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TCP/IP協議的分層模型

TCP/IP協議的分層模型

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sg/TCP/IP%E5%8D%8F%E8%AE%AE

在討論TCP/IP協議的層次時,有必要提及一個上下文,是根據OSI的模型還是TCP/IP協議的模型:

網際網路協議棧中的層

人們已經進行了一些討論關於如何將TCP/IP參考模型對映到到OSI模型。由於TCP/IPOSI模型組不能精確地匹配,還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

另外,OSI模型下層還不具備能夠真正佔據真正層的位置的能力;在傳輸層和網路層之間還需要另外一個層(網路互連層)。特定網路型別專用的一些協議應該執行在網路層上,但是卻執行在基本的硬體幀交換上。類似協議的例子有地址解析協議生成樹協議

(用來保持冗餘網橋的空閒狀態直到真正需要它們)。然而,它們是本地協議並且在網路互連功能下面執行。不可否認,將兩個組(更不用說它們只是執行在如ICMP等不同的互連網路協議上的邏輯上的網路層的一部分)整個放在同一層會引起混淆,但是OSI模型還沒有複雜到能夠做更好的工作。

下面的圖表試圖顯示不同的TCP/IP和其他的協議在最初OSI模型中的位置:

7 應用層 例如HTTPSMTPSNMPFTPTelnetSIPSSHNFSRTSPXMPPWhoisENRP
6 表示層 例如XDRASN.1SMBAFPNCP
5 會話層 例如ASAPSSH、ISO 8327 / CCITT X.225、
RPC
NetBIOSASPWinsockBSD sockets
4 傳輸層 例如TCPUDPTLSRTPSCTPSPXATPIL
3 網路層 例如IPICMPIGMPIPXBGPOSPFRIPIGRPEIGRPARPRARP、 X.25
2 資料鏈路層 例如乙太網令牌環HDLC幀中繼ISDNATMIEEE 802.11FDDIPPP
1 實體層 例如線路無線電光纖

通常人們認為OSI模型的最上面三層(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在TCP/IP組中是一個應用層。由於TCP/IP有一個相對較弱的會話層,由TCP和RTP下的開啟和關閉連線組成,並且在TCP和UDP下的各種應用提供不同的埠號,這些功能能夠被單個的應用程式(或者那些應用程式所使用的庫)增加。與此相似的是,IP是按照將它下面的網路當作一個黑盒子的思想設計的,這樣在討論TCP/IP的時候就可以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層。

4 應用層
(OSI
5 到 7層)
例如HTTPFTPDNS
(如BGPRIP這樣的路由協議,儘管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它們分別執行在TCP和UDP上,仍然可以將它們看作網路層的一部分)
3 傳輸層
(OSI
4層)
例如TCPUDPRTPSCTP
(如OSPF這樣的路由協議,儘管執行在IP上也可以看作是網路層的一部分)
2 網路互連層
(OSI
3層)
對於TCP/IP來說這是網際網路協議(IP)
(如ICMPIGMP這樣的必須協議儘管執行在IP上,也仍然可以看作是網路互連層的一部分;ARP不執行在IP上)
1 網路介面層
(OSI
1和2層)
例如乙太網Wi-FiMPLS等。

相關推薦

簡述TCP/IP協議分層模型

一、TCP/IP與OSI參考模型 二、簡述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TCP/IP協議分層模型與OSI參考模型十分相似。之前我介紹過OSI參考模型每層的目的。TCP/IP的每一層都對應有協議,如果我們瞭解了協議處於其中的哪一層,那麼我們就可以對協議的目的有

學習筆記之TCP/IP協議分層與OSI參考模型

1.協議的分層      ISO在制定標準化OSI之前,對網路體系結構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最終提出了作為通訊協議設計指標的OSI參考模型。這一模型將通訊協議中必要 的功能分成了7層。通過這些

TCP/IP協議模型

路由 會話管理 add 網絡設備 源地址 解密 發的 傳輸協議 認證 OSI七層模型介紹: 下面4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和傳輸層)主要提供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即以節點到節點之間的通信為主;第4層作為上下兩部分的橋梁,是整個網絡體系結構中最關鍵的部分;而上3層(會話

TCP/IP 協議分層

共享內存 document 進行 soc alt 處理機制 () ip 協議 鏈路 協議分層 可能大家對OSI七層模型並不陌生,它將網絡協議很細致地從邏輯上分為了7層。但是實際運用中並不是按七層模型,一般大家都只使用5層模型。如下: 物理層:一般包括物理媒介,電信號,光信號

TCP/IP協議分層詳解

TCP/IP 和 ISO/OSI      ISO/OSI模型,即開放式通訊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範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準框架,簡稱OSI。   TCP/

TCP/IP協議-分層

文章目錄 1.概念性術語 1.報文(message) 2.分組(packet) 3.資料包(data packet) 4.資料報(datagram) 5.幀(frame) 2.TCP

TCP/IP協議分層

網路分層參考模型  網路協議設計者不應當設計一個單一、巨大的協議來為所有形式的通訊規定完整的細節,而應把通訊問題劃分成多個小問題,然後為每一個小問題設計一個單獨的協議。這樣做使得每個協議的設計、分析、時限和測試比較容易。協議劃分的一個主要原則是確保目標系統有效且效率高。為了提高效率,每個協議只應該注意沒有被其

TCP/IP協議分層模型

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sg/TCP/IP%E5%8D%8F%E8%AE%AE 在討論TCP/IP協議的層次時,有必要提及一個上下文,是根據OSI的模型還是TCP/IP協議的模型: 網際網路協議棧中的層 人們已經進行了一些討論關於

TCP/IP協議、網路分層模型

網路程式設計, 用來實現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可以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模型: 計算機之間以何種規則進行通訊,就是網路模型研究的問題; TCP/IP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我們在應用層進行開發。

OSI模型TCP/IP協議族(一)

出了 框架 調用 數據表 http n+1 互連 改變 2-2 1990年以前,再數據通信和組網文獻中占主導地位的分層模型是開放系統互連(Open System Interconnnection,OSI)模型。當時所有人都認為OSI模型將是數據通信的最終標準,然而這種情況並

OSI模型TCP/IP協議族(二)

出發 app 另一個 改變 cati mar int 點對點 本機 OSI模型中的各層 物理層 物理層(physical layer)協調通過物理媒體傳送比特流時所需要的各種功能。物理層涉及到接口和傳輸媒體的機械和電器規約。它還定義了這些物理設備即接口為了實現傳輸必須完成的

OSI七層協議模型TCP/IP四層模型學習筆記

osi tcpip 1. OSI七層和TCP/IP四層的關系1.1 OSI引入了服務、接口、協議、分層的概念,TCP/IP借鑒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1.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議,先有標準,後進行實踐;而TCP/IP則相反,先有協議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參照的OSI模型。1.3

OSI網絡參考模型TCP/IP協議簇詳解 一

OSI七層OSI網絡參考模型是理想化的藍圖 事實運用模型是TCP/IP 參考模型 OSI七層主要作用 應用層 網絡服務與最終用用戶的接口 表示層 數據的表示 安全 壓縮 會話層 建立管理終止會話 傳輸層 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端口號 網絡層 進行邏輯地址尋址 實現不同

分層思想(OSI七層模型TCP/IP五層模型

OSI 張晨 tcp/ip 如圖,OSI七層模型的各層即對應功能,對應數據單元在TCP/IP五層模型中,將OSI七層模型的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統一成了應用層。下圖為TCP/IP五層模型與各層對應協議數據傳輸過程-數據的封裝與解封裝的過程封裝過程1、來自應用層的數據對於傳輸曾來說都是上層數據,傳輸

網絡基礎之OSI模型TCP/IP協議

ack 二進制 能夠 系統 http 數據表 滑動 鏈路 ext OSI參考模型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實現開放系統互連所建立的通信功能分層模型。其目的是為異種計算機互連提供一個共同的基礎和標準框架,並為保持相關標準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參考。這裏所說的開放系統

OSI 7層模型TCP/IP協議棧4層模型

OSI 7層模型是指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為了實現開放系統互連所建立的通訊功能模型。 OSI 7層模型 第7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提供為應用程式而設的介面,來與另一個應用程式之間進行通訊。

OSI模型TCP/IP協議

1.1 協議分層 兩個實體之間進行通訊就需要有一個協議。而當這個通訊比較複雜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將這個任務劃分為多層。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個協議,每個層之間有各自的協議。 分層結構:通訊過程之間的任務必須是按照分層機構中指定的順序執行的。 服務:傳送方的每一層都要使用下一層的服務。 1.

TCP/IP協議簇與OSI參考模型

OSI TCP/IP 應用層 應用層 表示層 ----- 會話層 ----- 傳輸層

嵌入式Linux網路程式設計,網路基礎,OSI七層模型TCP/IP四層模型TCP/IP通訊模型協議結構、封包與拆包,TCP/UDP協議特點及適用情況

文章目錄 1,TCP協議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協議----->TCP/IP協議誕生 2,網路的體系結構 2.1,OSI開放系統互聯模型 2.2,TCP/IP協議族的體系結構 3,TCP/IP協議通訊模型 3.1

TCP/IP協議模型:傳輸層(TCP/UDP)

TCP協議主要資訊: (1)TCP頭部資訊。TCP頭部資訊出現在每個TCP報文段中,用於指定通訊的源端埠號,目的端埠號,管理TCP連線,控制兩個方向的資料流。 (2)TCP狀態轉移過程。TCP連線的任意一端都是一個狀態機。在TCP連線從建立到斷開整個過程中,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