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艱難保研路

艱難保研路

宣告,本篇帖子不適用於大神。如果自身實力超強的話可以參照其他大神的經驗貼。而僅僅是將作為邊緣保研人的保研心路歷程記錄下來。

個人情況

專業:南開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
CET4: 548
CET6: 598
TOEFL: 93
科研: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專案
比賽:美賽H獎,其他參加了很多比賽沒拿獎
社會實踐:2017牛津劍橋暑校專案

大三下

大二整個學年的成績慘不忍睹,雖然大一積累了一定的成績,但大二以及大三上的成績還是讓我的學分績下降了很多很多,已經超出了理論保研線外。大三下初得知自己的排名掉到了21/95,當時已經做好考研的打算了,但是前面有5位優秀的同學出國,因此理論上還是存在保研的希望的。

NKU計算機的保研率是20%,去年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保研了17個人,今年應該差不多,因此首要目的是利用這學期刷學分績,能提升多少排名就提升多少排名。

因此我選超了學分,多修了幾門專業選修課,這樣做有好處也有風險,事實證明我當時這樣做失敗了,部分選的課老師故意壓分(就幾乎沒有90+的學生),這樣算下來大三下學分績最後並沒有多少增長,還好四月初美賽成績出來了,雖然只有H獎但是可以有少許加分(NKU CS加分項:美賽H獎及其以上、國賽市獎極其以上、ACM、電賽、SCI一區論文)。

總的來說整個大三雖然有所醒悟,但提升不大。當時特別後悔為什麼大二沒有好好學習,成績真的太重要了,不論是對於夏令營申請還是九推來說。

保研資格面試

NKU 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保研綜合成績為:70%的績點 + 30%的綜合成績。其中綜合成績中又分為競賽加分和麵試。只要不掛科並且績點在前50%均可申請保研。對於保研邊緣人來說,不管怎樣一定要去爭取。這一次排名比我靠後的幾名同學都覺得自己報不上就放棄保研申請了,然而一位排名30+的同學由於申請了就保上了(因為排名20多的同學都沒有申請),當時我們都很不可思議,所以不管怎樣,只要遇到機會就一定要去爭取。

這也導致保研申請的人數比實際能保研的人數少,因此面試的競爭也沒太激烈,因為只要申請了的都可以保上。

面試比較輕鬆,也沒有刁難,就問了如下幾個問題:

1.自我介紹(中英文隨機抽查)
2.講講本科期間做的專案
3.講講競賽加分
4.老家是哪裡的
5.保內還是保外

面試還是有技巧的,比如保內還是保外的問題,不要太堅決,最好圓滑一些。有些學校好像真的會因為保外而打很低的面試分,但NKU還好。還有面試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穿的整潔。而且一定要準備簡歷。

面試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最後我的綜合排名是12/15,依靠面試和加分還是超過了前面的一些同學。

慘淡的夏令營

因為我的排名比較靠後,因此在申請夏令營的時候就十分的沒有優勢,雖然本科期間參加了許多比賽,但也沒有獲得過實質性的大獎。科研經歷也只有一個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專案,實驗室也沒有完全進入,因此夏令營基本都被拒了。我當時根據自身的實力投了如下幾個夏令營:

  • 復旦大學大資料學院夏令營
  • 中科院計算所夏令營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夏令營
  • 中科院信工所夏令營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夏令營
  • 上海交大電院夏令營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夏令營

最後只有信工所和港中深接受了我,其他全部因為各種原因被拒。

所報夏令營分析

計算所今年競爭超級激烈(300/1900),而且入營裡一半的學生都衝著VIPL組去的,可能也與最近幾年cv的火爆有關係。被拒也是意料之中。

如上所說,計算機視覺這幾年是計算機研究的一大主力方向,我自己當時也是衝著CV去的,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有一個做cv的實驗室(整合所多媒體中心MMLAB,一個超級厲害的實驗室)也非常厲害,因此當時衝著他去的,深先院的夏令營難度不大,我這個排名還是有很大機率進去的,然而卻發生了以下的情況:

中科院所有所的報名系統雖然有的介面不同,但都是使用的同一個系統,並且是以郵箱作為資料庫的主鍵,我當時報名深先院後又報名了計算所,使用的同一個郵箱,然後我的深先院的報名資訊就被覆蓋掉了!等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深先院的夏令營錄取是先到先得,因此錯過了深先院的夏令營。

復旦大資料學院夏令營雖然說的是成績前30%都可以報名,然而實際上只收前10%的學生,並且夏令營全部給的是專碩,眾所周知今年復旦已經不再提供宿舍給專碩了,而且學費超級貴,九推的學碩也基本上給本校的學生,雖然大資料學院比較年輕,然而想要進去還是很難的。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和上交電院對排名要求極為苛刻,除非有非常精彩的科研經歷,一般前3%的同學才有較大機會入營,上交排外和學校歧視心理比較重,難度更大。這兩個被刷掉是意料之中。

最後只有信工所和港中深接受了我。信工所其實也是最後補錄的,這個好處在於不用參加前期夏令營的一些活動,只需要最後去考試和體檢即可。當時是有一個信工所二室的老師單獨聯絡的我問問願不願意來讀她的研究生,我說我想提前和老師接觸接觸,第二天便前往北京和老師談了談。信工所也是比較年輕的一個研究所,但我並不是很喜歡這個氛圍,100多個人坐在一個超大實驗室裡,方塊的小隔間隔開,老師也和你一起坐在裡面工作,就感覺比較壓抑而且像打工一樣。老師比較很喜歡我,想讓我當場做決定,並說有面試的優惠。但我內心並不是很喜歡,而且當時已經聯絡好了本校一個做多媒體方向的老師,於是第二天就回絕了信工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夏令營也算是我當時的另一個出路。港中深(CUHKSZ)是港中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辦學的一所大學,屬於留學性質。也算是如果我沒有保研的話的另一個出路。夏令營在4月份有第一批申請,一共有三皮申請,985大學前20%的學生入營機會非常大,今年入營比例為100/1200+,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這個夏令營比較看學校牌子,雙非的難度比較大。我當時報的是夏令營的資料科學專案。網上關於這個夏令營介紹的比較少,我準備詳細的說說情況。

CUHKSZ是非常有錢的學校,學校的建築是我在中國大學裡見過的最好看的。夏令營一共5天,有專案宣講和一些參觀專案(去平安大廈、深交所,感覺就像一次旅遊一樣),可能是因為真的想招好學生的原因吧,因此主辦方特別用心,最後還舉辦了歡送晚宴,送了64G優盤和一些紀念品。夏令營的考核是:案例分析+筆試+面試。前三天進行案例分析,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第四天上午進行案例分析答辯,老師會依據小組pre的情況給每個人打分。案例分析一共是4個題目,一個題目可能有5-6個小組參與,最終選出每個題目的最佳小組進行最終答辯並有一定獎勵。

筆試在第五天上午,不同碩士專案考察的不同,資料科學的考察主要如下:

  • Python語法
  • 線性代數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邏輯推理

我當時買了《張宇36講》進行數學的複習和準備的,python語法考察比較簡單,對於CS專業的同學來說不成問題。

下午主要進行面試,面試採用全英文面試,對專業知識考察的比較細,尤其是統計學方面,畢竟是偏金融的專案,我當時問了如下問題:

  • 方差的求法
  • 方差公式中 σ 2 = 1 n 1 i = 1 n [ x i X ] 2 \sigma^2 = \frac{1}{n-1}\sum\limits _{i=1}^n[x_i-\overline{X}]^2 ,為什麼是 n 1 n-1 ,而不是 n n
  • 特徵向量和特徵值的求法
  • 特徵向量和特徵值得具體含義
  • 解釋下自由度
  • 什麼是對偶問題
  • C和C++的區別
  • 解釋下C++中面向物件的具體含義

統計學的知識確實也不熟,面試下來感覺並不好,線性代數很重要!!!
最終給了我offer,但因為沒有獎學金,放棄。

從夏令營到九推

九推的時候也海投了一波,最終浙大直博、哈爾濱工業大學深研院、中科院深先院這三所過了初審。然而浙大直博和中科院時間衝突了,因此最終選擇中科院的面試。

假期的時候就找中科院深先院MMLAB的導師聊了很久,他也答應給我留一個學碩名額。因此非常希望能夠進入中科院。但為了保險,還報考了哈深和其他學校。哈深聯絡的是智慧處理中心做nlp的導師。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研院

哈深筆試考察的十分多,我基本參照的往年哈深考研複試來準備的。筆試考察如下:

  • c語言基礎(參照蘇小紅c語言基礎)
  • 資料庫(參照戰德臣的MOOC習題)
  • 計算機網路(參照王道考研計網即可)
  • 資料結構(參照王道考研資料結構即可)
  • 邏輯推理

總的來說,筆試不難,但題量較大。當時正值颱風“山竹”,哈深的老師給每人發了個山竹壓驚也是沒誰了。

面試在下午,每人面試15分鐘。根據個人簡歷來問,基本沒有問專業知識,主要問了如下:

1.Fast RCNN為什麼準確率很高
2.簡歷上的資料探勘比賽拿獎沒有,為什麼
3.這個目標檢測任務如何評價準確率
4.還報了其他學校嗎

中科院深研院

浙大和中科院衝突了,最終放棄了浙大。一是因為和老師說好了,二是因為感覺浙大希望不大。

中科院深先院面試問的也是簡歷上的問題,當時報考模式識別的人非常多,大家也很多衝著MMLAB去的。50個人分成兩組面試,我最終排名第二組第四名。

雖然導師答應留學碩的位子,但我這個排名並不保險。因為模式識別招的人少,而且夏令營已經有一匹去了,很可能被調劑成專碩,或者沒有錄上。

總結與展望

最終去向:哈深電腦科學與技術碩博

28號填系統時由於哈深那邊1:30前必須給答覆,否則認為放棄資格。中科院那邊遲遲不給訊息,我很擔心沒有學上了,因此先答應哈深了。哈深每年都會多發offer名額,因此要儘快做決定,點選確認時也還是比較緊張的。第二天早上給中科院的老師說了聲抱歉,老師表示很遺憾。

至此4個多月保研之路也就結束了,一開始非cv不做,最後轉nlp也非常戲劇性。

回首整個大學,其實規劃的並不好,很多機會也沒有把握住,希望學弟學妹能夠吸取我的經驗教訓,我總結的有以下的建議:

  • 成績真的非常重要!高績點意味著很多機會
  • 論文沒有想象的難,在本科期間跟著學長老師做專案,發一篇CCF C或B類會議會很佔優勢
  • 提早進實驗室,提前接觸科研
  • 各種比賽一定要認真對待,好名次大於參加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