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海峽區塊鏈研究院院長王永利:要理性看待區塊鏈

海峽區塊鏈研究院院長王永利:要理性看待區塊鏈

海峽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共享金融100人論壇理事長

10月17日在2018杭州灣論壇上,針對區塊鏈的概念,海峽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共享金融100人論壇理事長王永利做了這樣的界定:什麼是區塊鏈?全球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的答案,所以前一段時間以太坊的創始人他到上海的時候,有人問他這個問題,他說:我想了很久,唯一的答案就是區塊鏈是世界計算機。

這是因為,要做到去中心、去中介,就一定不是這個區塊鏈的平臺是由某一家的計算機單獨執行,而是社會上的計算機加盟上來共同來執行,不僅是執行系統,更重要的是共同維護這個計算機的規則,因為規則是內建到系統中的,即所謂“編碼即規則”。當社會上的計算機加入執行之後,如果得不到加盟節點50%以上的同意的話,編碼的維護團隊都不能更改它的規則。這是去中心的基本條件。

王永利指出,現在講區塊鏈,主要有兩層說法,一個是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去中介、點對點的交易處理體系,另一個是說,區塊鏈是全網驗證和記錄,區塊化儲存,連續加密、難以篡改、可以溯源、公開透明的分散式賬本體系。

有人說,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人們不用相互認識就可以做交易。說區塊鏈是價值的網際網路,以前網際網路是資訊的網際網路,區塊鏈是價值的網際網路。但是指的是什麼價值?我們的實物能否拿到鏈上轉移?再進一步說因為它是信任的機器,價值的網際網路,所以它可以再造生產關係,再造社會組織、執行模式,它可以顛覆法定貨幣體系和複式記賬法等等。

第一個信任的機器,如果你不是加盟同一個區塊鏈,它是做不到的,怎麼信任?第二,即使你加盟了同一個區塊鏈,比如說我們都加入到比特幣的區塊鏈,我們之間交易是不是就可以用比特幣來清算、支付?當然可以,但必須弄清楚其應用的真實場景是什麼。實際上,由於區塊鏈上所有賬戶是可以保真透明的,但賬戶的所有人是高度匿名的,相互之間直接轉讓比特幣沒有問題,但要轉讓現實世界中的資產或實物,就很難了,一是可以交換法定貨幣,並且法定貨幣是要通過銀行轉賬,以增強信任,或者就是熟人之間轉讓資產,用比特幣支付。這些應用場景實在太小了。因此,比特幣如果不能兌換成法定貨幣,其價值都難以實現,所以不可能顛覆或取代法定貨幣,這一類網路數字加密貨幣,實際上只能是網路社群或商圈的代幣,其價值取決於其商圈的廣度和深度。區塊鏈的價值則是必須解決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而不能主要用於挖礦造幣和資本炒作,主要用於“割韭菜”。目前區塊鏈還處在初創期、探索期,還存在“去中心、高效能、安全性”不可兼得的“不可能三角困境”,需要積極探索,不斷改進,要符合金融監管基本要求,包括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

對金融科技,王永利認為,發展金融科技不是簡單的發展技術。金融科技一定是建立在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科技,我們金融發展到今天,不斷的在用技術提升自己,但是今天為什麼特別強調金融科技呢?是因為網際網路時代來了,正在深刻的改變我們這個社會,我們今天講的是建立在網際網路技術上的技術。其次要有軟硬體的配套,要有商業模式的設計,要有應用場景的支援,要有整個生態氛圍的適用,包括監管的體系。未來競爭不是單向的競爭,是你整個一整套的配套的生態體系的整體的實力,這方面我覺得杭州是有天然的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