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阿里P7工程師一封遲到的年終總結: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軟體工程師

阿里P7工程師一封遲到的年終總結: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軟體工程師

文 / 阿里P7資深工程師   嚴明明

在收到嚴明明這封總結信的時候,此時已是櫻花飄盡的四月天。

這封總結信的標題是:二零一七年,我的失敗與偉大

當我認真讀完這篇來自阿里P7資深工程師的2017年度總結後,我決定分享給同樣身為軟體工程師的你,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軟體工程師

文章目錄

1. 認知升級,追本溯源

2. 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要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別人手上

3. 矯正心理飢餓的金錢觀

4. 為專業付費,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5.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價值

6. 感悟人性

7. 成為一名佛系青年

8. 讓自己成為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

9. 認清自己的核心優勢,差異化競爭

2017年飄然離去,留下的唯有回憶。這一年總有一些刻骨銘心,總有一些難以忘懷,依依不捨。或遺落在某一渡口,或消失在某段站臺,或模糊在某頁書籍。歲月洗禮而後,一一封存,裝幀成冊,遺忘的森林,層出不窮的景緻,黯淡了記憶的門窗。當又一次輕釦,忽而想起那年夏天的故事,亦或冬天裡的戀歌,輕捻時光,掀開了往事,撐開了回憶的帆。這一年有過痛苦、焦慮、煩躁,也有過歡樂,自信和拼搏。

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總結一下2017年,我想這句話會比較合適:

認知上升了一個臺階,但仍未能克服行為上的懶惰;工作生活,持續反思與學習,但仍沉溺於專業深度的自卑之中。

如果非要讓我從過去一年中對自己的失敗和偉大之處做一些“套路”上的總結的話,以下這幾天應該被展現出來,願它們像伴隨我成長之路上的路燈,時時照亮我前行的路。

一、認知升級,追本溯源

這一年自己思想的改變應該算是最大的收穫了。以前對待事情總是浮在表面,現在會主動去思考事情背後的關係與本質,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當前的狀態,每個人說的話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比如當開會、討論、看演講時,都會跳出當前討論的事情,去想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理論基礎是什麼,期望達到一個什麼目標。

近期通過研究高效學習的理論知識,逐步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套路。學習的理論自己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堅持的不錯,但是工作以來,堅持的並不算好,很多時候,一天過去了,回顧時,是渾渾噩噩的,對自己的人生似乎幫助並不大,感慨自己的浪費生命。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句話,我們現在做的覺得有挑戰的事情,之前已經有很多人應該都做過了,我們只需要看看他們踩過的吭和趟出的路就好的。這點無論是放在程式設計還是人生上來說,都適用。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重複造輪子,有輪子直接購買使用就好,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快速提效,這是一個一切為“效率”為核心的時代。

什麼是認知升級,就是看到了之前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看問題的角度比之前上升了一個角度。如果把認知劃分為本能層、情緒層、立場層、利益層、社會心理層、系統認知層和智慧認知層的話,我目前只能算是從本能層走到了情緒層,未來的路還有很多要走。

(圖片來自“霧滿攔江”)

什麼是認知,什麼是格局,我覺得有一個例子很不錯,值得自己記在心裡:

《呂氏套秋》裡記載著一則楚王失弓的故事,講的是楚王去雲夢澤打獵,不小心把自己心愛的弓丟了,侍從們要循原路尋找,楚王說,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別處的。侍從們都很佩服楚王的豁達與胸懷。孔子聽聞此事後說,這句話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說“人失之,人得之。”老子聽說了孔子的評論後,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再去掉“人”字會更好。那樣就是“失之,得之”,這樣才符合天道。

二、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要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別人手上

相信炒股的朋友都收到過推銷內幕股的電話或者微信,他們通過前一天收盤後的預期與第二天開盤後的漲幅逐步獲取你的信任,之後採用盈利分成或者入會費的方式,跟你合作,告訴你什麼時間點買哪隻股票,什麼價位賣出。

開始的時候,我確實在短時間內賺了好幾千快,感覺他們太牛了,感覺這種賺錢方式比工作快多了,無法剋制住自己的貪婪,投入大量的資金進去,此時一次正常的下跌也讓我們損失慘重,炒作垃圾股,根本就沒有持倉的信心。

跳出來好好想一想,如果錢真的這麼好賺,他們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大的心思跟你分成呢?他們過分強調了平分你的收益而把風險完全拋給了你。

其次,走位一個多年的老股票,完全聽信一個不知專業深淺的人指導,這跟板上魚肉有何區別呢?即使是賺了錢,你也獲取不到技能的提升,對於你後續的投資思路不會有半毛錢幫助,有的只有那點錢了。

正確的投資股市方式是建立其自己投資模式,比如改“投機”為“投資”,注重收益與風險的管理,做優質企業的中長線價值投資等。

其次,這點在個人職業生涯中同樣適用,我們伴隨著團隊成長的同時,也要明確知道自己在職業這個座標體系中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目標座標,通過資源爭取或者個人努力,逐漸向目標靠攏,而不是等待著老闆或者同事趕著你走。

如果事事都是你的老闆說了算,你自己沒有主見的話,這跟被牽著鼻子走的牛沒什麼兩樣,在團隊中,你也只能成為“老黃牛”了,當你老了,結果會是“卸磨殺驢”(2017年華為清退老員工事件)。反觀自己,以前很少與老闆探討自己想要什麼,不要做什麼,現在有一定的自信說出自己的訴求,然後主動把握機會磨練自己的獨特優勢,這一點是一個進步。

三、矯正心理飢餓的金錢觀

由於自己出生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家庭,自幼對金錢就分外珍惜,什麼錢都不捨得花,甚至認為除了基本保證生活的開支外,一切的花銷都是多餘的。很多人看到這點肯定會評價說是“摳門”,我們不能拿著自己優越的生活去評論不曾經歷的貧窮生活,因為你想象不到,貧窮深入骨髓後是一種什麼狀態。

每當在相親節目中看到那些摳門的男方的時候,我都很難能理解,然而面對確實大家一邊倒式的批判。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非常的提升,但是很多的養成的節省系統並不是說改掉就能改掉的,就像我父母,他們年幼時經歷了大饑荒,知道現在全家年收入已經達到小康水平,但還每日擔憂未來可能沒有飯吃,非要在自家的儲藏室中儲藏上幾袋大米,心理才有安全感,其實可以理解為“心理飢餓”。

由於害怕失去錢,害怕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所以自己萬事都儘量已保守節省的方式在生活,殊不知,在現代經濟中,反而認為最安全的方式往往卻是最危險的方式,比如父母為了少還一些利息,買房時儘量不讓貸款,幾乎全款買房,殊不知,合理負債才是家庭財務經營的正確指導。

這個世界正在以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變化,如果我們還保守著過去看似正確的理念生活,那麼我們會與優質生活質量相差越來越遠。錢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儲存的,學會花錢也是一門藝術。合理的消費,不僅有助於提高自身生活質量,還能提高國家的經濟效應。現在的我不在為一週多買一次水果而大呼小叫,不再為每餐兩人三菜而覺得浪費,為了讓自己生活有點品質,還是不是給家裡買一些鮮花來裝飾裝飾,美好的生活反過來會對我們的工作行程正反饋,心情好了,工作效率也會高不少。

自從買了車之後,生活確實變得不一樣了,說走就走的旅行變得不再那麼困難,自駕游去千島湖,飛去昆明、麗江、大理和香格里拉,感受祖國的大美河山和不同的鄉土文化,讀千卷書,行萬里路。世界這麼大大,我們應該時常走出去看看,走出工作家庭兩點一線之間的線性單調區間。

四、為專業付費,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網際網路在過去5年,倡導的一直是“免費”的文化,讓產品免費,讓更多使用者受益。

我們在使用各種軟體或者觀看各種收費視訊的時候,首先先到的是找一找有沒有破解版或者不需要收費的服務,為了獲得免費的東西,有時候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事後想一想,如果把時間換算成錢的話,我們是虧了的。

往看似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只是有些事情的成本是隱形的,不容易被我們察覺罷了。免費的東西,人人都能力,其質量就很差,我們長期閱讀低質的資訊,會阻礙我們思維升級。反而那些付費的內容,正因為我們的付費,才促就了內容生產者以更加嚴謹的態度來對待產品,這是一個良性迴圈。我們值得為優質內容付費,科學高效的方法論告訴我們,跟隨業界一流的牛人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五、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價值

查爾斯瓊斯說: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和他看的書就可以看到5年以後的他,也就是說呢,一個人是他周圍5個人的綜合體。從而形成了“五次元密友理論”。環境的力量,我們不得不信服。古代有孟母三遷,現代人為了一套學區房擠破腦袋。跟優秀的人在一起,我們會被優秀的氣場所影響,觀念、行為也逐步會發生改變。

所以很多成功學或者心靈雞湯類的文章常常建議我們每年主動與比我們自身段位高的人的人交往與交流,雖然在我們與他們交往中會有一定的不適感,但我們需要認識到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突破舒適區的副作用,我們終究會逐漸習慣,這種不適感會隨著我們段位的提升而逐漸消失。

反觀身邊那些職場中晉升非常快的人,在他們成長的路上,幾乎都有一個夥伴,和他們一起成長,幫助他們堅持正確的決定,從而避開錯誤。一個好的有責任心的夥伴是這樣的,無條件的愛你,他本身就渴望成功,成熟,會徵求你的建議,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幫助你,能夠陪伴鼓勵你!你是不能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走下去的,除非你不想達到頂峰。在看看自己當前身處的環境,是否有這樣一個夥伴一同成長,如果沒有,我們改如何破局?

六、感悟人性

狗為什麼會對陌生人狂吠,人為什麼會對傷害自身利益的言論會極力反駁進而情緒失控?面對巨大利益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貪婪?這些都跟本性有關,瞭解人性,對我們日常生活非常有幫助,無論是我們做投資還是與人相處。就好像,以前老婆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不順利,每次在她還沒有說完前,我就不耐煩的打斷,一口要求都是你自己的錯誤,在無法改變別人的前提下,你為什麼不改變自己呢,然後噼裡啪啦的堆砌出一大推自認為很有哲理性的說教語句,換來的結果總是無話可說。

當我知曉了這背後的人性需求後,從說教著改為傾聽者、陪伴者,效果一下子就不一樣了。人性,是需要持續學習和感悟的東西,未來我會花時間系統性的去了解人性的心理學體系。

七、成為一名佛系青年

去了一趟香格里拉,接觸藏民後,徹底改變了我對藏民和佛教的看法。

認知中,藏M是野蠻和暴利的代名詞,佛教是無知的人期望佛教來改變自身命運,現在看來,原來自己如井底之蛙般視野短淺,認知還停留在本能層。在一名叫做“幸福哥”的藏M導遊解說藏傳佛教的信仰之時,自己不知不覺中流下了真誠而感動的淚水。

回來的途中,閱讀了鬼腳七的《人生所有經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感受他在出嫁求佛路中的點滴感悟,領悟頗多,自此下定決心,沒事就開始背誦和抄寫心經。佛教教會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這個視角是脫離自我的視角,是以更高層的認識來看到實物的視角;比如“畫外看畫”,脫離自我,站在旁觀者角度審視自己的舉止言行,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思考。

在工作生活中,我也不斷踐行佛教的自我審視的方法,遇到不開心的或者困惑的事情,也嘗試著使用佛教中思想來指導言行,雖然有些時候還是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身為人的本性,但是我相信,通過不斷的練習,終究會抵達彼岸,菩提薩婆訶。

八、讓自己成為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

身為一名軟體工程師,但是遲遲沒有專業自信,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在專業性上的精力投入遠遠不夠,由於積累的太薄,很多技術都不說不清其核心思想,當面對未知的問題時,頓時會覺得恐慌和無助,更不要談自信了。

如何成為專業的人才,方法和策略其實自己都已知曉,但是遲遲未能行動,即便是行動起來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是一個道理過剩,行動力匱乏的年代,我們不會因為知道了變得不一樣,而會因我們做了什麼而不一樣。以此祭奠我過去5年的專業自卑感,計劃用一到兩年時間來培養自己的專業自信。

九、認清自己的核心優勢,差異化競爭

總覺得自己啥都能幹,但是啥都不專業。在面對當前追求效率的社會大浪潮中,分工越來越細化,我們必須清楚的自己在社會大分工中位置,知道自己相比於其他人有哪些優勢,短板在哪裡,如何發揮個人的差異化競爭。最近在招聘中,對於那些什麼都能幹,然後什麼研究的都不深入,有沒有任何亮點的同學,我們基本都會直接Pass掉。我們常常笑道: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我們也許都面不過當前的崗位。

-END-

只有技術才是硬通貨,看到技術背後的思想價值;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