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7層模型之網路層

計算機網路7層模型之網路層

網路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介於傳輸層和資料鏈路層之間。它在資料鏈路層提供的兩個相鄰端點之間的資料幀的傳送功能上,進一步管理網路中的資料通訊,將資料設法從源端經過若干個中間節點傳送到目的端,從而向傳輸層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資料傳送服務。網路層關係到通訊子網的執行控制,體現了網路應用環境中資源子網訪問通訊子網的方法,是OSI模型中面向資料通訊的底三層(通訊子網)中最為複雜,關鍵的一層。
網路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資料透明傳送,具體功能包括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和網際互聯等。

(1)轉發器:一種低層次裝置,實現網路物理層的連線,它對網段上的衰減的訊號進行放大整形或再生。轉發器只能起到擴充套件網段距離的作用,所以使用轉發器互聯的網路在邏輯上仍屬於同一網路。
(2)網橋:提供資料鏈路層上的協議轉換,在不同或相同的區域網之間儲存和轉發幀。
(3)路由器:作用於網路層,提供網路層上的協議轉換,在不同的網路之間儲存和轉發分組。路由器從一條輸入線路上接收分組,然後再向另一條輸出線路轉發,這兩 條線路可能屬於不同的網路,採用的協議也可能不同。
(4)閘道器:提供傳輸層及傳輸層以上各層間的協議轉換,又稱協議轉換器。
注意:由於術語的不統一性,有些文獻中將上述的網橋。路由器和閘道器一起統稱為“閘道器”,此時它可能指的是在資料鏈路層及其以上各層之間進行協議轉換的網間聯結器。另外,還有一種稱為橋接器的產品,兼有網橋和路由器兩者的功能。

路由器與網橋的區別
(1)網橋工作在資料鏈路層,而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網橋利用實體地址來確定是否轉發資料幀,而路由器則根據目的IP地址來確定是否轉發該分組。
(2)如果使用網橋去連線兩個區域網,那麼兩個區域網的物理層與資料鏈路層協議可以是不同的,但資料鏈路層以上的高層要採用相同的協議。如果使用路由器去連線兩個區域網,那麼兩個區域網的物理層,資料來鏈路層與網路層協議可以是不同的,但網路層以上的高層要採用相同的協議。
(3)網橋工作在資料鏈路層,由於傳統區域網採取的是廣播方式,因此容易產生“廣播風暴”問題,而路由器可以有效的將多個區域網的廣播通訊量相互隔離開來,使得互聯的每一個區域網都是獨立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