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的程式設計師成長之路——回顧自己三年的工作

我的程式設計師成長之路——回顧自己三年的工作

        本來不準備寫年度總結的,但是恰逢今天北京同事年會,不禁回首,發現自己已經在程式設計師的職業道路上走了三年,也算初中畢業了,總的來說,自己勤勤懇懇,未曾懈怠,也感謝這三年在我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正是這一切,才有了今日的我。

初生牛犢不怕虎

        想想剛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就因為喜歡軟體,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專業——機械(現在回想,機械帶給了我很多,直到現在也對我影響頗深,尤其是軟體架構的思想,機械成熟的生產流程和工藝正是軟體開發缺少的),由於是跨專業,競爭壓力很大,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自己也曾迷茫過,懷疑自己的選擇錯了。不停的問自己一個人執著於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不是對的?也曾動搖過,希望找一份機械的工作。最終在女朋友(現任老婆)以及老師的支援下,我選擇堅持下去,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軟體開發的工作,也如願以償的去到了北京。這樣開啟了我的程式設計師生涯。

技術大千世界

        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安防監控領域,負責Linux socket程式設計,實現協議對接和流媒體資料的接收。工作中我接觸到了很多的技術,讓自己從一個只會寫程式碼的小白,知道了依靠程式碼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更加幸運的是,又趕上公司程式碼架構調整,自己也很幸運的進到了架構小組,真真切切的體會了一把做軟體架構的過程,也鍛鍊了自己的程式設計習慣。現在回想起來,正是這個好的開始,才有了我之後的路。做架構的過程,我深刻體會到了架構設計的優劣,對程式碼和軟體質量影響到底有多大,也明白瞭解耦和執行時動態繫結的重要。不過公司處在了一個重要的變革期,人心惶惶,大家各謀出路,一年後我也不得不選擇了離開。不過我還是很感謝我的第一家公司,她成就了我的程式設計師生涯,也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實實在在地說,之後的工作,更多的是工作,而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更多的要靠自己了,工作中的養份不多。這一年,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學習計劃——軟體架構,程式碼質量,設計模式,網路協議,網路程式設計,Python,可謂成長巨大,也為之後的自己樹立了信心。

成熟的職業之路

        離開第一家公司,就去到了北京的第二家公司,是某知名晶片生產廠商,主做Android手機平臺方案,我主要負責Android系統的Media Framework層的RTSP部分,後續又接手了Media Server,大公司的特點就是管理正規,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在這裡,自己學到了很多正規的管理理念,也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協作,遇到的問題常常要跨部門,跨公司才能解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專案管理的巨大威力,公司能夠同時開啟多個專案,最終基本上都可以按時完成,這要求專案的進度安排,人員安排和人員素質都要跟得上,這裡做到了。不過由於家庭原因,不得不離開北京,在這裡感謝我的上司,感謝所有的同事對我的寬容和理解。這一年在工作中養成了我良好的職業素養,學習計劃則是開闢自己的軟體開發新領域Java和Android(之前主要是C/C++),順利完成。

迷失和適應

        離開北京後,回到了家鄉。好在自己學習了Android開發,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不得不說,這邊的軟體體系並不完整,北京兩年的工作經驗對我在家鄉求職的幫助並不大(基本沒有使用C/C++的團隊),剛剛回到家,有一種被家鄉拋棄的感覺,心裡多少有些失落,有點迷失了。工作中很少再有之前北京工作的激情,現在分析,原因很可能來自於團隊,軟體開發缺少正規化的管理,導致了團隊工作中的協作和責任感不足,或者說,雖然大家在一起幹活,但是一團散沙,沒有凝聚力,缺少了工作的主動性。不過既然發現了問題,至少從我自己,嘗試改變,嘗試影響別人,或許也算一種方式,而目前自己也在嘗試著。反思了自己的技術體系都是在終端,這一年決定擴寬自己的領域,學習基本的Web開發,初見成效,也算按計劃完成了。

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因為家鄉的軟體行業發展不好,我可以認為,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有希望,我就不會放棄,路是人走出來的,自己努力總沒有錯誤。未來給自己的發展定位比較清晰,現在的自己內功紮實,終端和Web都會,主打的程式語言C/C++,Java,Python涵蓋了底層語言,高階語言,指令碼語言,可以說全副武裝只待出征,下一步的計劃是自己選定某一個領域,精雕細琢。

        希望自己新的一年能夠堅定信念,在逆境中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