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番茄工作法》讀書筆記和摘抄----摘自一修讀書文案

《番茄工作法》讀書筆記和摘抄----摘自一修讀書文案

《番茄工作法》 [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番茄工作法的5個階段:計劃、跟蹤、記錄、處理和視覺化

第一步:計劃     在每天早晨確定要做的工作,將“待辦任務”中最重要的事情填寫到“今日待辦”的表格中 第二步:跟蹤     通過番茄鍾跟蹤工作的完成情況。從清單中的第一項工作開始,收集每個番茄鍾執行過程中的指標,比如中斷次數等。 第三步:記錄     在一天結束後,將跟蹤收集到的指標記錄到表格裡,特別是中斷次數、番茄使用情況 第四步:處理     每天結束時,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比較 第五步:視覺化     通過對比較結果的分析,找到改進工作方法的思路           番茄工作使用工具:三張表格,任務清單、今日待辦、記錄表格

什麼是任務清單?     是指用來列出你需要做的任務和想做的任務。可以隨時增加新的任務,劃去已經完成的任務。 什麼是今日待辦?     是指從任務清單中,挑出計劃在今日完成的任務,這張紙每天要更換一張新的。 記錄表格用來幹嘛?     用來記錄、處理和視覺化資料的,我們依靠這些資料,來分析和改進我們的工作執行流程,提高工作執行效率。     

怎樣開始一天的番茄工作法?    1. 從任務清單中選擇一個覺得最重要的事——》開啟一個番茄鍾——》 結束後評估這件事是否仍然重要 ·  2.  正式開始一項任務時——》在25分鐘內全身心投入——》番茄鐘響起時,立即停下任務——》利用3到5分鐘休息,不要去思考任務    3.  休息之後思考——》是否繼續剛才的任務,還是開啟新任務    4.  開啟新任務的情況——》第一:剛才執行的任務重要程度發生變化——》第二:上一項工作已經完成    5.    當一個番茄鐘沒有結束的時候,當前任務就完成——》是開始新任務,還是提前結束番茄鍾——》都不是——》提前做完,就回顧一下,看是否可以改進,直到番茄鐘響起

         進行番茄工作法時,發生中斷怎麼辦?     1. 中斷的分類:內部中斷和外部中斷         ---內部中斷:由自己的意識觸發的中斷.例如:餓了,或者尿急         ---外部中斷:由他人造成的中斷.例如:有人找你詢問或幫忙     2. 如何應對內部中斷?         內部中斷是由於內部本能引起,做法是:接受、記錄並繼續。                  例如:當你在進行任務時,忽然想起來忘記打電話訂午餐,這時候只要接受並記錄它,把“打電話訂午餐”這件事新增到今日待辦清單中,並在正進行的任務前做一個單引號標記。最後繼續手上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斷。                  但是,如果你突然想起來的事情不用在今天完成,比如“幫朋友挑 生日禮物”,那就要把這件事記錄在任務清單中

,防止再次忘記。                  最後,在結束一天的工作時,統計單引號的個數,並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些中斷?有辦法減少這些中斷嗎?這樣有助於找到改進思路和方法。                  注意:有一些中斷,必須作廢當前的番茄鍾,比如著急上廁所。這個時候不能暫停番茄鍾。因為番茄鐘沒有暫停按鈕。要記住,番茄鍾只有兩種狀態:開啟、停止。所以,只能把當前的番茄鍾作廢,之後重新開始一個番茄鍾。                  另外,作廢番茄鐘不意味失敗。因為並不是用“完成的番茄鍾數”來衡量你的工作能力,只是用來記錄你今天付出的努力。     3. 如何應對外部中斷?         外部中斷是來自別人的。當被別人打斷我們的番茄鍾時,我們可以採取 告知、協商、計劃、答覆 四個步驟解決問題。                  第一步 告知:告訴對方“我手頭上有一件要緊的事情”。         第二步 協商:“我週五再幫你做,行嗎?”或者“我過10分鐘再去找你,行嗎?”         第三步 計劃:把與對方協商好的事情,寫在今日待辦或任務清單中,並在未來的番茄鍾中完成。         第四步 答覆:如果協商完成,就一定要遵守承諾,否則下次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了。                  “外部中斷”的情況,同樣需要進行記錄,不用單引號,而是標註一個減號。這樣可以方便分析時,區分外部中斷還是內部中斷。                  同樣的,如果外部中斷情況緊急,要作廢當前的番茄鍾,在處理完成後開啟新的番茄鍾。 如何準確預估一項任務需要多少番茄鍾?

    首先進行第一次預估,即粗略估計。     比如,你在準備一份季度工作彙報PPT,預估使用4個番茄鍾,那就在今日待辦表格中這個任務後面,畫4個小方框。每結束一個番茄鍾就在小方框中打一個勾。休息之後繼續執行,直到任務完成。          這時會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剛好在4個番茄鍾結束是,任務完成。這說明預估很準確。     第二種,在第2或第3個番茄鍾結束的時候,PPT提前完成,這時可以準備開啟下一個任務的番茄鍾。     第三種,就是4個番茄鍾都結束了,可是PPT還是沒完成。這時就要重新預估還需要幾個番茄鍾才能完成。假如還需要3個,就在4個打勾小方框後畫3個圓圈,表示第2次預估還需要3個番茄鍾。          以此類推,可能還會有第3次預估,假如3次預估後還未完成,就需要分析一下,反覆低估這件事的原因,是否是缺少資料,找出原因才會進步。 採用不同符號表示預估的原因以及如何進行一天的資料分析?     為什麼用方框、圓圈、三角表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的預估呢?         是為了記錄我們計劃和實際的執行偏差。         番茄工作法建議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後,統計記錄表格中每項任務的執行情況,其中就包括番茄鐘的預估和完成情況。     如何進行分析呢?         1. 如果一項任務在開始時被多計劃了1個番茄鍾,就要在記錄表格中相應的任務旁寫  +1。         2. 如果一項任務被少計劃了4個番茄鍾,就記錄 -4.         3. 最後將任務偏差相加,1+( -4 ),得到-3 ,說明今天的整體計劃         少了3個番茄鍾。         4. 接著分析今日待辦中做了多少次2次預估和3次預估,即畫了多少圓圈         和三角形。         5. 完美的情況是偏差番茄數為0,並且沒有2次預估和3次預估。 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率的小技巧     將任務寫在小卡片上,而不是長長的任務清單。在選擇任務時,直接抽取卡片,而不用重新抄寫。

    最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番茄鍾和休息的時間長度,每次調整最好間隔兩週以上,這樣才會有充分的資料來證明調整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