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暴露的11位企業家的出身與人性

“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暴露的11位企業家的出身與人性

今天突然想起去年看過的一檔真人秀節目名叫《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節目嘉賓有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嶽樂蜂網創始人李靜音悅Tai創始人張鬥慈銘體檢集團總裁韓小紅、毛戈平化妝集團董事會主席毛戈平航班管家創始人、CEO王江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博洛尼家居集團創始人、CEO蔡明盤石網盟廣告創始人、CEO田寧汽車之家創始人、總裁李想58同城CEO姚勁波、合潤麟(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小菲,節目中十二位明星企業家通過12場商業實戰贏取公益基金,獲勝團隊和總決賽冠軍會捐贈千萬公益獎金與公益組織,以彰顯人們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的關注,號召社會大眾行動起來關注公益、關注環境。如果這些還不夠吸引眼球,那麼伴隨

12位商業明星一同參賽的還有十多位娛樂圈明星――文章、李連杰陳坤楊冪黃曉明徐靜蕾周杰倫張靚穎那英蔣雯麗劉曉慶伊能靜畢福劍韓庚吳秀波周迅等等,還有超級隊員劉強東、雷軍,評委柳傳志、馬雲。


雖然以這樣的方式開場並非我本意,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的一段話我很喜歡:你是誰?你不是你的身份,不是你的身體,不是你的頭腦…….但是正如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所言,大人們偏愛數字,他們永遠也不會了解這件事有多麼重要,於是從百科上抄了這麼一段鋪墊一下,接下來還是抄的別人的評論,覺得分析得比較好,故而拿出來學習、分享。

關於領導者

依文集團的夏華,渾身都包裹著一層中國民營女企業家的狼性與母性。在任務面前,她永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且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取,比如在張斗的任務現場違規拉票,比如在田寧的任務上鼓動藍天隊隊員“消極怠工”,如果這是一種綱舉目張的戰術,那無可厚非,關鍵在於她心底認為這沒什麼不對,從而導致袁嶽覺得她的“行為模式有問題”。而夏華在前輩面前,她永遠清楚自己的位置,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隨時受不了的畢恭畢敬,主要表現在對任志強的造訪,他自稱“小妹”,那個“哥”叫得真是親哪,有點像桑拿房技師接待客人。在團隊面前,夏華所表現的一種摧枯拉朽的母性,並夾雜著“家長式管理”的影子,以至於李靜都心甘情願地叫“媽”。在夏華的眼中,競爭對手就是敵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提醒自己和隊伍的“仇視情緒”。在夏華的心目中,或許並不是“贏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是“只要能贏,什麼手段都可以”,典型的毛派作風。她眼中沒有底線,只有勝利。

零點集團的袁嶽,他手段高超地展示了一個秀才的城府與底線。零點起勢於市場調研,所以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宣佈結果前的覆盤與討論,他都會很有諮詢從業者涵養地帶一沓資料,其中一頁可能就是令碧水隊“聞風喪膽”的關鍵詞/資料分析圖。袁嶽的城府在於,他從不會當場撕破臉皮,像夏華和田寧一樣斯文掃地去斥責對外創意的二逼,卻又辛辣老道地讓對方無地自容,比如在賣包子那一場,他只說了一句“我沒有給我的原隊員發過一條簡訊或打過一個電話,很慶幸他們也沒有找我”,話音未落,夏華就面如土色地用眼神掃地了。這應該歸功於袁嶽是一個優秀的廚師,他懂得火候、調料的作用及分量。而面對規則的被破壞,他是當仁不讓的,在面對張鬥任務的碧水隊超時以及結束後的拉票,他說了整個節目最狠的一個詞:無恥。尊重規則,這是袁嶽的底線。

關於管理風格

藍天隊和碧水隊,有著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

藍天隊的袁嶽信仰的是“規則”和“團隊”,但是他沒有決斷力與決斷的勇氣,因而導致某位隊員聽不懂任務的時候,他不得不中止進度,反覆解釋。商場不會給你過多的解釋時間。同時,作為諮詢從業者,他有著“眼高手低”的先天性缺陷,所以在第一場任務就跟張鬥因為任務細節爭吵,而忘記隊長的責任。袁嶽善於分析,善於揣度心理,善於心照不宣地看穿人情世故,袁嶽的管理風格跟他的腦袋一樣圓滑光亮,但執行效率明顯降低。因為他希望“大家都滿意”。

碧水隊的夏華信仰的只有“贏”,在她眼裡,除了“贏”之外,一切都可以被忽略,被擺平,被鄙視。因此,我們會看到,沒有哪一場碧水隊的任務現場不是亂七八糟的(汽車兒童座椅那一集稍微好點),夏華一句話,所有人的崗位和職責可以隨時變更,但最終他們多數還是贏了。夏華在任務推進的過程中,一般都是“計劃在紙上、任務在嘴中”。此外,夏華用人的能力從太極禪那個任務即可看出端倪,她並不瞭解李想,她自己作為任務釋出者,把任務交給了一個自己並不瞭解的人。因此李想在現場採訪的過程中傾訴自己內心的矛盾與對任務的排斥時,心情可想而知。創業企業可以讓你這麼折騰,但折騰久了,你也就骨折了。

關於思維模式

傳統企業的掌舵人與網際網路新貴們的一場創業秀,最精彩的是可以看出各人的思維模式。而表現得尤為明顯的是袁嶽、田寧和蔡明。

袁嶽其實在這場秀中有著諮詢從業者的“先天缺陷”,也有著“先天優勢”,因為他給各行各業的諸多企業看過病、算過命。這是優勢。因此在韓小紅那一場任務中,他突發奇想搞出一個微信群。什麼叫網際網路思維?能跟你的業務形態與市場環境有機結合的才是網際網路思維。雖然夏華、汪小菲在事後覆盤都對這個微信群的創意嗤之以鼻,但就是這麼一點點創新就可以高下立判,傳統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思維是庫存、渠道和市場份額,袁嶽沒有這些包袱。

蔡明是全場精力最為旺盛的一個,雖然他滿口都是創意和品牌,但整個12集真沒看出他有多少創意,就是合潤麟那個“私家茶”也是一個千瘡百孔泛著餿味的創意。而在張鬥那場任務中,稀裡糊塗地拉上觀眾與偶像現場拜堂成親,幾乎不能算創意,頂多只是無聊罷了,就像一個便祕患者在廁所努力了半天的成果。而他最後莫名其妙地進入到最後一場比賽(他到底贊助了多少啊?),在農貿市場裡去做買賣,蔡明作為“品牌綜合症重度患者”,頓時病情發作,弄出個“叫花雞兄弟”,在一個固定的簡短時間內要樹立一個品牌,他也從沒去考慮市場的老太太老大爺的接受度,只好一個勁地強調:我還是希望創造價值。但是,價值是需要市場去體現的。最後,“成功學重度患者”馬雲也只好問他:蔡明,你讀過MBA麼?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姚勁波的那場任務中,幾乎可以總結為PC網際網路PK移動網際網路的敗局。姚勁波的任務是通過微博推廣、按58同城客戶端的下載量計算,而慣常的思維是接受他們提供的官方連結,使用者開啟連結再點選下載,就在這裡,身為移動網際網路新貴的王江與張鬥,與身為PC網際網路代表的田寧和李想,他們的思維出現了分歧,田寧和李想想也沒想就接受了這個任務和那個連結,然後看著對外的下載量匪夷所思地蹭蹭上漲,而王江和張鬥首先問的是:按這個連結需要觀眾點選兩次才能下載,那麼我們能不能讓使用者點選一次即可下載?田寧和李想竟然絲毫沒有覺察出藍天隊客戶端下載數飆升的祕密,加上夏華反覆對招聘任務規則進行“干擾”(姚勁波主動偏袒導致),姚勁波對自己所在隊伍的感情而一再隨意修改規則,這是最終導致姚勁波最終無奈最好宣佈雙方同時獲勝的根本原因。

這場任務其實是產品經理的戰爭,是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爭,同時可以看出PC網際網路幫的頹勢,他們已經失卻對未來想象和思考的能力了,他們的思維開始傳統化,開始關注資源、渠道、平臺等等一堆他們正在引以為豪的東西。

關於贏家

這一場創業秀,最大的贏家應該是汪小菲。李靜雖然贏得了比賽,但是她贏得的只是和柳傳志與馬雲的合影,贏得的只是向陳歐所在的圈子發動的一場公關。而似乎陳歐以及其背後的徐小平代表的才是“創業”,李靜只是抱了四根大腿,接受前輩們的耳提面命。而汪小菲贏得的是自己,是整個社會對其形象的根本改觀。

汪小菲,“俏江南”老闆(此處省略“娘”字)張蘭的兒子,合潤麟創始人。在經歷了“京城四少”、“富二代”、“婚禮風波”等系列標籤與聒噪後,汪小菲亟需一個平臺來洗刷自己因為其母親張蘭的張揚而感染的土鱉和暴發戶氣息,而這並不是張蘭有意無意地強調“小菲有貴族血統、是愛新覺羅的後人”就能解決得了的。況且,個人認為,張蘭面對媒體說話的機會越多,對汪小菲越不利,因為張蘭始終端著一副身世曲折血統高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女強人範,卻又只能讓人聯想到稅務局視窗不塞紅包連稅都報不了的女工作人員,特別是在餐飲行業浸淫太深的人,既不能像馬雲一樣出口就是“價值觀”,也不能像陳天橋一樣搬動把椅子都是“戰略”,說起來話始終有一股孜然味。

當然,汪小菲也無處不顯示出其作為“貴族”的傲慢與偏見。結束博洛尼家居的宣傳任務後的採訪,汪小菲不停地用“國外”和“過時”來提醒自己的“fashion”,以示自己對對方創意的鄙視。但是,在兩個同樣土鱉的創意上,比的是誰比誰更土鱉,而不是誰比誰更有創意。整個節目宣傳VCR做的最失敗的也是汪小菲,永遠在迴盪著他那句“參加這個節目,我覺得做人做事就是要做自己”,完全讓人弄不懂這是什麼氣場,基本是班會課上課代表向班主任表決心的架勢,不知道是他的確沒什麼話要說,還是節目組沒剪好。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贏家。

汪小菲做了什麼?第一場是他釋出任務,宣佈藍天隊獲勝後歸隊覆盤,情急之處甩掉檔案憤怒地走出暗室,說:我不玩了這個……拍李靜的面膜廣告那一場,在車上對田寧怒吼:這個已經很屌絲了!汪小菲收穫了什麼?我相信他從節目本身其實沒什麼收穫,無非是接受前輩們的指指點點。但是,從夏華開始,袁嶽、田寧等都在不同時間不同程度地對汪小菲進行讚揚,大體意思都是“咱們看新聞都誤解你了,你很牛逼,不是紈絝子弟”。當然,最近王利芬老師那篇“總結”也進行了讚揚。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位長期盤踞在娛樂頭版上接受頂禮膜拜在世人眼中不學無術的高富帥已經成功轉型為新一代明星企業家了,成了“創二代”了。我們也不得不感嘆:互相吹捧的確是一個圈子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關於零餘者

零餘者,無非就是多餘的人,在小數點後面的人。2013《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的“零餘者”無疑就是盤石網路的田寧。但凡有一點癖好及虛榮的中國企業家,大多喜歡創造一種特殊的企業文化,而這種文化就是老闆的文化。田寧有著一個屌絲的江湖氣與紅頂夢,從他在公司設立人武部即可看出他也希望自己的名字叫“紅”,雖然他解釋為自己的軍人情結,但任正非將軍人情結應用於管理,田寧將軍隊組織結構納入公司。所以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是“軍人情結”。

為什麼要說田寧是“零餘者”?我們可以從節目看出,田寧的提議與發言,不是被夏華否決,就是被汪小菲鄙視,就連他在自己的混飯行當——網路聯盟釋出推廣資訊,也要接受蔡明的“指點”。在汪小菲面前,田寧是屌絲,他在自己的任務覆盤現場說“汪小菲,我覺得你不是富二代,是創二代”以及“我覺得我們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汪小菲面無表情,根本不看他。他在姚勁波的任務現場,李想以超高分貝對他吼叫,後來他對著對方的招聘現場遠遠地喊著:多行不義必自斃。田寧老師,你是來宣傳因果報應的麼?只有他面對採訪鏡頭,他才會說出自己的內心話,他對夏華的意見,他對任務安排的微詞,這些他可以竭力控制的,他在任務現場都沒有做出任何行動。

我們唯一對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敬禮”與“作揖”,我也同樣不認為這是軍人情結,更根本地說,這是浙商的風格,精明的生意人風格。生意人都在跪著賺錢,站著吹牛。而由田寧釋出的任務更是失去常識,用網際網路賣包子,下載一個應用省一毛錢,根本就沒任何商業邏輯可言,他並且還聲稱這是他公司的策劃團隊出品,估計都是還沒畢業的實習生吧。同時也可以看出,在移動網際網路風捲殘雲的時候,為什麼活在PC時代的盤石網路還是不溫不火,悄無聲息讓別人不知道他們是什麼的。

關於內心

一個人在鏡頭前面,多少會有自覺的表演慾望,但有些東西是掩蓋不了的,人性永遠無法掩蓋,只會在隻言片語中將一個人的過去和未來暴露無遺。

汽車之家的李想現在估計正沉浸在上市的喜悅中。李想有著典型的理科生思維,喜歡簡單,不喜歡強迫或利益尋租。李想的身上完全被網際網路精神包裹,公正、透明、自由等都是他想要的。所以在面對太極禪任務的時候,首先,他被夏華任命為隊長,他的內心對“拉客戶”是抵觸的,他並不是銷售型人才,但接到任務,他並沒有去拒絕;第二,他在現場對團隊成員的行為完全失去控制力,一沒有組織,二沒有指導,完全是放羊狀態。最後在接受採訪的間隙他還要表白:強迫別人去做某件事,我自己會很難受。這就是李想。

據說當年泡泡網為了推出李想,打造了李想、高燃、茅侃侃和戴志康四位“京城80後億萬富翁”,然後高燃稀裡糊塗被趕出了自己的公司,茅侃侃也就是在四人組裡捧個名不副實的人場,戴志康的discuz修成正果賣給騰訊,自己做了風投,李想應該是他們中間唯一一位從一而終最後推動自己公司上市的人。為了發展,他並不介意把第一把交易交給哈佛的高材生秦致,上市之後還在微博感謝那位薛先生。

也許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並非讓年輕人憑藉自身技能與智慧就能獲得財富與話語權然後擁有與前輩們平起平坐的資本,它帶給我們的應是對開放、創新、平等、自由、公正的珍視與尊重,帶給我們的是對價值、信任、真誠的重新檢視。

關於規則

音悅Tai的張鬥,一個渾身散發著阿里式的激情與馬雲遺風的人。張鬥是在阿里上過班的人,他的性格和言談舉止都暗示他是個天才銷售,他的執行力應該是12位老闆中最好的一個。但是,他可與夏華齊名的特質是:在勝利面前,規則都是扯淡。

表現最為明顯的是他自己釋出的那場任務,在自己所在的碧水隊超時的時候,他告訴袁嶽:等下你們也可以超時;在規則要求結束即清場的時候,他無視碧水隊現場拉票;在任務溝通過程中,他竟然表示:規則在我嘴裡。這讓人很難不去聯想他的前老闆馬雲,他巧舌如簧地運用著一支所向披靡的公關團隊,一次次地為自己的烏龍戰術圓謊,每一次讓人目瞪口呆的公關危機,最後他都能告訴芸芸眾生:這是阿里的價值觀!目前他的信仰值已在公眾面前損失得所剩無幾,但只要老大哥還給他面子,出爾反爾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

在當下的商業環境,初創企業如果沒有野蠻生長的過程,幾乎都是夭折的宿命。但是,當已經能夠正常生長的時候,是否依舊還保持著野蠻生長的脾性,就像馮侖說的,翻慣了窗戶,最後都不習慣走門了。這不僅是張斗的問題,也是整個一代中國年輕創業家的問題,是中國的創業環境的問題。當自己處於弱勢,我們叫囂的是要別人尊重規則;當自己處於強勢並從不守規則中獲利的時候,我們開始選擇性地無視規則。也就是說,我們尊重的並非規則,而是看哪種玩法對自己更有利。

結語:有的人天生就是領導者,就如有的人天生就是追隨者。有的人天生就是梟雄,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透露著將要縱橫四海的天機;有的人天生就是屌絲,因為他無論怎麼努力都始終無法擺脫一個打躬作揖的靈魂。這就是人性。

部分原文連結http://www.huxiu.com/article/25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