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nternet 主機 IP地址 域名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域名伺服器 DNS 全球資訊網 WWW IP地址訪問失敗 IPV4 & IPV6 統一資源識別符號 URI 統一資源名稱 URN IP地址(簡介

Internet 主機 IP地址 域名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域名伺服器 DNS 全球資訊網 WWW IP地址訪問失敗 IPV4 & IPV6 統一資源識別符號 URI 統一資源名稱 URN IP地址(簡介

聯網主機 / Internet 主機 / Internet hosting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只執行某一程序組的計算機)或(運行同一個程序的計算機組)或(執行在同一計算機上的每一個程序組)或(執行在同一計算機組上的每一個程序組)都稱為Internet主機,其中最後兩種稱為虛擬主機。每臺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虛擬主機 (virtual hosting)又稱共享主機(shared web hosting)、虛擬伺服器,聯網主機的一種。虛擬主機是一種在單一主機或主機群上,實現多網域服務的方法,可以執行多個網站或服務的技術。虛擬主機之間完全獨立,並可由使用者自行管理。IP地址(定義)(基於IPV4協議)
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遮蔽實體地址的差異。Internet上的每臺主機(Host)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協議就是使用這個地址在主機之間傳遞資訊,這是Internet 能夠執行的基礎。如果不使用固定IP,只要斷網後再登陸IP地址就會變。主機名是計算機的名字(計算機名),可以隨時更改。但是,在某一個時間點上,Internet主機、主機名、IP地址一一對應。域名域名是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資料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域名是與網路上的數字型IP地址對應的字元型地址,域名必須對應一個IP地址,一個IP地址可以有多個域名,也可以沒有域名。
IP地址是Internet主機的作為路由定址用的數字體標識,因為人不容易記憶數字,因而產生了域名這一種字元型標識。域名可以分為三部分,主機名+組織名+字尾(以指明組織的型別或該域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域名下還可以有子域名,常常把子域名也叫做域名。例如,域名 .com下,有(子)域名 abc.com;如果有主機server1和server2,就有完整域名server1.abc.com和server2.abc.com。統一資源定位符URLURL是對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的資源的位置和訪問方法的表示,是網際網路上標準資源的地址。網際網路上的每個檔案都有一個唯一的URL,它包含的資訊指出檔案的位置以及瀏覽器應該怎麼處理它。基本URL包含:模式(或稱協議)、伺服器域名(或伺服器IP地址)、路徑和檔名
,如“協議://授權/路徑?查詢”。完整的、帶有授權部分的普通統一資源標誌符語法看上去如下:協議://使用者名稱:密碼@子域名.域名.頂級域名:埠號/目錄/檔名.檔案字尾?引數=值#標誌舉例:http和https是協議。gis4g.pku.edu.cn和blog.csdn.net和www.baidu.com是域名。gis4g和blog和www是主機名,主機名的命名很隨意,一般要麼容易記憶要麼能直觀反映網站用途。後面是路徑和檔名。域名伺服器 DNSDNS(Domain Name Server)是進行域名和與之相對應的IP地址轉換的伺服器。DNS中儲存了一張域名和與之相對應的IP地址的表,以解析訊息的域名。 將域名對映為IP地址的過程就稱為“域名解析”。PS. DNS又是計算機域名系統的縮寫,由域名解析器和域名伺服器組成。全球資訊網 WWWWWW(英文全稱“World Wide Web”),中文名字為“全球資訊網”,"環球網"等,常簡稱為Web。 分為Web客戶端和Web伺服器程式。 WWW可以讓Web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Web伺服器上的頁面。 WWW是一個由許多互相連結的超文字組成的系統,通過網際網路訪問。在這個系統中,每個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並且由一個全域性“統一資源識別符號”(URI)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字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傳送給使用者,而後者通過點選連結來獲得資源。IP地址訪問失敗403:伺服器通過檢測Host欄位防止客戶端直接使用IP進行訪問。404:在日常的網站釋出中很多情況下都無法做到一個IP對應一個站點,因為在IP4的情況下IP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現實中,很多主機上繫結的是幾十甚至幾百的網站。輸入IP地址找到對應主機,但找不到要訪問哪個站點,故無法訪問。IPV4 & IPV6現有的網際網路是在IPv4協議的基礎上執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網際網路協議,也可以說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協議,它的提出最初是因為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IPv4定義的有限地址空間被耗盡(2011年2月3日IPv4位地址分配完畢。)。IPV6不僅能夠解決網際網路IP地址的大幅短缺問題,還能夠降低網際網路的使用成本,讓網際網路變得更快、更安全統一資源識別符號 URIURI有兩種形式:統一資源名稱 (URN) 、統一資源定位器 (URL)。URI是一個用於標識某一網際網路資源名稱的字串 ,這些資源包括 HTML 頁面、XML 文件、影象、多媒體檔案等等。統一資源名稱 URNURN是作為特定內容的唯一名稱使用的,與當前資源的所在地無關。使用URN,就可以將資源四處遷移,而不用擔心遷移後無法訪問。這是因為URN 可以提供一種機制,用於查詢和檢索定義特定名稱空間的架構檔案,從而標識永續性 Internet 資源。儘管普通的 URL 可以提供類似的功能,但是在這方面,URN 更加強大並且更容易管理,因為 URN 可以引用多個 URL。P2P下載中使用的磁力連結是URN的一種實現,它可以持久化的標識一個BT資源,資源分散式的儲存在P2P網路中,無需中心伺服器使用者即可找到並下載它。IP地址(簡介)(基於IPV4協議)格式上,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位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位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位制整數。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位制數(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每個IP地址可視為兩個標識碼(ID)兩部分組成,即網路ID和主機ID。前者位數直接決定了可以分配的網路數;後者的位數則決定了網路中最大的主機數。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nternet委員會定義了5種IP地址型別(每一類具有不同的網路號位數和主機號位數)以適合不同容量的網路:A、B、C、D、E5類。它們適用的型別分別為:大型網路;中型網路;小型網路;多目地址;備用。其中A、B、C3類由InternetNIC在全球範圍內統一分配,D、E類為特殊地址,常用的是B和C兩類。一個區域網中,有比較特殊的IP地址:網路號、廣播地址。網路號:網段中的第一個地址,用於三層定址的地址,它代表了整個網路本身。廣播地址:網段中的最後一個地址,代表了網路全部的主機。(例如在192.168.0.0,255.255.255.0這樣的網段中,網路號是192.168.0.0,廣播地址是192.168.0.255)主機地址:在一個區域網中,能配置在計算機中的地址。網路號、廣播地址不能配置在計算機主機上。故主機地址比網段內的地址要少兩個(網路號、廣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