    依序建立所有目錄。不建議常用-p這個參數,因為如果打錯字,那麽目錄名稱就會變得亂七八糟。

  rmdir(刪除“空”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目錄要一層一層刪除才行,而且被刪除的目錄裏面必定不能存在其他的目錄或者文件。這也是所謂的空目錄的意思。如果要將所有目錄下的東西都刪除

  可以用“rm -r test”。

執行文件路徑的變量:$PATH

  當我們在執行命令的時候,系統會依照環境變量PATH的設置去每個PATH定義的目錄下查詢文件名為ls的可執行文件,如果在PATH定義的目錄中含有多個

  文件名為ls的可執行文件,那麽先查詢到的同名命令先被執行。

  - 不同身份用戶默認的PATH不同,默認能夠隨意執行的命令也不同;

  - PATH是可修改的,所以一般用戶還是可以通過修改PATH來執行某些位於/sbin或/usr/sbin下的命令來查詢。

  - 使用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直接指定某個命令的文件名來執行,會比查詢PATH來得正確;

  - 命令應該要放置到正確的目錄下,執行比較方便;

  - 本目錄(.)最好不要放到PATH當中。

文件與目錄管理

  查看文件與目錄:ls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復制、刪除與移動:cp,rm,mv

    cp(復制文件或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cp復制這個命令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身份者執行這個命令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尤其是那個-a、-p的參數,對不同身份來說,區別非常大。

  在默認條件中,cp的源文件與目標文件的權限是不同的。目的文件的所有者通常會是命令操作者本身。

  總之,由於cp有種種的文件屬性與權限的特性,所以,在復制時,必須要清楚了解到:

    是否需要完整保留來源文件的信息?

    源文件是否為軟連接文件?

    源文件是否為特殊的文件,例如 FIFO、socket?

    源文件是否為目錄?

  rm(移動文件或者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mv(移動文件與目錄)

  技術分享圖片

    

Linux文件與目錄管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