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研究生搬完家,我只說了兩句話:我也不知道啊;白讀書啊!

研究生搬完家,我只說了兩句話:我也不知道啊;白讀書啊!

研究生(a)搬完家,他的臺式電腦受到搬家事件影響,開不了機了。

有人(b)廚房裡傳來聲音說:“他自己弄了兩天沒弄好”。

有人(c)搭話:“拿去店裡給師傅修理啊!”。

有人(d)在玩手機(不知是在看電視,刷朋友圈,刷部落格,看抖音,還是逛淘寶)沒搭話。

有人(e 和 f)在一起玩玩具,也沒搭話。

我很詫異,非常詫異:你們(a、b、c、d、e)都忘了我曾經的專業了麼?(f 還小是還不知道)這麼瞧不起電子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麼?這麼不信任我?這麼瞧不起我麼?要忍不住了:“師傅就在這啊,找什麼師傅?”

c:“哦,你是喜歡搞那些東西!那你幫忙看下啊!”

(我喜歡“搞那些東西”?我喜歡嗎?完全不是,我只是學以致用。從小就好奇心比較重,想探個究竟而去“搞那些東西”的,真不喜歡,談不上喜歡,一點都不喜歡。這些東西往往都不太乾淨,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遺傳了一點點 H 的潔癖!)

我不太情願的站起身來準備動手。

a:“搬的時候有摔到,應該是摔了導致開不了機的。”

我開始分析:摔得重是可能導致電子器件損壞的;也有可能導致介面和插槽、各模組之間接觸不良。

前者是比較壞的情況,不容易修理,壞的元器件或模組得換。

後者對於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出身的我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想起曾經有遇到類似的情況,是因為記憶體條接觸不良導致。

走近電腦桌,看了下主機箱,有壓彎機箱的痕跡,於是我主要做了四個動作:

1、重新拔插了記憶體條。

2、重新拔插了硬碟連線線。

3、檢查了電源模組相關的連線線,沒有鬆開,沒有異常。

4、接通電源,按了啟動按鈕。

正常啟動了!!(沒見到“開不了機了”是什麼。)

前後5分鐘時間左右。

我沒吭聲,坐回了沙發上。

a:“咦!正常啟動了!”

c:“哇!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想:就這……搞了兩天還沒搞好?

我:“我也不知道啊!”

我:“白讀書啊。”

c:“很會!他是比你讀的書多。”【“很會” 客家話,是你厲害,你真厲害(牛啥?)的意思】

修電腦事情終。

修好電腦我只說了兩句話:我也不知道啊!白讀書啊!

我為什麼會這麼迴應?

是因為“知識的詛咒”引導我說出了這兩句話,有點“暴力”!有點“過分”!

敢想(非感想,敢想敢做的敢想):

1,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2,要把別人當回事

3,通過表象下的結論不一定是正確的結論

我親媽認識我30年了都還經常誤解我,在我身上下過不少錯誤的結論,我們卻經常對某事某物輕易地下結論。 

4,打破“知識的詛咒”有必要

  我是不是應該這樣說去替代“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記憶體條接觸不良,可能是硬碟線接觸不良,可能是電源線接觸不良,我就重新拔插、動過這三個模組。

  同時,我是不是應該這樣說去替代“白讀書啊!”:a 或許應該按照通訊原理(訊號輸出,媒介,訊號輸入)試著檢查下所有介面,重新拔插下,把因為震盪、擠壓導致錯位、歪曲的模組、器件歸位下然後重啟試下,這樣可能他自己就搞好了。

5,“非暴力溝通”有必要

  我是不是應該這樣說:我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出身,我還在電子廠幹過一年家電產品質量管控的工作,請問能否先讓我試試修不修得好?去替代:師傅就在這啊,找什麼師傅?

  a 和 b 應該是知道我的專業的,也本就有要我幫忙修理電腦的願望,我不該那麼詫異,那麼“暴力”地以為他們(a、b、c、d)怎麼都不認為我有能力處理這種小問題)

6,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

7,獲取知識是為了生活工作中用,不單隻為了學歷、文憑

8,不要認為自己說的話有人聽,寫的文字有人讀,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自娛自樂。

 

附:

1、a:我哥,b:我嫂,c:我媽,d:我爸,e:我老婆,f:我侄女,H:已故的校長外公

2、為什麼不是大寫的字母代表人物:我們都是小人物,小!所以不大寫。已故外公是教師,偉大的職業,大人物,必須大寫。

3、搞那些東西:是指搗騰玩具,修理玩具,修理電磁爐,冰箱,電腦,自己拆裝手機、筆記本等事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