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9歲程式設計師,該怎麼在寫作、溝通、能力方面提升自己?

29歲程式設計師,該怎麼在寫作、溝通、能力方面提升自己?

1、

每次臨到週二的時候,我的內心就開始恐慌,因為該寫一篇《程式人生》方面的文章了;我甚至有一種錯覺——剛寫文章沒多長時間嘛,怎麼又該寫了?這次寫點什麼呢?

 

一想到這,我就開始發愁,愁得白頭髮都鑽出來了好幾根。我在想,要不要加入一個寫作訓練營呢?我時不時在內心會這樣問自己。瞅瞅人家這個寫作訓練營的課程大綱,每一節課都是我想吃的藥啊!

 

第一節課:養成寫故事的思維,擺脫碎碎念

 

話外音:我感覺自己每次寫的文章都是在碎碎念,儘管有一些忠實的粉絲“客觀的”評價說寫得很真實、很打動人心;但我知道,我的文章裡並沒有故事的思維。要知道:道理只能贏得辯論,故事卻可以收服人心啊

 

第二節課: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和定位,成為垂直領域的專家

 

話外音:我一直以來的計劃是——每週寫兩篇文章,週二寫程式人生——我可不只是苦逼的碼農,屌絲的程式設計師,我還很有趣,我不僅熱愛讀書(讀魯迅,讀胡適,也讀王小波),還熱愛生活、愛掙錢;週五寫技術程式設計——既然是程式設計師,就應該在自己的領域深挖,寫出自己在Web全棧和Java方面獨到的、深刻的見解。

 

第三節課:寫了很久,沒有成績,不想堅持了,怎麼辦?

 

話外音:從2015年開始,我就在技術論壇上持續不斷地寫作,一直寫到現在,但也僅此而已,這樣不矚目的成績實在令我心有不甘,看看那些大牛們的公眾號早已經粉絲突破10萬了,而自己還沒有突破5K,好傷心啊!

 

有很多時候,我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寫作的天分?我是不是該放棄了呀?但轉念一想,寫作畢竟給我帶來了一些看得見的改變啊!比如說,我和北航出版社簽了約,《Web全棧開發進階之路》在2019年2月份就要面世呢;到時候,我就是“暢銷書”作者了呀?一想到這,我的嘴角就會不自然的露出滿意的微笑。

 

第四節課:脫離小我的情緒,關注大環境,與人產生共情和共鳴

 

話外音:好吧,好吧,我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談的都是自己的人生歷程,並沒有和大環境息息相關,這怎麼可能和他人產生共情和共鳴呢?

 

朋友老蔣就曾毫不留情的批評我:“你寫的文章只侷限於你的技術程式設計,我都不愛看;另外,你也不和時事熱點關聯,完全是在浪費流量!你看,范冰冰被罰款8個億,這麼大的事,你不吭聲;重慶公交車墜水,這麼大的事,你也不吭聲;王思聰的IG奪冠,這麼大的事,你還是不吭聲。你這樣的話,我怎麼可能讀你的文章呢?其他人怎麼可能讀你的文章呢?”

 

說得句句在理啊!

 

王朔曾將“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金庸小說”並稱為四大俗,言辭相對激烈。我們不去評論這句話的是與非,單說“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金庸小說”的流行程度,就可以知道寫出來的東西要“雅俗共賞”有多麼重要,要引起人們的“共情共鳴”有多麼重要!

 

做完了以上4點的深刻檢討,我感覺自己在寫作方面已經剝掉了一層皮,雖然很痛,但我覺得離成功又近了那麼一小步——不僅要持續不斷地寫,還得找方法、取捷徑。

 

 

2、

 

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我不善於交流,害怕在很多人面前分享;一直不敢在這方面突破。碰到自己喜歡的人,無話不說;碰到陌生的圈子,惜字如金;甚至在公司年會的時候,去向領導獻殷勤敬酒的時候都十分的難為情;然而在知識變現的浪潮下,幾乎所有的大牛程式設計師都開了知乎live,Gitchat課程。我也想突破自己,於是昨天下午,我下定決心參加了一個線下的讀書寫作交流活動,如下圖:

 

大致介紹一下(逆時針轉):

 

俊雅姐:非常有氣質,非常有見解,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但心態年輕到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OUT了;借用佚名的一句話來形容俊雅姐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俊雅姐在分享的時候聲音溫潤如玉,就像流水一般自然;目前正在讀馬奇的《論領導力》(感覺好高深的書籍,目前交換給了我,晚上睡覺前要好好的讀一讀了)。

 

永勝:造飛機的程式設計師,哇,好高階的程式設計師啊!另外,他還喜歡理財,在幣圈有著深入的研究和實戰經驗(畫面中沒有他,正在拍照呢,因為他還喜愛攝影)。

 

十五:93年,職業是一名翻譯,目前在考碩士——一個真正的“平凡的外表,有趣的靈魂”。你知道他最近讀什麼嗎?《政府工作報告》,真的震驚到我了(年輕人,我看好你啊)。

 

佚名:太平洋保險的客戶經理。

 

馮帥:93年,刑警,研究生(影象處理方向);最近在自學程式設計(年輕人就是敢想敢做啊,當著刑警,碼著程式碼)。

 

王二:正在做筆記的那個,立志成為一名作家。

 

第一次參加線下的讀書交流會,我感覺受益匪淺,就好像肚子上多長出的那十斤肉,非常明顯——我不再是隻有0和1的程式設計師了,我也有自己健全的功利主義思想了——一個人,不僅要在精神上富有,還要在物質上富有。

 

與會交流的各位,都非常瞭解李笑來(福利:我這有李笑來完整版的學習學習再學習.pdf,有興趣可以加我微信 qing_gee 索取哦),正在讀他的《成長的韭菜》——都很會投資理財啊,而我只好先投資好自己,多買幾本書,多讀幾本書,多寫幾本書。

 

通過這次線下讀書交流會,我感覺我在溝通方面也剝掉了一層皮,雖然很痛,但我覺得離成功又近了那麼一小步——善於寫作的人,也要善於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另外,程式設計師不僅要投資自己,還得學會理財

 

3、

 

 

所謂厲害的大牛,在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模式和普通的程式設計師有什麼差別呢?

 

先來說最不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他們有一個別稱叫——怨婦——典型的思考模式是“都是你們的錯”,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抱怨,比如說:

 

這程式碼在我電腦上跑就不報錯,在你電腦上跑就報錯,肯定是你環境的問題...
這產品經理就是個腦殘,這麼複雜的功能竟然只給一天的時間來解決...

 

再來說不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他們的別稱叫——我要努力派——典型的思考模式是“我還不夠努力,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比如說:

 

工資太低?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買不起房子?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總之,發生了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已經很能擔責任了),看看是不是因為自己偷懶了?是不是努力程度還不夠?但需要明白的是:

 

努力,的確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最後說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他們的別稱叫——方法派——典型的思考模式是“方法總比問題多!”,比如說:

 

和女朋友不能和睦相處,一定是我不懂情侶之間的相處之道,我要去學習能改善親密關係的技巧,所以我要去讀《親密關係》…
和客戶不能友好的溝通,和產品經理不能友好的溝通,一定是我說的話不在點上,我要去學習溝通的技巧,所以我要去讀《關鍵對話》...

 

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特別喜歡抱怨;後來,我認為是我自己還不夠努力;現在,我知道是自己沒找到好的方法,於是:

 

    • 寫作水平上不去,就報寫作訓練營啊。

    • 性格內向,不善於溝通,就多參加聚會,多去表達自己啊。

    • 能力沒到大牛的水平,咱就虛心的、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去挖掘更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