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效能測試常見指標

效能測試常見指標

1註冊使用者數

        註冊使用者數指軟體中已經註冊的使用者,這些使用者是系統的潛在使用者,隨時都有可能上線。這個指標的意義在於讓測試工程師瞭解系統資料中的資料總量和系統最大可能有多少使用者同時線上。

2線上使用者數

          線上使用者數是指某一時刻已經登入系統的使用者數量。線上使用者數只是統計了登入系統的使用者數量,這些使用者不一定都對系統進行操作,對伺服器產生壓力。

3併發使用者數

        不同於線上使用者數,併發使用者數是指某一時刻向伺服器傳送請求的線上使用者數,他是衡量伺服器併發容量和同步協調能力的重要指標,從這個含義上講,我們可能會如下兩種理解:

   同一時刻向伺服器傳送相同或者不同請求的使用者數,也就是說,既可以包括對某一業務的相同請求,也可以包括對多個業務的不同請求

  同一時刻向伺服器傳送相同請求的使用者數,僅限於某一業務的相同請求

4請求的相應時間

          相應時間就是使用者感受軟體系統為其服務所消耗的時間。對於web系統,請求的相應時間指的是從客戶端發起的一個請求時間,到客戶端接收到從伺服器返回的相應結束。

(1)在3秒之內,頁面給予使用者相應所有顯示,可認為是很不錯的

(2)在3-5秒之內,頁面給予使用者相應所有顯示,可認為是好的

(3)在5-10秒之內,頁面給予使用者相應所有提示,可認為是勉強接收的

(4)超過10秒後就有點讓人不耐煩,使用者很坑不會繼續等待下去

5事務的相應時間

        事務是指使用者在客戶端做一種或多種業務所小陽臺的操作集,事務的相應時間就是衡量使用者執行這些操作集所花費的時間。在效能測試中,一般通過計算事務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差值來獲取事務的相應時間。

6每秒點選數

         每秒點選數是指每秒鐘像web伺服器提交的HTTP請求數,它是衡量伺服器處理能力的一個常用指標。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相應時間並非滑鼠的一次單擊操作,因為在一次單擊操作中,客戶端可能向伺服器發出多個HTTP請求,切勿混淆。

7吞吐率

         吞吐率通常指單位時間內從伺服器返回的位元組數,也可以單位時間內客戶提交的請求數。吞吐率是大型web系統衡量自身負載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吞吐率越大,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資料就越多,系統的負載能力也強。吞吐率yu很多因素有關,伺服器的硬體配置,網路的寬頻及拓撲結構,軟體的技術架構等。

8業務成功率

         指多使用者對某一業務發起操作的成功率。例如,測試網路訂票系統的併發處理效能,在早上8:00——8:30半小時的高峰裡,要求能支援10萬比訂票業務,其中成功率不少於98%。也就是說系統允許200筆訂票業務超時或者因其他原因導致未能訂票成功。

9TPS

          TPS表示伺服器每秒處理的事務數,他是衡量系統處理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在效能測試中,通過檢測不同使用者的TPS,可以估算出系統處理能力的拐點。

10資源利用率

          資源利用率就是指資源的使用情況,如CPU使用率、記憶體使用率、網路寬頻的使用情況、磁碟I/O的輸入輸出量等系統硬體方面的監控指標。一個完整的系統是由軟體和硬體組成,缺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為一個正常運作的系統,所以資源利用率也是測試人員的一個監控點,並在當前軟體的發展趨勢下,硬體資源的成本也不可小視。

測試指標的分析與提取——測試業務的確定——評審測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