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BM P伺服器的Linux基本安裝和配置

IBM P伺服器的Linux基本安裝和配置

學習如何在 IBM 獨立機架伺服器上安裝並配置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示例展示了在 x86 系統上的安裝,不過這些示例也可以應用到各種硬體架構上,包括 x86_64、IA64、S/390® 和 ppc64。

簡介

正如您瞭解的一樣,Linux 的應用正在迅猛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具備基於 Linux 的伺服器的系統管理方面的知識。對於不熟悉這個系統的系統管理員來說,Linux 的安裝是一個很普遍的話題。有多種方法可以完成第一次 Linux 安裝,您可以在 Web 上找到有關在各種硬體上安裝 Linux 的方法。安裝一臺獨立伺服器的過程非常簡單,但是要想安裝成功,需要考慮幾點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系統是否會用於服務產品,例如 DHCP、DNS 或代理伺服器,或者用於宿主,如資料庫或應用程式。

本文重點介紹如何在 IBM 機架伺服器上安裝和配置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尤其是在基於 x86 晶片架構的伺服器上。本文介紹的內容也適用於 x86_64、 IA64、S/390 和 ppc64 這類架構。然而,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發行版對於每種架構都是不同的 —— x86(32 位)系統使用的 CD 與 x86_64(64 位)、 S/390(64 位)或 ppc(POWER,64 位)系統使用的 CD 都不相同。另外,使用者介面可能也會與本文中顯示的圖有所不同。

硬體、軟體和假定條件

下面的硬體和軟體都可以用來執行本文中描述的任務:

  • IBM System x346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Version 4.0,Update 4,x86 32 位版本

安裝步驟

本文介紹了 TEXT 模式的安裝。要執行安裝,請執行以下步驟:

  1. 將 CD #1 或 DVD 插入計算機的 CD-ROM 裝置,並重新系統。在重啟之後,您會看到如圖 1 所示的螢幕。

    圖 1. 引導螢幕
    引導螢幕

  2. 在命令列中輸入 linux text(在 boot: 之後)。可以按 F2 獲得更多安裝選項,例如 linux noprobe 選項將禁用硬體配置,linux askmethod 可以指定安裝型別。

  3. 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對 CD 介質進行測試,或者通過點選 Skip
    按鈕跳過這個步驟,如圖 2 所示。


    圖 2. 找到 CD 螢幕
    找到 CD 螢幕


    現在會看到歡迎訊息,如圖 3 所示。



    圖 3. 歡迎螢幕
    歡迎螢幕


  4. 點選 OK 按鈕。現在會看到一個如圖 4 所示的螢幕,它提示您選擇安裝過程使用的語言。

    圖 4. 語言選擇螢幕
    語言選擇螢幕

  5. 選擇 English,然後單擊 OK 按鈕。下一螢幕(圖 5)提示您為正確的鍵定義選擇鍵盤型別。

    圖 5. 鍵盤選擇螢幕
    鍵盤選擇螢幕

  6. 選擇 us,然後單擊 OK 按鈕。在下一螢幕中,您可以選擇分割槽工具,可以是 Autopartition 或 Disk Druid,如圖 6 所示。

    圖 6. 磁碟分割槽設定螢幕
    磁碟分割槽設定螢幕

    Autopartition(或自動分割槽)會根據所選擇的安裝型別來設定分割槽。建立分割槽之後,您也可以對分割槽進行定製。Disk Druid 是手動磁碟分割槽工具。它讓您可以在互動環境中建立分割槽。您可以使用它來設定檔案系統型別、掛載點、分割槽大小等等。Disk Druid 工具只能在安裝階段使用。有關磁碟分割槽的詳細資訊,請參看 參考資料。

  7. 請單擊 Disk Druid 來設定自己的分割槽。下一個螢幕提示您定義所選的分割槽,如圖 7 所示。在 Linux 中,最多可以使用 4 個主分割槽。如果需要超過 4 個分割槽,就需要放棄一個主分割槽來建立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

    圖 7. 分割槽螢幕
    分割槽螢幕

  8. 按照下面這 3 個分割槽:
    • /boot,100MB
    • 交換分割槽,1024MB
    • 根 “/” 分割槽(其餘磁碟)
    在這個面板上還可以定義 Software RAID。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提供了 Software RAID 的支援。有關 RAID 實現的更詳細資訊請參看 參考資料。

  9. 在完成對分割槽的設定之後,單擊 OK 按鈕。

  10. 選擇適當的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如圖 8 所示。更多資訊請參看 參考資料。

    圖 8.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螢幕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螢幕

  11. 選擇 Use GRUB Boot Loader 並單擊 OK 按鈕。下一個步驟是定製 Boot Loader,如圖 9 所示。


    圖 9.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定製螢幕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定製螢幕

  12. 使該行為空,因為您不需要特定的引導時間核心引數,然後單擊 OK 按鈕。

  13. 設定引導載入程式密碼,如圖 10 所示。

    圖 10. 設定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密碼螢幕
    設定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密碼螢幕

    設定 GRUB 密碼非常重要。您甚至可以在系統安裝之後再設定密碼。如果設定了 GRUB 密碼,在重新啟動時,系統在允許指定核心引數之前提示輸入密碼,這樣就可以對系統進行保護。這個密碼可以與 root 密碼不同。這個圖中沒有指定密碼。

  14. 單擊 OK 按鈕。接著就會顯示如圖 11 所示的螢幕,提示您指定要從哪個分割槽上啟動。

    圖 11.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引導管理器螢幕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引導管理器螢幕

    正如該螢幕所指示的一樣,您也可以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引導管理器來引導其他作業系統。為此,您需要指定要從哪個分割槽上引導系統,要引導哪個作業系統,以及每個作業系統使用的標籤。對於本例來說,我們只引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5. 單擊 OK 按鈕。顯示的螢幕會提示您對引導載入程式配置進行定製,如圖 12 所示。

    圖 12.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引導載入程式安裝螢幕
    引導載入程式配置:引導載入程式安裝螢幕

  16. 說明安裝引導載入程式的位置,例如 主引導記錄(MBR),然後完成定製過程,並單擊 OK 按鈕。通常您的系統中都會提供兩個乙太網卡。系統會檢測到這兩個網絡卡,分別為 eth0eth1。您可以為這些網絡卡手工設定 IP 地址,或者使用動態主機控制協議(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DHCP)伺服器。DHCP 伺服器是一個自動提供 IP 地址的伺服器。對於本例來說,我們只使用了 eth0 網絡卡,如下個步驟所示。

  17. eth0 定製網路設定,如圖 13 所示。

    圖 13. 網路配置螢幕
    網路配置螢幕

    由於本示例設定了一個新伺服器,因此我們選擇手工指定 IP 地址,而不是從 DHCP 伺服器自動選擇一個 IP 地址。對於本例來說,可以將 IP 地址設定為 192.168.128.1,將子網掩碼設定為 255.255.255.0

  18. 單擊 OK 按鈕。在下一個螢幕中仍然要設定一些網路設定,例如閘道器和 DNS 的詳細資訊,如圖 14 所示。

    圖 14. 其他網路設定螢幕
    其他網路設定螢幕

  19. 請根據需要指定其他設定。閘道器地址可以是路由器的 IP 地址。本例中,只指定閘道器地址。

  20. 單擊 OK 按鈕。在下一個螢幕中,可以定義伺服器的主機名,如圖 15 所示。

    圖 15. 主機名配置螢幕
    主機名配置螢幕

  21. 指定主機名,然後單擊 OK 按鈕。對於本例來說,主機名是 netra.ibm.com。下一個螢幕提示您配置防火牆的設定,如圖 16 所示。防火牆可以阻止外部網路對您的計算機進行未授權的訪問。有關防火牆的更多資訊,請參看 參考資料。

    圖 16. 防火牆螢幕
    防火牆螢幕

  22. 選擇一個防火牆選項,然後單擊 OK 按鈕。對於本例來說,請選擇 No firewall 選項,這樣就禁用了防火牆。這將導致出現圖 17 所示的警告資訊,確認防火牆已經被禁用了。

    圖 17. 防火牆警告螢幕
    防火牆警告螢幕

  23. 單擊 Proceed 按鈕,因為此處不需要任何操作。下一個螢幕提示您定製系統的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特性,如圖 18 所示。有關 SELinux 的更詳細資訊請參看 參考資料。

    圖 18. 增強安全性的 Linux 螢幕
    增強安全性的 Linux 螢幕

    正如螢幕上說明的一樣, SELinux 提供了比普通 Linux 更多的安全選項。

  24. 選擇安全選項,並單擊 OK 按鈕。對於本例來說,請選擇 Disabled。下一個螢幕如圖 19 所示,會提示您選擇系統上使用的其他語言。

    圖 19. 語言支援螢幕
    語言支援螢幕

  25. 選擇所有適用的語言,並單擊 OK 按鈕。

  26. 指定伺服器的時區,如圖 20 所示。

    圖 20. 時區選擇螢幕
    時區選擇螢幕

    時區標識了伺服器所在的區域,並可以自動調整日期和時間。對於本例來說,我們選擇的是 ASIA/Calcutta

  27. 單擊 OK 按鈕。

  28. 設定系統中 root 使用者的密碼。

    圖 21. Root 密碼螢幕
    Root 密碼螢幕

  29. 單擊 OK 按鈕。 下一個螢幕提示您對要安裝到伺服器上的包進行定製,如圖 22 所示。

    圖 22. 預設包螢幕
    預設包螢幕

  30. 說明是否希望安裝其他包。對於本例來說,請選擇 Customize software selection

  31. 單擊 OK 按鈕。

  32. 選擇要安裝的其他包,如圖 23 所示。

    圖 23. 分組包選擇螢幕
    分組包選擇螢幕

    對於本例來說,請選擇 Windows® File Server 和 Network Servers 包。

  33. 單擊 OK 按鈕。 然後會出現如圖 24 所示的訊息。

    圖 24. 開始安裝螢幕
    開始安裝螢幕

  34. 單擊 Back 對之前的選擇做修改。如果您不需要再做任何修改,請單擊 OK 按鈕。 下一個螢幕說明了安裝需要的介質集,這取決於所選擇的包,如圖 25 所示。

    圖 25. 所需要的安裝介質螢幕
    所需要的安裝介質螢幕

  35. 單擊 Continue。現在開始安裝,如圖 26 所示。

    圖 26. 包安裝螢幕
    包安裝螢幕

    在所有包都安裝好之後,系統會提示您重新啟動,如圖 27 所示。

    圖 27. 完成螢幕
    完成螢幕

  36. 單擊 Reboot 按鈕。在重啟過程完成之後,系統會顯示 FirstBoot 螢幕,如圖 28 所示。

    圖 28. FirstBoot 歡迎螢幕
    FirstBoot 歡迎螢幕

    這個螢幕提示您啟動 FirstBoot 指令碼,將執行以下操作:
    • 接受許可
    • 設定日期和時間
    • 設定顯示模式
    • 註冊訂閱資訊以獲取正常更新
    • 註冊新使用者
    • 配置音效卡
    • 安裝第 3 方外掛和應用程式


  37. 單擊 Next 按鈕,啟動 FirstBoot 指令碼。此時會出現登入螢幕,如圖 29 所示。

    圖 29. 登入螢幕
    登入螢幕

  38. 使用在安裝過程中設定的 root 密碼登入系統。現在所有工作已經完成 —— 您的伺服器可以工作了。

結束語

本文介紹瞭如何在一個獨立的伺服器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在安裝伺服器之前,您需要確定自己的伺服器是否只提供標準的 Linux 伺服器,還是要宿主諸如資料庫或專用應用程式之類的其他服務。您可以只選擇需要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包,這樣就不用安裝不必要的軟體和服務。只安裝所需要的包不但可以節省硬碟上的珍貴空間,而且可以實現更好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