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文網址:https://post.smzdm.com/p/653673/

 

寫在前面

新人第一篇投稿,因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內容均為個人理解,難免有紕漏指出。如果您對本文內容有異議或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請不吝賜教。而且從小語死早,文采可能非常渣,請大家選擇性的 往下看。

本文主要討論軟體方面的內容,對硬體涉及較少。請選擇性閱讀。

前言

某日二姐給我打電話,說我之前給他裝的 mini PC 越來越卡,已經不能正常辦公了。上班了之後公司正好發了頂配的Thinkpad E460,就打算把大學期間使用的筆記本給她,用她的mini PC在家裡共享檔案,弄個功能簡單的NAS。

 二姐對電腦的需求只有

日常辦公,又想要大顯示器看看視訊。就給他買了技嘉這個mini PC,配上4G記憶體和256G的SSD,用起來還是不錯的。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技嘉(GIGABYTE)BACE-3150 超迷你PC (內建處理器與主機板/不含2.5英寸硬碟和筆記本記憶體)999賽揚N3150 CPU,不帶記憶體和硬碟的準系統,現已停產京東去購買

想當年,4G金士頓記憶體109,256G的SSD才379,現在簡直慘不忍睹#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然後就簡單的折騰了折騰,裝了WIN10 LTSB版,不會經常更新重啟,刪減了小娜應用商店等內容,正好適合做個小NAS。掛了2個硬碟,一個3.5的5T行動硬碟,一個2.5的1T移動用盤。

主要用來掛PT,共享檔案用,家裡的手機、pad、電視可以通過SMB連線mini PC來訪問檔案,千M區域網看藍光也不成問題,其實收拾收拾效能還是夠用的。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vbox還開了個NAS系統,有時候在公司會用Team Viewer遠端控制下,下載點百度雲的資源(現在百度限速,只能靠時間取勝了),CPU和記憶體佔用也都不是很高。

而且這個mini PC功耗出奇的低,滿載執行功耗在10-15W之間,四捨五入等於不要電費啊#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其實這套方案,還是基本能滿足我的需求的,成本低(用的都是以前的東西),也非常省電,但是人總是喜歡折騰,簡單的window檔案共享功能還是有點單一,大媽這裡又經常出現黑群暉教學,就打算也折騰折騰。

=============================正文分割線===============================

第一部分、常見NAS系統的簡單介紹

想了想,既然要開始折騰,不如就把市面上常見的NAS系統都試試吧,簡單的百度了之後,用的人比較多的大概有這幾種,主要說下能在虛擬機器上玩的系統。

首先是三個開源NAS系統,FreeNAS、NAS4Free和OpenMediaVault(OMV),還有一個國產閉源系統U-NAS

關於三個開源系統,知乎是這麼介紹的

FreeNAS®,目前最受歡迎的開源免費 NAS 作業系統之一,基於以安全和穩定著稱的 FreeBSD 系統開發,由 ixsystems 公司的技術團隊維護。
專案地址:www.freenas.org

NAS4Free,基於 FreeNAS 0.7 開發的一個分支,由原 FreeNAS 系統開發者發起建立。許多戀舊的朋友忠實的跟隨,安裝要求沒有 FreeNAS 高,版本更新也很及時。
專案地址:www.nas4free.org

OpenMediaVault,由原 FreeNAS 核心開發成員 Volker Theile 發起的基於 Debian Linux 的開源 NAS 作業系統,主要面向家庭使用者和小型辦公環境,最近釋出了針對樹莓派的安裝包,值得關注。
專案地址:www.openmediavault.org

作者:MarK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59049/answer/343758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麼看來,這三個系統,其實歸根到底是一家,早起都是一個團隊的,FreeNAS和NAS4Free基於FreeBSD開發,而OMV基於Debian開發。三個系統,每個系統都在虛擬機器上用了1個星期左右吧,沒有長期使用,只能簡單談談感受。

FreeNAS和NAS4Free區別不是非常大,一奶同胞,同樣都是基於FreeBSD開發,據說非常穩定,而且都支援ZFS檔案系統,常見的服務都可以提供,如SMB/AFP/FTP/NFS,還有一些我都不怎麼用得到也還沒研究出來怎麼用的,系統都很小,可以裝在U盤中,挺方便的。但是基於FreeBSD開發,自己不是很熟悉,官方的外掛數量也有限,想自己折騰的話,感覺時間成本略高,就先放在一邊了。

然後就裝了OMV,其實基礎功能差不多,都能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安裝終於看到了gui,讓人很舒服。此外基於Debian開發,這個就很方便了,Debian的apt包管理讓我完全不需要官方提供外掛,需要什麼都可以自己裝軟體,掛pt,遠端下載,虛擬機器,搭建個人小網站什麼的隨意來。OMV用了一個多星期,感覺完全可以作為主力的NAS系統。

然後就在基本已經決定使用OMV這個系統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叫U-NAS的國產系統,同樣基於Debian開發,但是不開源。既然是國產,像我這種又紅又專的愛國好少年,是一定要支援一下的,官網下載映象,10分鐘後裝好,開啟WEB UI之後,一下子就把我驚豔到了,比起FreeNAS、NAS4Free和OMV,U-NAS不知道好看到哪裡去了。

OMV的介面(FreeNAS和NAS4Free跟OMV的UI風格一致),大家可以看張大媽這篇文章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不完美的[email protected]解決方案 篇三:基於OMV系統整合XBMC硬體折騰完畢,下面該軟體部分了!衡量以後覺得OMV比較適合我,也能安裝XBMC作為HTPC。OMV全稱是Openmediavault,算是FreeNAS的一個分支,OMV基於debian(音譯好像是“蝶變”),是目前應用最廣的Linux發行版本,另一個比較著名的Linux發行版本Ubuntu也是基於boffy|101評論102收藏725檢視詳情

U-NAS使用的時間比較長,mini PC後來一直在執行這個系統。簡單說下U-NAS,檔案系統的話,只支援btrfs和ext4,沒有ZFS方便,不過對於家用,也沒什麼區別。WEB UI很漂亮,上手難度和FreeNAS、NAS4Free、OMV相比,基本等於0。功能上,感覺比FreeNAS、NAS4Free、OMV更適合家用,常見的功能設定起來都很方便,服務也很全,基於Debian開發,對於熟悉Linux的同學,簡直是福音。此外技術支援很方便,有什麼不會的,可以QQ直接諮詢,也有玩家的QQ群。如果不買U-NAS的硬體,只用他們的系統,還提供有償的技術支援,可以說是非常方便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體驗,比較這個4個NAS系統,感覺U-NAS好用一些。可以直接在物理機上安裝U-NAS系統,通過vbox虛擬機器裝個win10實現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在物理機上裝win10,硬碟通過對映直接給U-NAS系統使用,這兩個都是不錯的選擇。

———————————————群暉專用分割線—————————————————

寫到這一定會有人問,說了這麼多,群暉、威聯通鐵威馬這些專業的NAS軟體和硬體提供商,怎麼不聊一聊。鐵威馬實在是沒用過,本文就不做評價了,然後群暉的話,只用過黑群暉,和白群應該是有不少區別,所以關於群暉和QNAP的對比,如果有不妥,請大家指正。

對於NAS,大家的需求主要在檔案共享、多媒體共享、資料備份、手機訪問、外網訪問等這幾個方面,這些也正是NAS的核心功能,不過說實話,NAS也出現這麼久了,群暉和QNAP的核心功能,區別真心不是很大,都能超額滿足我們。外掛方數量和質量上,群暉略好一些,但是家用也都綽綽有餘的,下面主要說下區別。

1.DOM盤

DOM盤,又稱DOM電子硬碟,Disk On Module的縮寫。DOM電子硬碟(FlashOnDisk)是具備高效能,高穩定度的快速記憶體儲存媒體元件,為時下效能成本比最優異的記憶體儲存媒體解決方案。

                                                                                                                                                                ————來自百度百科

群暉的DOM只是作為引導系統使用,相當於電腦的BIOS,系統會裝在每一塊硬碟上,可以簡單的理解為RAID1冗餘。QNAP的DOM裡面有完整的一套系統,不插硬碟的時候,在Qfinder裡面也是可以看到系統版本號,而且初始化NAS的時候,如果只插入一個硬碟,只會在這個硬碟中建立系統分割槽,之後在插入其他硬碟,硬碟只會儲存資料,沒有系統分割槽。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這兩種方案,各有優缺點吧。當系統掛掉的時候,由於資料分割槽和系統分割槽獨立,可以提高資料恢復的成功性;而每個硬碟中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不會因為某塊硬碟壞掉就導致系統掛掉。這裡就看個人喜好了,我更喜歡QNAP的做法,經常備份系統配置,如果系統盤掛掉了,換塊硬碟重灌系統匯入配置,就又和之前一樣了。系統和資料分開,會讓我感覺我的資料更安全。

2.分割槽方式

這裡是群暉和前文所述其他系統區別最大的地方了,如果我們不組RAID,硬碟選擇BASIC或者RAID1模式,不論是FreeNAS、NAS4Free、OMV、U-NAS還是QNAP,硬碟從NAS上拔下來查到windows或者Linux的電腦上,都可以掛載讀取,Windows下需要一些軟體,不過依然很簡單。這樣在NAS硬體掛掉了之後,我們依然有辦法拯救回來我們的資料。

但是群暉的分割槽方式就有些讓我不能理解了,我在用黑群暉的時候,把硬碟完整對映給群暉,選擇BASIC初始化硬碟,不做RAID,存入資料之後。硬碟重新在windows下面,會發現這個硬碟有2個分割槽,第一個是系統分割槽,剛才已經說過,群暉在每塊硬碟都會分一個系統分割槽,但第二個分割槽竟然是Linux Raid格式,我明明沒有選擇RAID啊,這就比較尷尬了,Windows下面想要讀區Linux RAID分割槽中的資料,難度會非常大,Linux下也要選擇Raid掛載,才能讀區資料。

寫到這裡這個小結

首先是免費的NAS系統,有國外開源的FreeNAS、NAS4Free和OMV,還有國內閉源的U-NAS。大家經常用到的功能,這4個系統都差不多,但是U-NAS的UI更加美觀,操作簡單更容易上手,有中文的社群、論壇和QQ群,方便交流,還有官方的技術支援,QQ和郵箱的回覆速度都還是可以的。如果自己組裝一臺NAS或者買像Gen8/10這樣的小伺服器,U-NAS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然後就是不推薦大家使用黑群暉,黑群暉萬一哪天突然掛掉了,沒有官方的售後,資料又難以匯出,真的很麻煩,畢竟資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部分、NAS硬體的選擇

軟體系統足足研究了一個多月,也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如果不選擇成品NAS的話,就用U-NAS系統,然後可以vbox再開一個win10的虛擬機器,基本上能滿足我的所有需求了。

如果是選擇成品NAS的話,比較偏向QNAP的產品,和群暉相比,同樣的價格配置要高出不少,而且DOM盤和分割槽方式都讓我更偏向QNAP一些。不過其實成品NAS的話,都是非常穩定的,出問題的機率還是很低,所以群暉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裡只是我個人的喜好而已,大家輕噴。

由於對U-NAS系統比較滿意,加上群暉和QNAP略貴,首先就沒有考慮成品NAS了。自己又比較懶,動手能力也不強,自己買零件裝NAS不是很適合我,打算gen8這樣現成的產品,看了看張大媽那麼多gen8的文章,發現還是換CPU各種改造,想想自己的動手能力,偷偷的把關注點換到了gen10和mineNAS這兩個產品上。gen10對於家用NAS來說,低配版完全夠用了,我的N3150都可以跑win10帶一個虛擬機器,gen10應該完全沒問題。張大媽關於gen10的文章也不少。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HP惠普MicroServer Gen10伺服器_淘寶搜尋s.taobao.com去看看

 

 然後mineNAS也不錯,配置更高,而且盤位更多。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mineNAS邁K1伺服器_淘寶搜尋s.taobao.com去看看

 

兩個產品價格都在2500左右,當初還是很糾結的,考慮到需要7*24工作,可能是心理作用吧,還是覺得HPE gen10這種偏向企業級的產品更靠譜,於是就下單了。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可是圖片為什麼顯示退款成功呢?

就在我下單的第二天,我的虛擬機器突然掛掉了,VBOX在大概半個多月沒關機,然後晚上回家發現崩潰了,雖然資料沒什麼損失,但是心裡不免咯噔了一下,想了想我滿盤的大姐姐(是不是說漏了什麼#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萬一哪天離我而去,豈不是會很傷心。

考慮了再三,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吧,還是退了換成品NAS吧。

想了想自己的需求,至少4盤位,2盤位不論是容量,還是資料備份都顯得捉襟見肘,然後又虛擬機器的需求,arm構架就不考慮了,群暉918時不錯的選擇之一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群暉(Synology)DS918+ 四盤位 NAS網路儲存伺服器 (無內建硬碟)4680元DS918+屬於群暉的PLUS系列產品,即高階型號,而且基於x86架構CPU,原生支援Docker等容器虛擬化技術。採用英特爾賽揚J3455 CPU,四核四執行緒設計,支援2路[email protected]轉碼。預裝4GB DDR3L記憶體,另預留一個記憶體插槽,可以擴充套件到8GB。4個盤位,可以通過群暉的擴充套件裝置擴充套件至京東去購買

 貌似還有M.2的插槽可以用SSD加速,雙網口鏈路聚合也非常有優勢

qnap也有不錯的產品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威聯通(QNAP)TS-453Bmini 4G記憶體 四核處理器 直立 NAS 四盤位網路儲存(無內建硬碟)3699元京東去購買

 

配置差不多,不過沒有M2的擴充套件,但是有HDMI(雖說我用不到),而且京東當時還有活動,送一個ASUS AC68u,價效比很高,正在糾結的時候,看到了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威聯通(QNAP)TS-563 AMD 4核2.0 GHz 處理器 支援萬兆網絡卡 內建AES 硬體高速加密五盤位網路儲存3999元京東去購買

 多了一個盤位,還可以萬兆擴充套件(看了看那個PCI-e擴充套件,價格不菲),但是不知道這個AMD的效能如何,簡單的看了看跑分。

N315單核471,多核1661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j3455 單核787,多核2159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AMD這個單核886,多核2512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好像效能還好那麼一丟丟,但是功耗足足多了50%,不過其實也只有5W,貌似可以忍。

當天就退了gen10,京東擼了TS 563,由於是Plus會員,2000-80的卷還沒用,然後又買了2年的延保,4000不到拿下。

第三部分、QNAP TS563

產品已經用了半個多月,這裡只能來個偽開箱了,重新包裝好,來一遍開箱#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盒子超級大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裡面海綿填充很嚴實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其實使用透明塑料包裝起來的,但是包裝早就扔了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正面特寫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5個盤位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硬碟方面,退休了一個三星850evo正好裝系統,因為有虛擬機器需求,所以就用ssd裝系統了,會稍微快一點。資料盤方面,一個4T HGST的企業盤,一個西數的4T監控紫盤,一個兩年前買的行動硬碟拆下來的5T希捷,還一個拆下來的1T西數2.5寸硬碟。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這裡說下企業盤的感受,噪音真的很大,而且功耗很高,裝系統的時候,只有SSD,NAS的功耗在25W左右,撞上企業盤直接飆到了35-40W。感覺監控盤還是很適合NAS使用的,噪音小、省點、本身也是為了7*24設計,以後慢慢換吧。

5塊硬碟都插上,QNAP開了2個虛擬機器,功耗在45W左右,還是不錯的。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第四部分、QNAP使用感受

NAS初始化還是比較簡單的,插上SSD,開機等著就好了,下載一個Qfinder Pro就可以裝系統了,即使用SSD,開機也差不多要將近3-4分鐘。

檔案傳輸速度還是不錯的,讀寫都能跑慢千兆區域網。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這裡速度能到達130MB+,是因為Mac是按照1000換算的,而不是按照1024換算。

關於QTS的介紹,大媽著已經有不少文章了,大家關鍵詞搜尋下QTS就好了。這裡我主要說說虛擬機器應用和如何內網穿透。

1.虛擬機器

只需要在APP center下載一個APP即可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然後就可以開心的建立虛擬機器了,QNAP的官網中介紹他們的虛擬機器和NAS交換資料是不走網絡卡的,直接告訴交換資料,可是我在裝完win10之後,發現虛擬機器中win10中網絡卡只有100M,再給QNAP發郵件之後,很快得到了回覆。需要把網絡卡型別改成virtl io,再裝好驅動,進虛擬機器一看,竟然變成了萬兆網絡卡。美滋滋#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頭一次看到10.0Gbps,還是挺震撼的。

由於CPU效能一般,虛擬機器win10不是很流暢,但是基本夠我用了,然後為了方便內網穿透,又裝了個centos7。

QNAP的VirtualizationStation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功能很多,匯入、匯出、共享虛擬機器,虛擬機器快照這些功能都有,整體來說,比較滿意。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開了2個虛擬機器,CPU和記憶體的使用率如圖(我把2G記憶體換成了8G)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2.內網穿透

由於所在小區只能安裝寬頻通的寬頻,網速渣就不說了,還不給公網IP,在和客服溝通無果之後,就只能靠自己實現內網穿透從而在公司訪問NAS的檔案了。

首先是QNAP提供了多種訪問方式,在myQNAPcloud這個APP裡面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如果你有公網IP的話,QNAP自帶DDNS(動態域名解析),域名為domainname.myqnapcloud,而且會自動設定你的路由器進行upnp埠轉發,訪問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可是如果你沒有公網IP的話,QNAP提供的服務叫做cloudlink,就是官方自己的內網穿透,可以通過q lin k.to/domainname直接訪問NAS。

我沒有公網IP,就先試了試cloudlink,速度實在是慢的驚人,有點忍受不了,不知道qnap的伺服器放在哪裡,還是說因為用的人比較多的原因。而且如果用cloudlink外網連線NAS,只能訪問幾個有限的埠,很多功能是用不了的。

於是就想自己進行內網穿透,看了看APP center裡面有花生殼,這個公司的DDNS和內網穿透做的都還不錯,速度我也很滿意,但是缺點就是如果你不花錢,內網穿透只給2個埠,而且每個月只有1G的流量,這完全不夠用啊。

以下內容大家選擇性閱讀,需要一些Linux知識,想了解更多可以留言

去年雙11,只給自己買了一個域名和一個VPS,這會正好用得到,可以把VPS做內網穿透的轉發伺服器,域名解析到VPS上面也可以不用記IP地址了。而花生殼每個月1G的流量,正好可以用作我主動發起連線使用。具體流程如下:

裝一臺linux虛擬機器,其實QNAP也是linux系統,講道理可以不用虛擬機器的,但是為了安全,還是不要留可以直接ssh連線QNAP的通道。

1.在虛擬機器上面裝好花生殼,將花生殼埠對映到本地埠22上面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2.我的手機裝了ssh軟體,可以直接通過手機ssh連線虛擬機器

ssh [email protected][花生殼ip] -p [花生殼埠]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3.ssh中的引數-R可以建立遠端埠對映,如

ssh  -R  8080:[QNAP_IP]:8080  [email protected][vps_IP]

此時我vps的8080埠就可以把資料轉發到我的QNAP的8080埠上了,就可以訪問web ui了。

-R引數的用法,百度一下還是不少的

此時我已經通過自己的域名aliyun.XXX.com登入了我的NAS了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測試下載速度

#原創新人#家用NAS進階折騰之旅—常見NAS系統介紹和一些體會以及QNAP 威聯通 TS-563 NAS使用感受

在公司大概有500-800kb/s,家裡大概200-300kb/s吧。

總結下自己通過VPS實現內網穿透的好處

  1. 沒有流量限制

  2. 可以任何埠對映

  3. 手機隨時建立隧道,用的時候連,不用的時候關掉

  4. 由於SSH是加密連線,資料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總結

  1. 打算自己裝NAS的小夥伴,不僅可以裝Windows或者黑群暉,U-NAS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 稍微不差錢的小夥伴上群暉或者QNAP也是非常不錯的,系統更穩定。

  3. 沒有公網IP的小夥伴,可以試試SSH -R來建立隧道實現內網穿透,方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