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記錄一次由屁股決定研發的狗血經歷

記錄一次由屁股決定研發的狗血經歷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專案的成敗,是整個團隊努力的結果。今天總結的這些經驗教訓,如果對後來人有哪怕一丁點的經驗教訓,那也值了。

2017年的春天,我們團隊接到一個任務,需要開發一套智慧家居產品,產品的開發週期初定為三個月。產品的架構其實不復雜,都是一些現成的技術,應該很快可以拿下。

事實證明,碼農的世界遠比現實單純。由於技術總監上個月辭職了,老闆臨時把負責結構的經理大King提拔上來做研發總監。大King只會做結構,對軟硬體研發並不在行。大king新官上任,急於證明自己。於是以時間緊迫,工期緊急為由,力推一種創新模式:結構先行,結構帶動軟硬體研發雙規並進的模式。

在我們的軟硬體研發方案還在討論,還沒有定型的時候,負責結構的同事已經加班加點,很快拿出了他們的方案。很多電子元器件的體積引數都是拍腦袋決定的。老闆看到結構部的同事反應迅速,很滿意,只是對產品的體積太大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大King十分善於察言觀色,於是召集研發部的同事開會,主張在現有的產品體積上,砍掉一半體積。硬體主管欲言又止,方案在磕磕碰碰中定下來了。

在硬體電路板還沒有設計出來的時候,結構的同事已經開始開模具了。是的,你沒有看錯,不是打手板,而是開模具。開模具費用很貴,是產品研發裡的大頭。開模具意味著產品的結構基本上不能改了,只能通過修改軟硬體來配合。

結構部的同事經常得到老闆的表揚,大King也很有面子,因為那是他曾經帶出來的團隊。

由於大King是研發總監,大家都要聽他的。在大King的觀念裡面,軟硬體研發都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事。大King認為,產品研發最複雜的地方在於模具。這真是本位主義的典範。

團隊奮鬥了一個多月之後,電路板和軟體都出來了,模具也出來了。

把產品往外殼裡一裝,有些產品死活裝不下。因為大功率繼電器太大了。

怎麼辦?大King也傻眼了。於是連夜開會研討解決的方案。後來發現日本有一家大功率繼電器體積比較小,可以放得下,但是價格要比市面上貴3~4塊錢。我們的老闆非常摳門,對產品的成本核算要求非常高。

老闆不能接受增加產品成本的方案。於是大King不斷的向我們軟硬體研發施壓。於是整個公司的人都覺得是我們研發部門的人無能,導致專案進展不順利。硬體的研發主管壓力很大。其實還有一種方案,就是修改結構,重新開模。如果大King能早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可惜現實是,領導永遠不可能有錯,錯的只能是員工。在經歷數次改版之後,硬體還是裝不進去。硬體主管終於在一次開會的時候,頂不住壓力爆發了,說出了一句經典卻至今仍然無人能翻譯的英文:WQNMBD,LZBGL。

於是,硬體主管辭職了。老闆終於意識到這次可能不是研發部的錯,於是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接受價格高几塊的進口繼電器,快速把這個版本開發出來賣。同時結構改大,重新開模,以準備下一個版本。

重新開一次模具,讓老闆白白多損失了一百多萬塊。老闆很不爽,於是大King就沒有然後了。

軟體主管細喵走馬上任,擔任研發總監。一次酒後,細喵親口對我說:大King以前就是瞎搞,研發產品最複雜的是軟體。

我知道,下一次研發也許又悲劇了。 研發一旦讓屁股決定腦袋的本位主義主導,結局往往都不會那麼美好。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