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排序演算法c語言描述---希爾排序

排序演算法c語言描述---希爾排序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排序算法系列學習,主要描述氣泡排序,選擇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堆排序,歸併排序,快速排序等排序進行分析。

文章規劃:

一。通過自己對排序演算法本身的理解,對每個方法寫個小測試程式。 具體思路分析不展開描述。

二。通過《大話資料結構》一書的截圖,詳細分析該演算法 。 

在此,推薦下程傑老師的《大話資料結構》一書,當然不是打廣告,只是以一名讀者的身份來客觀的看待這本書,確實是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ps:一個較為詳細的學習連結   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category/859207


五。希爾排序

一。個人理解

希爾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 的一種。是針對直接插入排序 演算法的改進。該方法又稱縮小增量 排序,因DL.Shell於1959年提出而得名。

其實,希爾排序本質也就是直接插入演算法的升級,希爾的基本思想,就是先將整個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個子序列(由相隔某個“增量”的元素組成的)分別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後依次縮減增量大小再進行排序,待整個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夠小,通常為1)時,再對全體元素進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的原理:把一個標記插入到已經排好序的有序表中。如:  把arr[i]插入arr[0]---arr[i-1]中的某個位置,其中,arr[0]---arr[i-1]是排好序的。這時候從後往前,在arr[i-1]到arr[0]中找到第一次滿足比arr[i]小的那個數,則把arr[i]插入這數字後面,相應的把後面的大於arr[i]的元素都往後移,則此時arr[0]----arr[i]就是有序的,如此反覆,直到全部元素都找好自己的位置)


所以,對於希爾排序的介紹,通過以下兩部分完成:


1.簡單排序例子

2.如何選擇增量(步長)


1.簡單排序例子

1.1例如,假設有這樣一組數[ 13 14 94 33 82 25 59 94 65 23 45 27 73 25 39 10 ],如果我們以步長為5開始進行排序,我們可以通過將這列表放在有5列的表中來更好地描述演算法,這樣他們就應該看起來是這樣:

13 14 94 33 8225 59 94 65 2345 27 73 25 3910

然後我們對每列進行排序:

10 14 73 25 2313 27 94 33 3925 59 94 65 8245

將上述四行數字,依序接在一起時我們得到:[ 10 14 73 25 23 13 27 94 33 39 25 59 94 65 82 45 ].這時10已經移至正確位置了,然後再以3為步長進行排序:

10 14 7325 23 1327 94 3339 25 5994 65 8245

對每列排序之後變為:

10 14 1325 23 3327 25 5939 65 7345 94 8294

最後的陣列為[ 10 14 13 25 23 33 27 25 59 39 65 73 45 94 82 94],最後以1步長進行排序(此時就是簡單的插入排序了)。


1.2又如,準備待排陣列[6 2 4 1 5 9],選擇步長(增量)3,得

6 2 41 5 9
對每列進行排序,得
1 2 46 5 9
這時候得到的陣列為[ 1 2 4 6 5 9 ],然後選擇步長(增量為1)直接用插入排序。
以上就是希爾排序的思路了,總的來說,就是每次選定一個步長,將陣列進行劃分,然後對每列小劃分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排序,得到新陣列,再選擇步長分組,利用直接插入排序。直到步長為1,最後利用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說白了,希爾排序就是選擇合適步長+直接插入排序。 下面談談如何選擇步長。

2.希爾排序步長(增量)選擇。

其實步長(增量)的選擇沒有統一規定,也沒絕對的規律。只要滿足最後一個步長(增量)為1即可。 已知的最好步長序列是由Sedgewick提出的 (1, 5, 19, 41, 109,...),該序列的項來自 9 * 4^i - 9 * 2^i + 1 和 4^i - 3 * 2^i + 1 這兩個算式 [1] .這項研究也表明“比較在希爾排序中是最主要的操作,而不是交換。”

而我們在實踐中,如果沒特殊需要,一般增量的選取規則為: 第一次取總長度的一半,第二次取一半的一半,依次累推直到步長為1為止。 這樣不僅簡單,也能利用希爾演算法進行排序。
好了,說了這麼多,希爾排序的思路就是這樣,下面上程式碼。 這個小測試也只是把步長對半選擇,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對步長的選擇進行分析。
#include<stdio.h>// 列印結果void Show(int  arr[], int n){    int i;    for ( i=0; i<n; i++ )        printf("%d  ", arr[i]);    printf("\n");}//希爾排序  按從小到大排序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k;    int temp, gap;        for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步長的選取    {        for (i = 0; i < gap; i++)        //直接插入排序原理        {            for (j = i + gap; j < n; j += gap)    //每次加上步長,即按列排序。                if (arr[j] < arr[j - gap])                {                    temp = arr[j];                    k = j - gap;                    while (k >= 0 && arr[k] > temp) //記錄後移,查詢插入位置                    {                        arr[k + gap] = arr[k];                        k -= gap;                    }                    arr[k + gap] = temp;  //找到位置插入                }        }    }}int main(){   //測試資料    int arr_test[10] = { 8, 4, 2, 3, 5, 1, 6, 9, 0, 7 };    //排序前陣列序列    Show( arr_test, 10 );    ShellSort( arr_test, 10 );    //排序後陣列序列    Show( arr_test, 10 );    return 0;}

上述寫法是對希爾演算法的完整描述,其實,也可以在寫法上進行一些簡化。
void shellsort2(int a[], int n)  {      int j, gap;            for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for (j = gap; j < n; j++)//從陣列第gap個元素開始              if (a[j] < a[j - gap])//每個元素與自己組內的資料進行直接插入排序              {                  int temp = a[j];                  int k = j - gap;                  while (k >= 0 && a[k] > temp)                  {                      a[k + gap] = a[k];                      k -= gap;                  }                  a[k + gap] = temp;              }  }  

二。 《大話資料結構》一書截圖分析

注:本文僅為分享知識,絕無商業用途。

如果以該種形式分享知識造成不必要的糾紛,還請第一時間告知。



           

給我老師的人工智慧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這裡寫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