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ESXI雙網絡卡負載均衡設定及測試

ESXI雙網絡卡負載均衡設定及測試

ESXI雙網絡卡負載均衡設定

參考文件

ESXI伺服器的四個網口負載均衡 NIC Team(負載均衡)

環境描述:

伺服器使用兩張2口千兆網絡卡,vmnic0~3共4口,伺服器安裝ESXI系統,虛擬出兩張網絡卡vSwitch0(vmnic0和vmnic2)和vSwitch1(vmnic1和vmnic3),做負載均衡,Cisco交換機配置了portchannel,嘗試最後使用了“基於IP雜湊的路由”

基於IP雜湊的路由:

虛擬交換機可根據每個資料包的源和目的IP地址計算其資料流量從哪個物理網絡卡通過,只有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實現虛擬機器流量的負載均衡,但需要在物理交換機上配置EtherChannel

注意:

1)只支援靜態模式下的EtherChannel

2)標準虛擬交換機不支援LACP協議,只有vSphere Distributed Switch 5.1(分散式交換機)及更高版本或Cicso Nexus 1000V支援LACP協議

3)網路故障檢測必須設定為“僅鏈路狀態”

4)必須在物理交換機配置EtherChannel,否則會造成網路中斷

5)物理網絡卡組必須全部設定為“活動介面卡”,不能設定為“備用介面卡”或“未使用介面卡”

優點:

1)真正實現虛擬機器流量的負載均衡

2)可實現更高的頻寬吞吐

缺點:

1)虛擬交換機資源消耗與其他兩種相比是最大的

2)必須在物理交換機上進行配置

操作:

【配置】à【網路】à【屬性】

知識點:思科交換機配置EthernetChannel

S1A5L1C3850T0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1A5L1C3850T01(config)#int range g1/0/27-28

S1A5L1C3850T01(config-if-range)#description vSwitch0_PortChannel3

S1A5L1C3850T0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3

S1A5L1C3850T01(config-if-range)#sw mo acc

S1A5L1C3850T01(config-if-range)#sw acc vlan 110

以太通道配置原則

必須是2個或4個埠捆綁在一起形成以太通道,不能是3個

捆綁的埠在交換機模組上必須連續

參與捆綁的埠必須屬於同一個VLAN

如果埠配置為中繼模式,應該在鏈路兩端為通道中的所有埠配置成相同的中繼模式

所有參與捆綁的埠物理引數設定必須相同,應該有同樣的速度和全/半雙工模式設定

測試

在效能中檢視vmnic網絡卡

下載金蝶K3安裝包(10.2G)

vn0&vn2

使用時間21分49s

vn0

使用時間20'44s

vn0+vn2交換機不做port-channel

經檢視網路效能只有vn0在工作

使用時間23'57s

單獨使用vn2

本地磁碟

使用時間24’03

儲存的傳輸

VM02

16:27  17:04

VM01上測試

10’43S

會不會是之前的磁碟影響

之前儲存效能做了下優化,然後選擇

測試了下,之前建立的虛擬機器網路效能很差,優化之後的另外新建的虛擬機器網路效能能夠達到30M/s,那麼問題之前建的虛擬機器你們能優化嗎,上次做的什麼優化?

總結

測試結果我也糊塗了,傳輸一直沒達到百兆的,可能是伺服器和儲存NFS效能不好或者使用的網線質量不過關,也沒有負載均衡情況出現,這邊部落格就是能夠通過效能檢視網路使用情況

相關推薦

ESXI負載均衡設定測試

ESXI雙網絡卡負載均衡設定 參考文件 ESXI伺服器的四個網口負載均衡 NIC Team(負載均衡) 環境描述: 伺服器使用兩張2口千兆網絡卡,vmnic0~3共4口,伺服器安裝ESXI系統,虛擬出兩張網絡卡vSwitch0(vmnic0和vmnic2)和v

CentOS 7.2 team實現聚合鏈路(繫結)指令碼驗證

使用team實現網絡卡聚合鏈路指令碼: #!/bin/bash #建立一個名為team0的鏈路介面 IP=192.168.101.1 GATE=192.168.101.254 ETH1=eno1 E

轉帖:Linux繫結一個IP,實現容錯或負載均衡

其實早在08年9月就做了這個了,只不過最近在學RHCE的時候發現也有bond方面的內容。         發出來大家也學習一下。 實驗環境: CentOS5.3 eth0 eth1 1.先修改eth0 和eht1這2個網絡卡配置檔案。目錄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如

實現負載均衡技術的實現與原理

網絡卡出錯冗餘      : AFT(Adapter Fault Tolerance)技術是一種在伺服器和交換機之間建立冗餘連線的技術,亦即在伺服器上安裝兩塊網絡卡,一塊為主網絡卡,另一塊作為備用網絡卡,然後用兩根網線將兩塊網絡卡都連到交換機上。 : AFT技術的基本工作

設定路由

sudo route del -net default netmask 0.0.0.0 dev enp0s31f6 sudo route add -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0.0 gw 192.168.60.1 dev enp0s31f6 sudo systemctl

在Centos 6.5下設定的方法

例如:有兩臺伺服器,2號網口的ip分別為192.168.128.221和192.168.130.221 ,要想實現不同網段的兩臺伺服器的互通,可以新增一臺交換機,分別用網線將兩臺伺服器通過3號網口連入交換機,然後在這兩臺伺服器3號網口分別再設定一個ip為192.168.10

virtualbox虛擬機器設定記錄

一、實驗前說明:win7上安裝了virtualbox虛擬機器安,在虛擬機器裡裝了centos6。要實現:主機和虛擬機器互相可以訪問,同時虛擬機器也可以訪問網際網路。 1、對於上述要求,使用網橋可以搞定:筆記本使用網線上網,設定virtualbox網路為網橋,並且選中主機上網

通過設定實現VirtualBox虛機上網主宿互訪

最近,經過一些研究,終於調通了VirtualBox虛擬機器互連、主宿機互連、以及主宿機連線網際網路。下面分享一下。 1、VirtualBox中的虛擬網絡卡。VirtualBox安裝完成後,會在系統中裝一塊虛擬網絡卡,我們在管理->全域性設定中可以看到。這塊網絡卡是

[轉] 如何設定同時連線內_bpao_新浪部落格

已剪輯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e229c0100skwe.html 如何設定雙網絡卡同時連線內網外網 1、 通過無線網路連線外網,確保連線成功後開始第二步。 2、 有線網絡卡連線內網,設定固定IP,子網掩碼,不要設定閘道器。   &nbs

vmware linux設定

作者:fbysssmsn:[email protected]  blog:blog.csdn.net/fbysss宣告:本文由fbysss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關鍵字:vmware 雙網絡卡1.在vmware中,Edit->Virtual network set

路由設定

安裝雙網絡卡後,預設情況下,會發現,安裝雙網絡卡的機器只能訪問外網或者只能訪問內網。 解決方法:做個軟路由,靜態路由。 假設內網的網路部署:192.168.0.0/24  閘道器為192.168.1.1 192.168.0.0/24的意思是這個網段的網路ID是192.168.0.0

linux 路由表設定()

新增到主機的路由 # route add -host 192.168.1.2 dev eth0 # route add -host 10.20.30.148 gw 10.20.30.40 #新增到10.20.30.148的網管 新增到網路的路由 # route add -net 10.20.3

Centos 7.5 內外同時訪問路由設定

說明:伺服器有兩張網絡卡分別是eth0、eth1,eth0配置內網IP:192.168.1.1/24,eth1配置外網IP:10.1.1.1/24;要求192.168.0.0/16網段走網絡卡eth0,閘道器是192.168.1.254,其餘網段走網絡卡eth1

vmware設定

 我試著給虛擬機器上的系統裝雙網絡卡,系統是openSUSE11.0,試了很久,一開始都是用NAT上網的,執行正常,後來想設定橋接的時候好像誤修改了NAT的設定,導致NAT無法使用了。橋接的設定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我這時試驗了幾種方式,都不能在NAT和橋接共存的情況下上網:

linux閘道器,不同IP段的設定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看到這個帖子可以設定下,還是沒有問題的。特此貼出來,留備以後檢視   兩個不在一段的IP看成一個電信一個網通來設定 就可以了。centos無問題   1. vi /etc/iproute2/rt_tables,增加網通和電信兩個路由表   251

VMware/VirtualBox 中設定虛擬機器橋接到伺服器的某一個

實驗室伺服器是雙網絡卡的,一塊接有內網,一塊接有外網。在伺服器上設定代理,區域網內的機器都共享上網。 但是伺服器系統是Server 2008,本人想使用Linux,不想換系統,於是安裝了一個虛擬機器,在虛擬機器上安裝了Linux。 為了實現在外網也能夠通過SSH連上虛擬機器

VMware虛擬機器,橋接+host-only設定

   網絡卡eth1使用host-only模式,採用static手動的方式取得ip.這也是我們後續利用SecureCRT等遠端軟體互動時使用的ip地址,對於該網絡卡,我們關注的是ip不能變化。需保證重啟網絡卡或者重啟機器後ip不變。

socket繫結INADDR_ANY,那會怎樣?(例如:通機房多多IP設定)

我也回覆一個!! 其中INADDR_ANY就是指定地址為0.0.0.0的地址,這個地址事實上表示不確定地址,或“所有地址”、“任意地址”。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要建立網路伺服器,則你要通知伺服器作業系統:請在某地址 xxx.xxx.xxx.xxx上的某埠 yyyy上進行偵聽

利用PVST+實現負載均衡

PVST+ 實現網絡 負載均衡 PVST+ 1 支持ISL和IEEE802.1Q中繼 2 支持cisco專有的stp擴展 3 添加BPDU防護和根防護增強功能 4 允許每一個VLAN有自己的根橋 網絡負載均衡 通過某種負載分擔技術,將外部發送來的請求均勻分配到對稱結構中的某一臺服務器上,而接收

linux無法上網

一、測試環境說明 (1)使用工具:vbox(5.2.20 r125813), Centos7(CentOS-7-x86_64-Minimal-1804) (2)裝機時網路設定,如下圖: (3)虛機機配置檔案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