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再也不想在創業公司待了!

我再也不想在創業公司待了!

最近有個在創業公司工作的運營朋友裸辭了,在這裁員高潮,說以後再也不在創業公司待了。

我想我們大多數人在大公司待著的機會還是挺少的,尤其是近些年創業潮大漲,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我接觸的很多運營人中,很多都是在創業公司待著,前兩年新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現在運營崗位是每個創業公司的標配,但往往在這種初創公司待著的運營人都是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無人指導,更別提遇到一個能時刻對你耳提面命的領導,不瞎指揮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大多數時候的運營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如果能靠著嚴格的自律和不斷的自驅意識去不斷攀爬,兩三年的時間已經能坐到領導崗位,但很多人的自我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之前一個做運營的90後辭職引來了一波讚歎之聲,也招來了很多網友的吐槽。這位90後運營人的辭職理由描述:沒有加班工資、上班無期限;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逢年過節都要留守崗位;為了維護公司利益得罪人,孤身在一個城市,做不到趨炎附勢、 沒有朋友;在公司看不到前途,不想安逸;頸椎病、腰椎病犯的時候心態完全崩掉;從公司的初創到看著公司一步步發展,再到衰退,看不到工作的希望,所以選擇辭職。

入職6年,月薪依然3500,沒有上升渠道,個人的忍耐力也達到了極限,辭職離開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但更多在創業公司的運營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依然選擇堅守到崗位,原因眾多,公司不行,但是平臺不錯,靠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也可以給自己插上高升的翅膀;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死守堅持在崗位,內心苦悶卻不敢辭職;最近因為各大公司的裁員潮,也導致很多運營人只得望風守望,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創業公司雖然因為創立時間短,公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公司領導崗位出現斷層等原因會被吐槽,但是好的創業團隊也非常多,能夠很好地靠著公司的創業文化和團隊凝聚力集聚人心,也是一個非常適合運營人成長進步的環境。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

在我眾多在創業公司待著的運營朋友中,出現了兩個極端,一種是習得性焦頭爛額的工作日常,一種是蹲坑拿薪、聊天拿薪,有很多水分。後者是因為公司領導沒有網際網路基因,不懂運營,自己又不能完全的自主學習和進步,所以處於自我放棄階段,對職業發展也沒有規劃,所以得過且過。

前一種是很多公司的運營日常,拿著月薪5000的工資,做著10000的工作,操著COO的心,排版、作圖、寫文、策劃活動、運營社群,有時候還特麼的要做客服,經常覺得公司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幹活的,週末還得在家時刻盯著朋友圈和新聞網站,以免錯失蹭熱點的機會而損失掉白白的不花錢的流量,最重要的是,你趕不上追熱點,會被領導指責和怒懟。真實又辛苦,但這確實是大多數運營人的日常和心理狀態。

有一陣很多朋友都立志要轉行,再也不做運營的這苦逼又出力不討好的工作。

然而,接下來我要告訴你的是,運營是一個非常鍛鍊人的崗位,也是一個前途無量的行業,不管是在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能學到知識、能提高自己能力的公司都值得一待,哪怕有一天你改行去做文案、營銷策劃、活動策劃、市場推廣人員、使用者增長官······我相信你都可以駕馭,並且輕車熟路,遊刃有餘。因為,你為成長走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算數。

之前看到一句話說,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默默無聲的,但是很少有人會去尋短見,你看到的那些因為工作壓力大導致崩潰尋短見的人,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缺乏磨鍊、經歷的事情少,修心還不到家,所以成年後遇到的巨大重壓才會讓他瞬間失去活著的勇氣。

所以趁著年輕,多經歷一些事情、多承擔一些壓力,才能讓自己成長的更快,未來的路也會越走越順暢、越走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