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慕課網Linux 達人養成計劃 I 學習筆記(四)

慕課網Linux 達人養成計劃 I 學習筆記(四)

本文是教程第6章 壓縮命令,第7章關機與重啟命令和第8章其它常用命令的筆記。

第6章 壓縮命令

6-1 Linux中 壓縮命令1

常用的壓縮格式: .zip .gz .bz2 .tar.gz .tar.bz2

下面按照格式(上面的5種)進行講解:

  1. .zip(和window中的.zip壓縮格式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這兩種系統的.zip壓縮檔案可以互相在對方上面解壓縮):
    • 壓縮檔案:zip 壓縮檔名 原始檔;
    • 壓縮目錄:zip -r 壓縮檔名 源目錄;
    • 解壓縮:unzip 壓縮檔案;
  2. .gz(可以在window下實現解壓縮):
    • 壓縮為.gz格式的壓縮檔案,但是原始檔會消失:gzip 原始檔;
    • 壓縮為.gz格式,同時保留原始檔:gzip -c 原始檔 > 壓縮檔案(其中,">"表示將前一句命令執行的結果寫入到後面的檔案中,EX:ls > log.txt 這一句命令會將在當前目錄下執行了ls的結果寫入到log.txt檔案中);
    • 壓縮目錄下所有的子檔案,但是不能壓縮目錄:gzip -r 目錄。
    • 解壓縮:可以使用"gzip -d 壓縮檔案"或者"gunzip 壓縮檔案"(如果是對目錄進行解壓縮,則在上面的兩個命令中加上-r選項即可)。
  3. .bz2(bzip2命令不能壓縮目錄):
    • 壓縮為.bz2格式的壓縮檔案,不保留原始檔:bzip2 原始檔;
    • 壓縮為.bz2格式,同時保留原始檔:bzip2 -k 原始檔(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使用了-k這一選項,而不是gzip中用到的">");
    • 解壓縮:bzip2 -d 壓縮檔案"(使用選項-k可以保留壓縮檔案)或者"bunzip2 壓縮檔案"(使用選項-k可以保留壓縮檔案);

上面三種壓縮命令中:

  • zip能夠壓縮目錄;
  • gzip可以壓目錄,但是隻能壓縮目錄中的檔案,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 bzip2乾脆就不能壓縮目錄了。

6-2 Linux中 壓縮命令2

打包命令:tar(通過將一個目錄進行打包,再使用6-1提到的壓縮命令進行壓縮,就解決了gzip和bzip2命令不能壓縮目錄的弊端)。

  1. 打包命令:tar -cvf 打包檔名 原始檔(其中選項-c表示打包,-v顯示打包的過程,-f為指定打包後的檔名)EX:tar -cvf test.tar test;
  2. 解打包命令:tar -xvf 打包檔名(選項-x表示解打包);

但是,上面1 2的方法需要先打包再壓縮,實際上可以一步到位:

  1. 壓縮成.tar.gz檔案:tar -zcvf 壓縮包名.tar.gz 原始檔(選項-z表示壓縮為.tar.gz格式),同樣的道理,選項-zxvf為解壓縮;
  2. 壓縮成.tar.bz2檔案:tar -jcvf 壓縮包名.tar.bz2 原始檔(選項-j表示壓縮為.tar.bz2格式),同樣的道理,選項-jxvf為解壓縮;
  3. 指定生成的壓縮檔案的路徑:(EX:tar -jcvf /tmp/test.tar.bz2 test),可以使用絕對路徑或者相對路徑;
  4. 指定生成的解壓縮檔案的路徑:使用-C選項,EX:tar -jxvf test.tar.bz2 -C /tmp/test;
  5. 壓縮多個檔案:在原始檔的位置使用空格將多個原始檔隔開即可;
  6. 檢視壓縮包的內容但不解壓:同樣是使用tar命令,然後使用-ztvf選項即可(-t表示測試test),EX:tar -ztvf test.tar.gz。

注意:學習6-1的目的是為了明確Linux的壓縮過程是先打包再壓縮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6-2的.tar.gz和.tar.bz2這兩種格式才是比較常用的。

第7章 關機與重啟命令

7-1 Linux中關機與重啟命令

最常用並且最安全的關機和重啟命令:shutdown
BTW:date命令可以檢視系統的當前時間。
shutdown命令格式:shutdown [選項] 時間
時間now表示立即,也可以使用具體的時間比如05:00

  • -c:取消前一個關機命令;
  • -h:關機(h為halt的縮寫);
  • -r:重啟。

&:如果在一句命令的最後加上&(EX:shutdown -r 05:00 &),則表示在後臺執行這一重啟命令。
下面是一些其它的關機和重啟命令:

  1. 關機:
    • halt;
    • poweroff;
    • init 0 。
  2. 重啟:
    • reboot;
    • init 6 。

注意:上面的關機和重啟命令並沒有shutdown命令安全(除了reboot),所以建議平時使用的時候還是用shutdown

呼叫系統執行級別:init 具體級別
系統0-6七個級別的含義:

  • 0:關機;
  • 1:單使用者;
  • 2:不完全多使用者,不含NFS服務;
  • 3:完全多使用者;
  • 4:未分配;
  • 5:圖形介面;
  • 6:重啟。
    所以,init 0為關機,init 6為重啟。

檢視當前的系統級別:runlevel。(EX:如果輸出的結果為"N 2",則表示當前的系統級別是2,前一個系統級別是N,表示空級別)。
設定開機預設進入的系統級別:在/etc/inittab檔案中設定。
退出登陸命令:logout(這一命令在遠端登陸伺服器的時候很重要,一般不能夠直接將視窗關閉,而應該先logout)。

第8章 其它常用命令

一些常見的但不太好分類的命令

8-1 Linux中掛載命令

關於掛載的知識可以檢視第二章。windows系統會自動為光碟和U盤分配碟符,但是在Linux系統下需要自行進行掛載。
Linux下的掛載命令:mount
自動掛載檔案:/etc/fstab (這個檔案裡面記錄的是開機自動掛載的分割槽,像/,/boot,/home等等都記錄在這裡面,mount -a命令可以實現自動掛載該檔案裡面記錄的掛載點)
掛載命令格式:mount [-t 檔案系統] [-o 特殊選項] 裝置檔名 掛載點

掛載光碟步驟:

  1. 建立掛載點:mkdir /mnt/cdrom/ (注意:掛載點只要是一個目錄就可以);
  2. 掛載光碟:mount -t iso9660 /dev/sr0 /mnt/cdrom (注意:這裡的/dev/sr0換成/dev/cdrom也是可以的,因為後者是前者的一個軟連結)。

解除安裝命令:umount 裝置檔名或掛載點 (EX:umount /mnt/cdrom)

掛載U盤:

  1. fdisk -l:該命令可以檢視電腦的硬碟分割槽設定,由於Linux系統將U盤看成是硬碟一樣對待,所以該命令可以檢視到U盤的裝置檔名;
  2.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vfat指的是FAT32檔案系統)
    注意:Linux系統預設是不支援NTFS檔案系統的。

8-2 Linux中使用者登入檢視命令

檢視登陸使用者資訊的命令:w,who,其中:

  1. w:可以檢視更加詳細的資訊;
  2. who:只能檢視使用者名稱,登陸終端(IP地址),登陸時間。

檢視當前和過去登陸的使用者資訊:last

  • last命令預設是讀取/var/log/wtmp檔案的資料,注意:當開啟多個終端,或者多次開啟同一個終端,都會有相應的記錄。

檢視所有使用者的最後一次登陸:lastlog

  • last命令預設是讀取/var/log/lastlog檔案的資料,注意:上面的wtmp和這裡的lastlog檔案都是二進位制檔案,不能直接用vim等編輯器開啟,而只能通過命令檢視,其目的是為了防止黑客入侵的時候修改登陸使用者資訊(從登陸使用者資訊可以看出是否有其它的使用者使用我們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