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區塊鏈的發展應用最有可能的行業是什麼?

區塊鏈的發展應用最有可能的行業是什麼?

區塊鏈起源於Bitcoin,目前最成功的區塊鏈也是比特幣的區塊鏈,而區塊鏈之所以讓人遐想無限,正是因為它擁有了透明度高,不可更改,無需中間人的這些特性。

區塊鏈投資已炙手可熱,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新成立的46家風險投資機構中有9家投資方向專注於區塊鏈,去年很多區塊鏈專案天使輪融資幾百萬元,到今年多達數千萬元已不足為奇。

同時,與去年投資的區塊鏈專案都與虛擬貨幣相關不同的是,近期的“區塊鏈媒體”及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公司也開始受到市場資本的關注。

其實,輿論熱潮過後,一個行業終究要回歸價值本身:屬於投資範疇的,終歸要回到基本面價值分析;屬於技術範疇的,終歸要回到場景應用,解決某一行業的某一痛點。

那麼,區塊鏈現在商業化、最具價值回報的實際應用場景是什麼?

高盛近期釋出的一份區塊鏈研究報告,將區塊鏈應用方向分為三類:1、用創新顛覆已有市場,“創造性破壞”重構市場,如智慧電網,為去中心化能源市場賦能交易能力(TransActive Grid、Grid Singularity)。2、創造新市場,如共享經濟(住宿領域的Airbnb、HomeAway、FlipKey、OneFineStay)。3、已有市場的流程優化,如為房地產產權保險增加效率、減少風險(BitFury、Factom/Epigraph);股權、再回購協議、槓桿貸款等先進證券領域,縮短其結算時間、節約對賬成本(Digital Asset Holdings、R3CEV、Chain.com、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itBit、Axoni、Ripple);反洗錢合規性,增加透明度和效率(SWIFT)。

在近日舉辦的dCamp區塊鏈開發營開營儀式上,主權區塊鏈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國家發改委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資料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陳峰指出,區塊鏈應用的爆發性場景一定是與當前實體經濟相結合的,來解決現在實體經濟當中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認證問題、中介機構導致的時間過長、資訊匹配之類的問題,這是區塊鏈技術比較好發力的場景。不過,對區塊鏈技術來講,遠遠沒有達到立刻爆發的程度,更多的還是做一些帶有實驗性質的應用。

陳峰認為,在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體系中,有一種“主權區塊鏈”概念可以針對政府和企業的應用進行研發。“對於政府級(如政府部門的資料共享)、企業級的應用,其所有節點有準入機制,必須在其內部受控制,也就是被信任的節點才能進入這個區塊鏈系統。這樣做共識機制和P2P網路要比在網際網路上容易很多,可靠性、安全性相對比較高。這種通過准入機制,對於節點進行管控的理念,與主權理念是有一定的相似性。”

目前,規模比較大的應用場景是跨境交易、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例如,解決跨境支付、轉賬確認週期較長、重複對賬的問題。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特性,無形中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公信力。此外,我也在試點性地與攝影協會合作通過區塊鏈解決圖片版權的問題,與高校合作將學生的學歷證書放到區塊鏈資料庫裡。此外,還有一種最具有的可能性應用,那就是公正類。

最具可行性的應用:公證類

傳統的證書是怎麼發的,這裡不需要多講了吧,學歷造假那是太常見了,買顆鑽石也能遇到假的,也是醉了,要解決這種問題,區塊鏈再適合不過了!它可以建立一些包含基本資訊的數字檔案(證書),然後使用自己的私鑰對證書的內容進行簽名,再對證書本身附加簽名。接著建立一個hash(短字串),用來驗證有沒有人篡改了證書內容,最後,再用私鑰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建立一個記錄。如果你沒看懂原理的話,也沒關係,到時候你只需要一鍵式地進行操作就可以了,我想這實現起來的難度並不會太大。至於為什麼MIT會選擇比特幣區塊鏈,而不是自己建立一個區塊鏈?原因很簡單,比特幣區塊鏈是目前最安全的區塊鏈。當然了,因為區塊鏈公開透明的特性,可能也會隨之產生一些隱私的問題,這也是MIT Media Lab正在探討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