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常用網路裝置 :路由器 交換機 防火牆 閘道器 知識

常用網路裝置 :路由器 交換機 防火牆 閘道器 知識

閘道器  :

兩個子網網段是不可以互相通訊,能讓它進行通訊的裝置叫閘道器,可以做閘道器的裝置 都具有路由功能。

閘道器裝置舉例 :三層交換機   ,路由器 ,通過軟體開啟了路由功能的主機

閘道器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裝置的IP地址,

路由器作用:

1 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裝置(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裝置),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使用者通訊

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資料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詢資料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資訊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資訊的正常傳輸。

路由器可進行資料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裝置。  

防火牆

不具備閘道器功能,因為只是一扇門,門的兩側有固定的來源和目的地,不用路由。

作用於內部網路與內部網路之間,或者內部網路與Internet之間

交換機:

二層交換機只能用來連線裝置,不能做閘道器,因為他不具備路由功能,只能子網內部做 arp (mac) 定址。

三層交換機 具備路由功能,所以可以 做閘道器,可以連線外網。

二層 和三層 是 七層協議的層的概念。

二層 :物理層,鏈路層,mac 定址

三層 :物理層,鏈路層,ip層   ip定址。

交換機的功能

二層交換機負責連線網路裝置(如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無線AP等)和終端裝置(如計算機、伺服器、攝像頭、網路印表機等)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交換機位於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二層(資料鏈路層),交換機的工作依賴於對MAC地址的識別(所有的網路裝置都有一個唯一的MAC地址,通常是由廠商直接燒錄進網絡卡中)。

當交換機從其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即傳送該資料包的裝置網絡卡的MAC地址),將該MAC地址和埠對應起來新增到交換機記憶體裡的地址表中;然後再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對照記憶體裡的地址表看該MAC地址與哪個埠對應,如果地址表中有該MAC地址的對應埠,則將該資料包直接複製到對應的埠上,如果沒有找到,則將該資料幀作為一個廣播幀傳送到所有的埠,對應的MAC地址裝置會自動接受該幀資料,同時,交換機將接受該幀資料的埠與這個目的MAC地址對應起來放入記憶體中的地址表中。
 

三層交換機 和路由器比較: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共同點:
  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都工作在網路的第三層,根據ip地址進行資料包的轉發(或交換),原理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兩個名詞趨向於統一,所謂交換路由器和路由交換機指的是同一樣東西。可以認為三層交換機就是一個多埠的路由器。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別:
  1. 主要功能不同雖然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不能因此而把它們等同起來,正如現在許多網路裝置同時具備多種傳統網路裝置功能一樣,就如現在有許多寬頻路 由器不僅具有路由功能,還提供了交換機埠、硬體防火牆功能,但不能把它與交換機或者防火牆等同起來一樣。因為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還是路由功能,其它功 能只不過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裝置適用面更廣、使其更加實用。這裡的三層交換機也一樣,它仍是交換機產品,只不過它是具備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換 機,它的主要功能仍是資料交換。也就是說它同時具備了資料交換和路由由發兩種功能,但其主要功能還是資料交換;而路由器僅具有路由轉發這一種主要功能。
  2. 主要適用的環境不一樣
  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較簡單,因為它所面對的主要是簡單的區域網連線。正因如此,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較簡單,路由路徑遠沒有路由器那麼複雜。它用在區域網中的主要用途還是提供快速資料交換功能,滿足區域網資料交換頻繁的應用特點。
  而路由器則不同,它的設計初哀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型別的網路連線,雖然也適用於區域網之間的連線,但它的路由功能更多的體現在不同型別網路之間的互聯上,如 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的連線、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的連線等,所以路由器主要是用於不同型別的網路之間。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路由轉發,解決好各種複雜路由路徑 網路的連線就是它的最終目的,所以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通常非常強大,不僅適用於同種協議的區域網間,更適用於不同協議的區域網與廣域網間。它的優勢在於選擇 最佳路由、負荷分擔、鏈路備份及和其他網路進行路由資訊的交換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為了與各種型別的網路連線,路由器的介面型別非常豐富,而三層交換機 則一般僅同類型的區域網介面,非常簡單。
  3. 效能體現不一樣
  從技術上講,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在資料包交換操作上存在著明顯區別。路由器一般由基於微處理器的軟體路 由引擎執行資料包交換,而三層交換機通過硬體執行資料包交換。三層交換機在對第一個資料流進行路由後,它將會產生一個MAC地址與IP地址的對映表,當同 樣的資料流再次通過時,將根據此表直接從二層通過而不是再次路由,從而消除了路由器進行路由選擇而造成網路的延遲,提高了資料包轉發的效率。同時,三層交 換機的路由查詢是針對資料流的,它利用快取技術,很容易利用ASIC技術來實現,因此,可以大大節約成本,並實現快速轉發。而路由器的轉發採用最長匹配的 方式,實現複雜,通常使用軟體來實現,轉發效率較低。

相關推薦

常用網路裝置 :路由器 交換機 防火牆 知識

閘道器  : 兩個子網網段是不可以互相通訊,能讓它進行通訊的裝置叫閘道器,可以做閘道器的裝置 都具有路由功能。 閘道器裝置舉例 :三層交換機   ,路由器 ,通過軟體開啟了路由功能的主機 閘道器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裝置的IP地址, 路由器作用: 1 一種負

集線器,路由器交換機裝置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788636-id-1841420.html   閘道器裝置購買:http://re.jd.com/search?keyword=%E7%BD%91%E5%85%B3%E8%AE%BE%E5%A4%87&

CentOS 設定網路(修改IP&修改&修改DNS)

CentOS修改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1.80 這樣就把IP地址修改為192.168.1.80(如果發現上不了網了,那麼你可能需要把閘道器和DNS也改一下,後面會提到),但是當你重新啟動系統或網絡卡之後,還是會變回原來的地址,這種修

中繼、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網路協議中工作的層次(計算機網路學習筆記)

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和閘道器執行在不同的層次上,如表1所示。 表1 裝置的工作層次 應用層 應用閘道器 傳輸層 傳輸閘道器 網路層 路由器 資料鏈路層 網橋、交換機 物理層 中繼器、集線器 物理層中有中繼器,中繼器是模擬裝置,主要用來處理自己所連的線纜上的訊

集線器 路由器 交換機 網橋的區別和功能原理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用最通俗的話解釋一下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

集線器與交換機他們都是聯接幾臺電腦的裝置,功能一樣,但有一定的區別集線器就相當於一個很笨的郵遞員,例有A,B,C三臺計算機,當A機器傳送資料到C機器的時候,他就會同時問B和C兩臺計算機哪一個要,然後B說不是他的,C說他要,所以C電腦就收到了, 交換機就不是這樣,相當於有點智慧的郵遞員,他會直接傳

中繼(轉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介紹及區別

作為一名標準的智慧裝置軟體開發人員,計算機網路中相關的網路裝置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及路由器是必須掌握的概念,本文將簡要介紹一下,並對閘道器概念做詳細介紹。 1.中繼器  訊號在傳輸過程中會不斷衰減,為了不讓訊號衰減對通訊產生影響,產生了中繼器:僅做放大訊號用,把訊

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橋、之間的區別

集線器(HUB)   集線器就是將網線集中到一起的機器,也就是多臺主機和裝置的聯結器。集線器的主要功能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是中繼器的一種形式,區別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多埠服務,也稱為多口中繼器。集線器在OSI/RM中的物理層。集線器的基本功能是資訊分發,它把一個埠接收的所

簡單理解交換機路由器的概念,並知道各自的用途

1)交換機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交換機是針對共享工作模式的弱點而推出的。交換機擁有一條高頻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 部總線上,當控制電路收到資料包以後,處理埠會查詢記憶體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絡卡的硬體地址)的NIC(網絡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通過內部

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中繼、網橋之間的區別

一、集線器 集線器也稱HUB,工作在OSI七層結構的第一層物理層,屬於共享型裝置,接收資料廣播發出,在區域網內一般都是星型連線拓撲結構,每臺工作站都連線到集線器上。由於集線器的頻寬共享特性導致網路利用效率極低,一般在大中型的網路中不會使用到集線器。現在的集線器基本都是全雙工模式,市面上常見的集線器傳輸速

中繼、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的超全總結

       計算機網路體系中,有幾樣通訊裝置或者說網路名詞出現的頻率相當的高,它們是: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和閘道器。初學者或者非專業者可能會對這幾個名詞的含義和作用感到模糊不清,經常

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的作用與區別

交換機(Switch)   交換機是集線器的升級換代產品,外形上和集線器沒什麼分別,是一種在通訊系統中自動完成資訊交換功能的裝置,用途和HUB一樣也是連線組網之用,但是它具有比集線器更強大的功能。   交換機也叫交換式集線器,它通過對資訊進行重新生成,並經過內部處理後轉發至指定埠,具備自動定址能力和交換作用,

轉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簡介

        轉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和閘道器都是網路互連裝置。  轉發器          轉發器(Repeater)又被稱為中繼器或放大器,執行物理層協議,負責第一層(物理層)的資料中繼,實現電氣訊號的“再生”。用於互連兩個相同型別的網段,主要功能是延伸

正解區域網與使用以及將二層lan口做路由器、三層交換機的靜態路由出口的實驗

如上圖, 三層交換機上劃分vlan6並且VLANip:10.1.1.1/24。所有交換機介面都是switch access vlan 6。 假設R_a、R_b都已新增正確的靜態路由。三層交換機沒有新增靜態路由。 那麼將出現下面兩種情況: host_A:ping 1

中繼·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的區別

1、物理層: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用於連線物理特性相同的網段,這些網段,只是位置不同而已。Hub 的埠沒有物理和邏輯地址。  2、邏輯鏈路層:網橋(Bridge)和交換機(Switch)。用於連線同一邏輯網路中、物理層規範不同的網段,這些網段的拓

路由器、DNS等網路術語的通俗比喻

        假設你的名字叫小不點,你住在一個大院子裡,你的鄰居有很多小夥伴,在門口傳達室還有個看大門的李大爺,李大爺就是你的閘道器。當你想跟院子裡的某個小夥伴玩,只要你在院子裡大喊一聲他的名字,他聽到了就會迴應你,並且跑出來跟你玩。   但是你不被允許走出大門,你想與外

網路傳輸的中介:代理、、通道

轉載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0803/archive/2008/11/03/1324746.html 代理(Proxy): 一箇中間程式,它可以充當一個伺服器,也可以充當一個客戶機,為其它客戶機建立請求。請求是通過可能的翻譯在內部或經過傳遞到其它的

二層三層網路協議-

  區域網的電腦想連線外網有兩個辦法 1.找一臺電腦,安裝兩個網絡卡,一個連內網,一個連外網,然後所有人都連這臺機器做跳板 2.找個路由器 1和2原理是類似的,只是1是用程式實現的,2是嵌入式的系統 IP資料包格式 IP格式裡面有源IP,目標IP 版本就是IPv4和I

網路基礎(OSI,TCP/IP,DNS,DHCP,

OSI 七層模型   開放系統互聯模型      資料在網路中的傳輸過程(七層假想)   其中,應用層更接近使用者,資料傳遞是在物理層,中間是邏輯假想,上三層為使用者提供服務,下四層給傳輸資料用   比如,你想給[email protected]傳送一封郵件,應用層開啟瀏覽器,

ip地址、網路號、、DNS、子網掩碼

今天在搭建蜜罐的網路是碰到了一大推關於ip地址、網路號、閘道器、DNS、子網掩碼等相關的問題,下面進行資料的搜查,解釋如下: 1.IP與MAC 我們現在基本用的都是ipv4協議,所謂ip就是你電腦整個網路的編號。其他電腦想訪問電腦就得需要這個編號。但是這個編號很多情況下是一直在變化的。唯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