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巴克萊銀行通過敏態轉型和 DevOps 應對來自 Fintech 的洪水猛獸

巴克萊銀行通過敏態轉型和 DevOps 應對來自 Fintech 的洪水猛獸

Fintech 是當下金融行業轉型的最新趨勢。Fintech 正在引發一場金融價值觀的革命。金融一直是科技界的嘗新者,金融與科技也一直緊密結合。本期的『譯見』帶你走進巴克萊銀行的實施案例,看看他們如何通過敏態轉型和 DevOps 應對來自 Fintech 的洪水猛獸。

銀行業大佬巴克萊銀行公開了歷經 18 個月的充滿艱辛但最後獲得成功的經歷——他們在所有業務領域中都採用敏態轉型和 DevOps 進行工作實踐。

巴克萊的敏態轉型之道

巴克萊銀行

巴克萊銀行的服務發展負責人 Jonathan Smart 在倫敦 Enterprise DevOps 峰會上表示,敏態轉型的流程和思維除了在資訊科技領域,也在所有業務領域中發揮作用。

巴克萊銀行並沒有為了敏態轉型而敏態轉型,他們正在尋求對整個企業實行敏態轉型的戰略,整個企業包括人力資源,審計,安全,合規,投資銀行,零售銀行的一切業務。

在進行實施的前 16 個月中,進行敏態轉型的“戰略支出”從 4 %上升到 50 %,並且現如今有 800 多個團隊參與其中。巴克萊銀行對 30,000 多名人員進行培訓,該培訓系統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敏態轉型應用。

傳統金融公司的出路在何方?

金融服務行業受到來自新興市場和多元化產品的巨大競爭壓力,這其中包括移動端銀行以及近期進入移動支付領域的蘋果和谷歌公司。

Fintech 的初創型公司的投資為每年 100 億英鎊,並且對於他們的風險投資數每季度都在破紀錄。為此,像巴克萊一樣的頂尖公司為了持續發展,需要在規模和步伐推進上提高創新能力,而這些就是敏態轉型切入的方向。

就目前來說,這是“破而後立”的最好時機,不進行改變的公司將無法繼續生存。改變的公司將更為適應環境而得以繼續發展。

更大的挑戰

巴克萊銀行負責處理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 30 %的日付款,使用 DevOps 形式的軟體開發方式能確保其系統保持正常執行。這是一個更好的工作方式,它可以降低風險和提高質量。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 Netflix 存在執行中斷,那麼很抱歉,你狂看《女子監獄》的計劃將會泡湯。但是在銀行業中,IT 失敗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而公司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力求敏態轉型的需求與世界上受監管力度最強的金融服務行業的平衡。

更快的速度

如果部署一行程式碼,你將不得不進行 28 項手工干預。一共有 56 天的期間間隔,其中有 20 天是專案經理來填寫各種申請。

儘管如此,每“不到四周”,該公司對他們約 56 %的核心應用進行更新,而且其釋出耗時和開發人員建立的程式碼的複雜性都顯著下降了。

更好的支撐

對於公司對敏態轉型所作出的努力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巴克萊銀行的高階管理團隊的支援,這對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功至關重要。跟很多其他行業的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部門的人,進行比對後發現,他們也試圖進行敏態轉型和 DevOps,但因為沒有從頂層開始實施而失敗。

巴克萊銀行

對於自下而上的巨大的組織變革來說,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獲得支援,而這能通過建立“實踐社群”來進行實現。而巴萊克銀行擁有囊括 10,000 名自願的工作人員的 35 個社群和囊括 2500 人的敏態轉型實踐社群,這幫助了他們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總結

傳統金融公司已經逐漸或者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追求破而後立與網際網路相融並進行轉型升級是他們的發展方向。他們需要的是對 IT 構架進行整體性規劃和改造的敏態轉型。

譯者:道客船長 Boring
原文連結:http://www.computerweekly.com/news/450299551/Barclays-banks-on-agile-and-DevOps-to-tackle-competitive-threats-in-fi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