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19位專家年末論深冬:區塊鏈究竟還能否回暖?

19位專家年末論深冬:區塊鏈究竟還能否回暖?

640?wx_fmt=gif

640?wx_fmt=jpeg


自中本聰釋出比特幣白皮書以來,區塊鏈已存在10年有餘。可以說從最初的不溫不火,到17年底18年初的熱度驟增,再到如今的「區塊鏈寒冬」,這個行業可謂是經歷了大起大落,滿處戰場,屍橫遍野,但也有不少英雄。


技術一直在穩步前進,從一家獨大,到兩雄爭霸,再到群雄崛起,價值一直在向前傳遞,由於大量人群、資本、欺騙的湧入,價值辨識度並不高,以至於有一些人會認為,區塊鏈不可信,也不能信。


真的有必要感謝這個寒冬,因為只有那些真正可以產生價值的團隊,才能在寒冬中存活下來,千錘百煉,方為真金。


所以,在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營長採訪了19位區塊鏈技術與行業專家,旨在聽聽他們對18年的感悟以及對19年的期待;同時,也希望讀者看完本文後,茅塞頓開,正確認識目前區塊鏈技術與行業的現狀,能夠衝破迷霧,找尋真正的價值。


2019年,讓我們一起期待,區塊鏈專案能衝破概念,遍地生花。區塊鏈大本營,也會一如既往,為你們提供第一手價值!


話不多說,跟隨營長,一起看看這19位專家都說了什麼吧!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


2018年倒數第6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有人說,2018年區塊鏈行業信噪比太低,充斥著焦慮與不安。您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志頂科技技術總監  吳忠信:在資本驅動的創業大潮下,區塊鏈也不能獨善其身。2018始於 ICO 盛宴的末期,各國政府對於監管的收緊,以及最近幣市的大跌,綜合起來總會給人帶來焦慮與不安。


從資本和市場的角度,我同意這種觀點。但是,從技術的角度我不認同這種觀點,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很快的一年,不論是鏈本身還是 DApp 都有長足發展。


NULS 公鏈 CEO  Liesa:一個行業初期高速發展勢必會有抱著各種不同目的人蔘與,也會產生各種現象,都是正常現象。2018年全球經濟整體下滑,焦慮和不安在全球經濟體中都出現,可以理解。


區塊鏈這個非常新的行業,正處在發展初期階段,參與其中的小夥伴可能會比其他行業的小夥伴更有危機感,其實也是一種好事,往往是這種危機感下的壓迫下,會產生更多的未來方向。


中國網安區塊鏈研發中心技術總監  

白健:基本同意,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均比較大,焦慮和不安是正常現象,但正因為焦慮、不安,繼而不斷的折騰,才有可能為區塊鏈產業創造出新的契機。


智鏈 CEO  董寧: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區塊鏈技術和行業蒸蒸日上之際,很多蹭熱度和偽專家出現,而現在是真正考驗技術應用價值的時候了。希望社會多關注有落地的應用和區塊鏈核心技術的發展。


招商銀行  孫建平:區塊鏈是一種新的異於傳統的技術。正是由於看到這一點,大量的投資進入到與區塊鏈相關的專案和技術應用中。但是,技術的發展不完全決定於資金投入,還有需要技術人員的成長這一因素。感覺區塊鏈信噪比低,可能由於這個原因吧。


知道創宇解決方案部總監  啟鵬:我還是比較同意這個觀點的,2018年初或者說2017年底,隨著幣價和市場的大熱,導致18年全年區塊鏈行業有點像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在大起大落之間,我認為發出焦慮與不安聲音大概有3類群體。


  • “趁火打劫”,藉著區塊鏈技術的熱度,從事欺詐和傳銷的群體。

  • “魚目混珠”,很多有創業夢想的人群,在沒有技術積累、創業經驗積累、創業資金積累的情況下貿然下水,隨著幣價劇烈變化,導致專案無法良性運轉。

  • “劣幣驅逐良幣”,單獨看遊戲行業,18年下半年各種“菠菜”盤、資金盤的遊戲讓人頭腦發昏發熱,都希望“以小博大”,而結果就是持續的焦慮和恐慌。


可信區塊鏈評測負責人  楊白雪:同意。如此蓬勃的市場,上半年被幣圈挾持,下半年受幣圈連累。


湖南省醫療資訊質控中心委員  陳敏蓮:2018年以來更多的團隊和技術人員沉下心來做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開發了,這部分人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未來。至於說價效比太低,應該說要看應用的情況及應用的環境,到處充斥著焦慮與不安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區塊鏈應用的落地還有很多讓人模糊的地方,一個新技術的開展有爭議也許是好事。


歐鏈科技首席科學家  譚智勇:如果噪聲是指2018年加密貨幣引發的喧囂的話,本質上這和2015年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別無二致。整體來說我覺得對行業還是有利的,至少讓普通大眾有機會看到什麼是區塊鏈。


這個與焦慮和不安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因為焦慮和不安不只是區塊鏈行業的,其實包括整個創投業,整個社會都存在。大家都負重前行唄。


CybeMiles 首席科學家  Michael Yuan:是的。在炒幣融資可以賺到快錢的時候,行業裡最聰明的人都去賺錢了。噪音非常大。


阿希鏈高階開發工程師  樑培利:同意。2018年對區塊鏈來說是一個相當混亂的年份,上半年的情緒高漲,焦慮和不安體現在自己能不能把握住機會,不被甩下。而下半年則不僅僅是焦慮和不安了,應該是一片哀嚎。


志頂科技 CTO 蔡一:不太同意。2018雖然幣價有高有低,但對於搞技術的而言,2018其實是個好時候。在2018湧現出一大批踏踏實實做技術的公司,不管是公鏈還是聯盟鏈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Trias 聯合創始人兼 CTO  魏明:同意。因為2017年到2018年初區塊鏈發展太快尤其是幣圈的反應,讓大家有區塊鏈一天人間一年的感覺。但是由於不理性的快速發展和幣圈的震盪,讓大家都有一種突然從高鐵換回綠皮車的感覺,所以很焦慮和不安。


Zerohm 聯合創始人  尚書:四處充滿焦慮是真的,但信噪比並不低,今年整個行業在很多方向上都有突破性的嘗試,雖然結果失敗了,但過程中給到我們的啟發是深刻的。這些來自失敗的反饋,會讓我們前行的方向更準確。


鏈安科技創始人  楊霞:不太同意。因為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技術型的區塊鏈公司而言,因為相信區塊鏈行業的未來,所以我們充滿了幹勁和熱情,沒有焦慮和不安。


超級賬本中國社群發展經理  龍文選:超級賬本是典型的“鏈圈”,是專門打造行業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社群。我們的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銀行、金融、供應鏈、醫療、食品溯源等行業。


我也看到,2018年全年,特別是最後幾個月,由於比特幣價格的下跌,在幣圈有很多焦慮和不安的情緒,這是由於幣價下跌造成了投資損失、特別是個人投資者的損失造成的。但是,在鏈圈,這個感覺不明顯,甚至是相反的感覺。


今年以來,政府部門對區塊鏈的作用、定位和應用越來越清楚,對區塊鏈的發展定下了調子,要把區塊鏈作為未來的高新技術來打造的,很多地方在推進“鏈改”,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大企業在2018年投入到區塊鏈技術應用中來。


2018年,很多省市紛紛建立區塊鏈園區,出臺針對區塊鏈企業的優惠政策,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政府對區塊鏈的鼓勵態度。


2018年,區塊鏈技術經過這些時間的沉澱,也越來越穩定,問題在減少,越來越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需要,適用的範圍在增加。


在行業應用方面,落地的案例也是越來越多,有些落地專案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感覺到行業的區塊鏈應用,正在從萌芽,慢慢將走上蓬勃發展的快速路。


MakerDAO 中國區負責人  潘超:同意。很多專案不能解決實際商業問題,更不要說現金流。焦慮與不安是必然結果,資產錯配後清算的過程,痛苦但是難以避免。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  劉春池:相比2017年幣圈純粹的金融投機,2018年吸引了學界和工業界的大量關注,在區塊鏈技術上展開百家爭鳴式的討論。雖然沒有形成統一觀點或出現技術重大進步,但這種良性研究環境的形成是可喜的。在這種表面嘈雜的環境裡,必覆蓋了一批默默研究的實幹家。可以說,不要急,重大突破已在路上。


NULS核心團隊技術產品部負責人  王志堅:區塊鏈的信噪比從來都不高,2017年的信噪比更低,越是充斥在市場的泡沫中的時候,噪音是最大的,但是真正的產出卻很小。只有經過市場洗禮,才能沉澱下來最好的那一部分。



“技術沒有冬天,圈內暖得很”


2018年倒數第5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從開發者與企業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區塊鏈寒冬」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吳忠信:從開發者角度來講,我覺得區塊鏈寒冬是個偽命題。不論幣價和市場如何,區塊鏈技術本身還是一直在進步在發展的,不論是公鏈還是聯盟鏈。


Liesa:區塊鏈寒冬是目前的大環境。整體數字貨幣金融市場市值的下滑,的確會部分影響區塊鏈專案的發展進度,也會讓想加入這個行業的小夥伴猶豫,甚至在這個行業的小夥伴離開。但是這些發展都是必要的,經過洗禮重構會讓這個行業整體來說更健康。


堅持下來的小夥伴經歷過這次洗禮,會對行業更堅定,逆境中淬鍊出來的團隊和產品是非常珍貴的,是整個行業的財富。


白健:目前屬於幣圈的寒冬,但不屬於區塊鏈的寒冬,區塊鏈技術從08年提出到現在,每年都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落地嘗試的一年,有很多挫折,但同時有很多經驗,區塊鏈技術的研發陣營還是在不斷的壯大。


孫建平:“區塊鏈寒冬”是指區塊鏈的“數字貨幣”應用吧。自從以太坊上線以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就不單單侷限於數字貨幣發行。金融、政務、能源、法律等各行各業都可以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應用。“區塊鏈應該正在春夏”,正在蓬勃發展。


周啟鵬:單純從所謂“幣值”的角度看,的確是“寒冬”了。但是從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必然是起起伏伏,在區塊鏈大浪潮中加入的“極重度投機者”,大部分都因扛不住而退出了。


正所謂“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也正是這樣的一番洗牌動作,會沉澱下來更多的有信仰、有價值、有實力的專案,同時才能吸引到更多傳統投資領域的資方。


所以,所謂“寒冬”也是針對部分專案,優質專案在任何時候都是“搶手貨”。


楊白雪:是。幣圈寒冬不等於區塊鏈寒冬。相反,區塊鏈技術正在穩步發展,逐漸成熟。


陳敏蓮:任何一個新興的領域或行業都需要經歷陣痛期,相比其它行業而言,區塊鏈技術還在發展的初期,需要探索不同的模式,落地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才能夠得到更多的使用者的支援,這需要時間與技術的沉澱,需要開拓者的奉獻才能讓其逐步發展。「區塊鏈寒冬不是一個偽命題,區塊鏈肯定會有寒冬,但是寒冬過後就是春天。


譚智勇:寒冬不是區塊鏈獨有,而是整個創投行業。另外,從來都只有優秀的創業專案才能活下來,區塊鏈也沒有例外的。所以我認為「區塊鏈寒冬」是個偽命題。


Michael Yuan:不是偽命題。好的區塊鏈專案,今天融資也很難。


樑培利:雖然區塊鏈專案的總市值確實縮水了不少,但是說“區塊鏈寒冬”則有些言過其實。區塊鏈這個生態也有不同層次的從業者,起碼我看到很多技術團隊認為現在是一個蓄力的好機會,他們依然熱情高漲的進行著技術上的討論和創新。


蔡一:不管什麼時候,對有些公司是寒冬,對有些公司都是機會。現在對區塊鏈的投資不再盲目和一擁而上,反而對那些踏實做事的公司而言是好事。


魏明:是個偽命題。因為現在的鏈寒冬並不是說技術無法發展了,管理不能提高 了。恰恰從技術和管理角度來說,區塊鏈目前還是很早期,還有大量的東西需要去優化完善。只是從資本角度來說,現在算是進入冬天。


尚書:資本寒冬真真切切,裁員降薪都十分普遍,新專案籌錢更是難上加難。


楊霞:從技術從業者的角度來看,我不認為目前處於“區塊鏈寒冬”。只是現在的區塊鏈發展還比較早期,技術的不成熟,使應用和市場還沒有全面爆發,暫時處於一個市場的低谷期,但是區塊鏈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非常大。


龍文選:“區塊鏈寒冬”的確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純粹是從投資者或者投機者的情緒方面得出的一個簡單結論。


我們知道,政府和大企業對區塊鏈的投資,不是馬上就能夠產生效果的,區塊鏈技術在主流社會形成規模性的應用,更加是需要長期的推進和演化才有可能達成。


2018年是“區塊鏈應用元年”,這一年裡,很多基於超級賬本的以及其他區塊鏈技術的專案紛紛落地,甚至有些專案已經產生了非常好的的經濟效益,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是行業應用中的榜樣和清流。這些專案的落地,充分說明區塊鏈技術對這些行業的確可以帶來節能增效的結果、可以幫助一些企業走出新的路子、開拓新的盈利模式或者空間。


我們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在更加廣泛的行業中的應用,當規模進一步提升上來以後,社會效益會更加明顯。


潘超:區塊鏈寒冬不只是價格上的低迷,價格只是市場和情緒反應的一方面。更關鍵的問題是區塊鏈落地應用,如果沒有找到,這個寒冬會一直持續下去。


劉春池:不算是。根據 Gartner 曲線,任何新興技術都會在巨大的熱情後經歷低潮,最後慢慢向其真正價值收斂。目前由於技術所限,區塊鏈落地受阻,確實是區塊鏈低潮。但遠不是寒冬。這是對於研究者和管理者而言的。但對於開發者來說,因為高潮後的資本觀望和撤出,他們的壓力會更大。


王志堅:看待的角度不同吧,對於一個單純拿工資做開發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這種寒冬,但是區塊鏈的管理者和開發者都和傳統的公司有所不同,很多人以社群形式參與,很多專案的核心團隊與公司管理的激勵方式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公鏈專案中,大部分成員的切身利益都是與專案發展和市場情況息息相關的。


其實一個公鏈專案已經把社群參與的所有成員形成了利益的高度繫結。所以市場的寒冬,的確也會給區塊鏈帶來寒冬。當市場環境極差的情況下會導致大量的人才流失,並且對新的人才加入沒有任何吸引力,這樣就會使一個專案也會進入一個寒冬。就像我們看到的,在市場不好的寒冬下,很多區塊鏈的專案團隊、礦場、交易平臺、投資機構等都有很大的人員流動。



18年,也是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


2018年倒數第4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2018年,在區塊鏈領域,您和團隊成員都做了哪些工作?


吳忠信:2018年我主要從事區塊鏈錢包服務開發,包括:以太坊、EOS、Bitcoin(BTC、BCH、BSV)、Litecoin,這些錢包服務為志頂科技的 TokenPos 平臺提供區塊連結入能力,而 TokenPos 則為企業接入區塊鏈提供服務。當然,2018年我也基於 TokenPos 平臺開發了一些 DApp 應用。


Liesa:2018年 NULS 釋出了主網1.0,上線了智慧合約,策劃了 NULS 2.0 微服務支援下的更純粹的模組化架構,開拓了全球市場,設計了矽谷辦公室。


白健:區塊鏈技術研發和團隊的技術管理,感覺自己無論在對區塊鏈的理解、技術的掌握、管理的經驗都成長很多。


董寧:2018年,智鏈 ChainNova 形成了以產業和技術實踐為基礎的區塊鏈企業級服務平臺產品線 C4X,並在食藥安全、產業金融、航運口岸、智慧物流、精準扶貧、公共服務等場景實現落地。同時在技術研發和國際國內標準制定都做出了貢獻。


孫建平:2018年,招商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跨境創新支付、中小企業融資存證、增信和供應鏈金融等多方面應用。並且參與深圳稅務局的區塊鏈發票專案,開出了第一張銀行區塊鏈電子發票。為同業和企業培訓區塊鏈應用技術。


周啟鵬:2018年知道創宇在區塊鏈行業做了很多的工作,在技術方面,憑藉多年的區塊鏈技術積累從底層架構安全、共識安全、智慧合約安全、應用安全、安全態勢監測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時參加近百場各類區塊鏈技術大會、專案大會,一方面普及“信仰”,另一方面也第一次看到了專案方在早期就開始重視資訊保安。


我個人來說,也是很榮幸能夠將近幾年瞭解的區塊鏈技術和行業知識結合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推出了多款區塊鏈安全解決方案,也代表公司參加了很多展會和演講,結識了很多的新朋友,更深入的理解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楊白雪:投身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工作,推進區塊鏈功能和效能基準測試。


陳敏蓮:我們聯合相關團隊研發健康鏈(HMC),主要在驗證區塊鏈技術在健康醫療行業領域的應用,通過區塊鏈實現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的所屬權管理,解決醫療行業中跨部門的資料互通和信任的問題。


譚智勇:持續推進區塊鏈底層和產品的落地。


Michael Yuan:CyberMiles 開發了自己的 DPoS 共識機制,包括鏈上的軟體升級等社群治理機制;擴充套件優化了以太虛擬機器;通過我們的 Lity 語言,讓虛擬機器成為一個可擴充套件的開發平臺,支援從低層的 C++ 到上層抽像的正式規則語言。CyberMiles 於 2018 年 10 月主鏈上線,目前已經在全球主要交易所完成主鏈切換,正常穩定執行。


樑培利:2018年,阿希的重點在技術創新和社群運營上都比2017年提高了一個臺階。目前我們給阿希主鏈開發了跨鏈、智慧合約等新功能,海外社群也越來越壯大。


蔡一:志頂在行業內率先提出 TAAS(TOKEN as a Service)理念,讓通證化像上網一樣簡單。通過通證化實現現實場景和業務的價值實現、價值轉移、價值兌付等價值流通,讓致力於打造新一代通證價值流通網路。我們在2018年繼續優化 TokenPos 通證寶產品,並與合作伙伴一起在 toB 和 toC 方面都做了很多落地,包括電商、遊戲、酒店聯盟以及供應鏈金融等多種應用。


魏明:帶領 Trais 團隊完成了基於 TEE 的高效共識演算法,併成功讓 Trias 的 V1 內測網上線供合作伙伴進行試用和貢獻。社群方面也開拓了 Trias 12個國家的專屬社群與合作伙伴,得到了國外的多家專業機構的高分評測。


尚書:2018年,個人深度參與了區塊鏈3.0熱潮,隨著區塊鏈3.0的落幕,我們認識到當下公鏈發展方向不對,難以結合實體經濟,所以開始了新的專案 Zerohm,為實體經濟需求定製區塊鏈基礎設施。


楊霞:總結2018年,我創立了成都鏈安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最早一批將形式化驗證應用到區塊鏈安全的團隊,我們今年研發了全球精度最高的智慧合約安全檢測平臺 VaaS,與國內外的40多家區塊鏈企業合作,審計的智慧合約超過500份,保護了數字資產的安全。鏈安這個品牌也逐步得到行業的認可。


龍文選:2018年,超級賬本的中國會員,一月份是40個會員,發展到12月份,有58個會員,會員數增長45%。


2018年,超級賬本中國技術工作組在中國的11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漢、南京、成都、長沙、大連、香港、廣州),共組織了36場線下的見面會,平均每個月3場。參與人數約8000人次,參與分享的嘉賓100多人次,來自政府、企業、大學等組織。


潘超:2018年我建立了 MakerDAO 中國團隊和積極的中國社群,並和團隊一起在17年底釋出了第一個去中心化穩定幣 Dai。一年的時間,雖然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不斷的下跌,但 Dai 始終成功保持價格的穩定在 1 美元。


同時,我們獲得了區塊鏈產業以及傳統行業的支援和大規模應用,包括第一個以穩定幣為原生貨幣的以太坊側鏈 xDai,與數字票據公司 Tradeshift 的供應鏈金融落地以及各種圍繞 Dai 的開發和應用。


劉春池:2018年,本專案組在國家自然基金某重大科研專案中(敏感,見諒)提供創新的區塊鏈方案並中標。組內正式成立區塊鏈方向並作為主要方向之一,發表三篇高水平論文,提出區塊鏈計算的概念。


王志堅:NULS 主網研發與完善,對區塊鏈未來趨勢的調研等。




19年,矢志不渝,繼續前行


2018年倒數第3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2019年,團隊又會在哪些方向繼續努力?


吳忠信:2019年我會繼續從事區塊鏈研究與開發,會充分利用區塊鏈自身的特性,打造平臺及應用。


Liesa:2019年 NULS 會繼續專注技術,完成 NULS 2.0 架構,跨鏈,鏈工廠的設計釋出,並且提供更多將技術產品化的服務給大家使用,會繼續引領社群自治。在商業上,2019年會出現一系列合作落地,讓區塊鏈技術實質影響和推動商業世界的發展。


白健:更深層的理解區塊鏈技術,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產業落地,為打造有技術保證的公平公正社會環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董寧:2019年,我們會持續在核心技術研發和深化落地方面大規模發力。


孫建平:2017年,區塊鏈應用大多數在於嘗試;2018年,實用、比較大的區塊鏈專案得到普及應用,比如招商銀行跨境創新支付、深圳稅務局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等;2019年,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大的行業應用專案將會快速推進到,更多的、有影響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案將會在2019年出現。


周啟鵬:19年,從個人層面,我會持續關注底層技術發展和安全風險,我個人認為底層公鏈和聯盟鏈在19年出就會開始進入技術高速迭代和更廣泛的行業推廣,所產生的問題也會有更多的變化和挑戰。


楊白雪:繼續推進區塊鏈標準化工作。


陳敏蓮:2019年健康鏈(HMC)選擇簡單、實用的醫療應用場景進行試點,為病人提供門診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的資料上鍊服務以及醫聯體部分資料的上鍊服務,後期逐步開發更多的功能。


譚智勇:繼續完善產品、需求區塊鏈相關應用的突破方向。


Michael Yuan:發展 CyberMiles 的開發者與使用者的社群,形成網路效應。


樑培利:我們會繼續進行技術上的探索和迭代,同時也會更加務實的探索 DApp 的落地應用方案。


蔡一:我們將和合作夥伴一起探索跟多的落地應用,緊跟區塊鏈技術發展,讓區塊鏈技術助力實體經濟。


魏明:完成 Trais 公測網和正式網上線,並和現在已有傳統業務場景進行區塊鏈有意義的落地應用。


尚書:完成 Zerohm 的產品研發,直面實體經濟區塊鏈化的需求。


楊霞:2019年,我們繼續深耕區塊鏈安全技術,深入打造區塊鏈安全產品,併為區塊鏈行業做好安全服務。


龍文選:2019年是區塊鏈行業應用向縱深推進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我會在社群的活動組織、技術普及、案例推廣方面繼續努力,讓大家看到區塊鏈行業應用的美好前景,幫助大家瞭解區塊鏈的優勢,推動超級賬本技術在中國的落地,讓更多的個人和企業加入社群,從社群中獲益,為社群繁榮做出貢獻。


超級賬本作為全球第一位的商業區塊鏈社群,中國會員佔到20%,中國的貢獻度佔10%,但是,有些國際的調查認為,中國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塊鏈應用地區,貢獻度要達到30%以上。從這個角度來看,超級賬本社群,需要更多來自中國的貢獻、更多中國的企業會員。我將對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的超級賬本區域而努力。


潘超:2019 年我們將釋出 Dai 的多抵押版本,將支援所有的 ERC20 代幣用來發行 Dai。同時,我們計劃發行錨定人民幣的穩定幣 DaiCNY。


劉春池:本專案組將堅持做物聯網,邊緣計算與區塊鏈的深度融合,為我國物聯網基礎設施提供優化的區塊鏈方案。在技術上,2019年將重點研究 DAG 等無鏈區塊鏈的高效方案。


王志堅:2019年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關鍵的一年,我們規劃了 NULS 2.0 的一個新底層架構需要完成,這個架構能夠讓使用者更簡單的使用區塊鏈技術。我們正在把區塊鏈底層技術抽象出來做成一個可獨立執行的模組,這就是我們2019年要做的區塊鏈技術的產品化。才能在未來真正的做到讓區塊鏈技術更簡單,讓區塊鏈的生態更豐富。



碩果累累的18,充滿希冀的19


2018年倒數第2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總結一下2018,然後說說對2019的期待吧!


吳忠信:回首2018跌宕起伏讓我們洗盡鉛華,展望2019大浪淘沙始見真金。


Liesa:2018,前赴後繼,繼往開來;2019,任重道遠,前行不止 。


白健:問題是存在的,前景是美好的,我們的職責便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前行。希望區塊鏈技術能有更大的突破,為產品落地提供更可靠的支撐。


孫建平:2018年,隨著區塊鏈技術人員成長,比較大的區塊鏈應用專案開始出現;2019年,更多、更大並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區塊鏈應用專案將大量出現。


周啟鵬:18年,波瀾壯闊、風起雲湧、同舟共濟、光風霽月。19年,希望看到區塊鏈技術結合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能夠真正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場景中。


楊白雪:2018,水深火熱;2019,生機勃勃。


陳敏蓮:2018年是不斷探索、不斷成長的一年,在一片迷茫之中找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方向。2019年將是試點應用,砥礪前行的一年,區塊鏈的團隊將會不斷壯大、希望區塊鏈的應用在各行業落地。


譚智勇: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Michael Yuan:2018年區塊鏈風口,吸引全世界的頂級人才進入了這個行業。希望在2019年,這些人才有所建樹,找到真正的 Killer App。我們堅信,數字貨幣的的電商應用會是突破口之一。


樑培利:2018,投資不景氣,技術有發展,人間很值得。2019,區塊鏈不僅僅用於投資,而是更加接地氣的服務大眾。


蔡一:2018,泥沙俱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潮水退去,悽慘慘,一地雞毛各自飛。2019,浴火重生,熱騰騰,悶頭幹活不說話;鳳凰涅槃,頂呱呱,蓄勢待發向未來。


魏明:2018,百家爭鳴。 2019,獨佔鰲頭。


尚書:2018看似慘淡,但行業在技術和理論上都收穫頗豐,不破不立,2019技術積累已然足夠創造一次巨大的變革。


楊霞:2018的感悟就是充實、快樂,充滿成就感。2019的期待,更多區塊鏈應用專案真正落地,市場逐步回暖。


龍文選:2018年對區塊鏈行業應用來說,是一個艱難但不錯的起點。希望更多的企業在2019年,通過區塊鏈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定位。


潘超:2018年是市場迴歸理性和尋找真正落地的一年,2019年期望看到區塊鏈更多切入日常商業場景,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和哲學。


劉春池:2018,潛龍勿用,2019,或躍在淵。


王志堅:2018,感覺做了很多事情,又感覺整個2018年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2019,時間就是力量,抓住接下來的一年能夠更快更穩的打造好NULS專案的基礎。



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


2018年最後一問

640?wx_fmt=jpeg 發表於1小時前 營長檢視: 10萬+ 回覆:19

對仍堅守在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與愛好者,想說點啥?


吳忠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Liesa:堅持就是勝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堅持下去。


白健:理想總有一天會實現,關鍵看你有沒有堅守的勇氣和信心。


董寧: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希望行業內外有識之士一起努力,讓區塊鏈技術為社會和產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孫建平:區塊鏈技術真的有趣!學習研究區塊鏈技術非常好玩,如果能應用區塊鏈解決行業問題,那就即好玩還很有成就感。


周啟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楊白雪:穩住,活下來就是贏了。


陳敏蓮:看好區塊鏈的未來的,但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堅持就是勝利。


譚智勇:現在絕不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不要寄希望於外部的環境,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後再尋求機會。


Michael Yuan:沒有應用的幣是沒有價值的。技術與應用場景的結合才是我們的未來。


樑培利:班楊筆下的“真理劍客”曾經留下遺囑:“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我想成為這樣的劍客,你呢?


蔡一:所有行業都有起起落落,我們不做風口上的豬,要做踏實幹活的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魏明:不要受資本市場的影響。區塊鏈才剛剛開始,現在的波折只是為了以後能走的更遠。


尚書:寒冬即將散去。


楊霞:對區塊鏈行業充滿信心,堅持下去,無論是否“寒冬”。


龍文選:如果您認為區塊鏈是改變生產關係的技術,就踏踏實實用它去改變生產關係,創造價值吧,區塊鏈遍地開花的時間,不會太久的。


潘超:區塊鏈行業是一個新興而又跨度廣的行業,涉及許多領域的知識儲備。同時,這個行業又很不成熟且魚龍混雜。在當下的寒冬裡,保持不斷學習和投資自己是一個好選擇。


劉春池:開發是基於研究的,突破重大技術難題的責任一定落到學界的肩上。望科研工作者知難而上,為區塊鏈的真正落地走出關鍵性的一步。


王志堅:真正的區塊鏈從業者相信都是能夠看到未來的,堅持住,老鐵們,不要在大海中放棄和迷失方向,也許離到達彼岸只差一個浪花。


640?wx_fmt=gif


感謝以上專家!2018年即將結束,2019充滿希冀。區塊鏈大本營,與你同行!


說說你心中的區塊鏈「2018」和「2019」吧,歡迎在文末積極留言喲,與專家一起 PK 觀點!也順手投個票吧!






— END —


640?wx_fmt=jpeg


推薦閱讀:


點選“閱讀原文”,開啟 APP 獲取更多幹貨喲!


好文!必須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