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使用HashMap,如果key是自定義的類,就必須重寫hashcode()和equals()。

使用HashMap,如果key是自定義的類,就必須重寫hashcode()和equals()。

hashcode()和equals()都繼承於object,在Object類中的定義為:

equals()方法在Object類中的定義:

public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return (this== obj);
}
equals()的定義為:
publicnativeint hashCode();

是一個本地方法,返回的物件的地址值。



     1.hashcode()和equals()是在哪裡被用到的?什麼用的?

 HashMap是基於雜湊函式,以陣列和連結串列的方式實現的。

 而對於每一個物件,通過其hashCode()方法可為其生成一個整形值(雜湊碼),該整型值被處理後,將會作為陣列下標,存放該物件所對應的Entry(存放該物件及其對應值)。

 equals()方法則是在HashMap中插入值或查詢時會使用到。當HashMap中插入 值或查詢值對應的雜湊碼與陣列中的雜湊碼相等時,則會通過equals方法比較key值是否相等,所以想以自建物件作為HashMap的key,必須重寫 該物件繼承object的equals方法。


     2.本來不就有hashcode()和equals()了麼?幹嘛要重寫,直接用原來的不行麼?

 HashMap中,如果要比較key是否相等,要同時使用這兩個函式!因為自定義的類的hashcode()方法繼承於Object類,其hashcode碼為預設的記憶體地 址,這樣即便有相同含義的兩個物件,比較也是不相等的,

例如,

Student st1 = new Student("wei","man");

Student st2 = new Student("wei","man"); 

正常理解這兩個物件再存入到hashMap中應該是相等的,但如果你不重寫 hashcode()方法的話,比較是其地址,不相等!

 HashMap中的比較key是這樣的,先求出key的hashcode(),比較其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再比較equals(),若相等則認為他們是相等 的。若equals()不相等則認為他們不相等。如果只重寫hashcode()不重寫equals()方法,當比較equals()時只是看他們是否為 同一物件(即進行記憶體地址的比較),所以必定要兩個方法一起重寫。HashMap用來判斷key是否相等的方法,其實是呼叫了HashSet判斷加入元素 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