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曝光值(EV)與景物照度(Lux)之間的關係

曝光值(EV)與景物照度(Lux)之間的關係

十九世紀德國人提出了一套用來表徵照相機曝光量的體系,後人成為曝光值(Exposure Value, 簡稱EV)。曝光值EV的數學定義如下:
 

\mathrm {EV} = \log_2 {\frac {N^2} {t} } \,,

其中N指的是鏡頭的光圈值,t是曝光時間,單位是秒。根據這個公式很容易的就能推匯出當光圈是f1.0曝光時間是1秒的時候EV值就是0。當然曝光時間越短,f數值越大其實曝光量越小,(EV值反而大了),曝光時間越長,f數值越小曝光量其實越大(當然EV值反而變小了)。因為是以2為底的對數,所以相鄰兩個EV值之間的實際曝光量的差異是1倍。

在自動曝光技術普及之前,攝影師必須熟記各種場景下需要的曝光量,然後根據這個曝光量來設定鏡頭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30年代柯達把自動測光元件裝到照相機之後,自動測光技術日漸成熟,現代民用照相機基本上已經不再需要記憶這些東西了,照相機會根據你的設定(快門優先還是光圈優先等等)自動設定曝光引數,只有某些要求極高的場合,才需要攝影師用獨立的測光儀器來確定曝光量。

因為小型數碼照相機的已經非常普及,其實還可以利用照相機來進行簡單的光照度測試,因為照相機的曝光值和現場照度之間存在對應關係:

  EV     亮度,cd/m2    照度,Lux 
−4 0.008 0.156
−3 0.016 0.313
−2 0.031 0.625
−1 0.063 1.25
0 0.125 2.5
1 0.25 5
2 0.5 10
3 1 20
4 2 40
5 4 80
6 8 160
7 16 320
8 32 640
9 64 1280
10 128 2560
11 256 5120
12 512 10,240
13 1024 20,480
14 2048 40,960
15 4096 81,920
16 8192 163,840


亮度(cd/m2, 坎德拉每平方米)是用來表徵發光表面的亮度的單位,一般電腦顯示器的亮度是50-300cd/m2
,而正午十分太陽表面的照度是1億cd/m2,所以一般的照相機在正常的快門和光圈的組合下是沒有辦法拍攝太陽表面的細節的。照度是用來表徵落在不發光表面上的外來光線強度的單位,一般來說正午十分的陽光直射下的照度在12萬Lux左右,參照上面的表格,可以大致確定需要EV 15 到EV16之間曝光量(現代數碼相機已經可以按照1/3EV的精度來增建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