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人生]各大學的軟體工程碩士

[軟體人生]各大學的軟體工程碩士

水木上的帖子,我做了一個回覆,原帖在這裡: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ITExpress/1567664

我曾在2003年給北航的軟工碩士講過課,因此對這個有些瞭解。

軟工碩士,本身在建立之初就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定位問題。與計算機資訊科技其他專業相比,想要定位成高階技術管理人群,但是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從教學上看,大部分仍然是大學老師授課,當時我講的是面向物件與UML,學生有120多人,普遍給我的反饋資訊是,我這門課如果評比一定是他們稱之為什麼的一個課程,也就是說最好的意思。其他的教師講課仍然處於課本,翻造,也就是hello world之類的例子,不斷地反覆推進的狀態。所以,從師資力量來看,絕大部分課程仍然沒有脫離現有的計算機以及資訊科技專業範疇。
如果真得要定位到技術管理層面,至少有以下幾點:
1、技術必須要有足夠的深入,比如,在某一門,或者最多兩門語言上讓學生有真正的實操體驗,這個在大學裡就很難具備環境。
2、管理上的東西更不是書本上可以直接得來的。對於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工廠裡面流水線工人的管理是完全兩個概念,兩個層面。國際上這二十年來推動的peopleware才是更適合技術團隊管理的模式,可是在國內,只見到口頭的呼喊,沒見到多少實質,更不用說真正用心在這上面的管理者,沒有有經驗的管理者,用什麼來讓學生體會到這些的實質精髓呢?讓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來講,基本屬於胡扯。前幾天和一個畢業多年的管理學碩士聊到管理,我問了她一個我前一天剛剛遇到的問題,她給我的回答就是人性化管理,繼續問,她就不知道如何做了。於是,我告訴了她,我是怎麼解決的,她表示說,這才是人性化管理,但是在她這個情況下,確實想不到這樣的解決辦法,也確實解決不了。
3、專案經驗,大學的專案和企業的專案完全是兩個範疇,很多人認為考個拍馬屁證書就如何如何了,實際上書本上得來的東西,真正投入到應用,基本上沒有多少人能做好。實操和紙面之間的距離還是很大的。
4、團隊融合與衝突解析,這個事情在虛假的專案中不可能真正體驗到,大學裡的教師也沒有這樣的經驗,他們更講不出來,也想象不到。
04年我因為工作變動,就沒有繼續和北航簽約,後來也就結束了。
我想其他學校的也差不多如此,所以,軟工碩士在我招聘的過程中,基本上是漠視其學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