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全沾工程師----如何一個人寫完web、Android、iOS、介面、CMS

全沾工程師----如何一個人寫完web、Android、iOS、介面、CMS

前言


看了文章標題,你也許嚇一跳,心想一個人有那麼牛逼嘛。就當筆者浮誇吧,不想爭辯了。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我這一代IT人有太多的工具。雖然我懶(其實程式設計師都懶),但是,我選擇的技術和工具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自定義空間。

這不是一篇啥好文章,但是,這篇文章可以給那些有需求全沾的人一點點建議。

沉澱了2個月,又要跳出來譁眾取寵,呵呵噠。


全沾工程師


IT領域的全棧工程師,金光閃閃。善學者三五年可達,反之,七八年吧。不是全棧,不敢多言。百度百科定義:指掌握多種技能,並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產品的人。知乎答案:全棧什麼意思?

全沾工程師,大家看著玩兒就好,別當真。反正,我是這麼玩的:

  1. 和客戶談需求,做原型圖,用墨刀
  2. 設計資料庫架構及表,用MySQL/Redis,Navicate/SQLYog管理工具
  3. 設計後臺CMS管理系統模組,利用Flask+Bootstrap框架,Pycharm開發工具
  4. 設計編寫資料介面,利用Flask-RESTful,Pycharm工具
  5. 設計編寫APP功能模組,利用DCloud/Cordova+MUI/Ionic開發Hybrid APP,一套原始碼能夠相容Android和iOS,也可以移植成Wap
  6. 設計編寫Web端功能模組,利用Flask+jinja2+Bootstrap
  7. 使用Python IDLE測試功能模組
  8. 自己申請APP應用上線,購買雲伺服器部署上線,運維

總結起來,我玩的挺小的:利用Python語言+前端(HTML/CSS/JS)搞定了大多數應用開發需要的技能。其中,瞭解一些框架的使用,諸如:flask、bootstrap、DCloud等。

果然,在大牛看來還是挺白的。呵呵噠,自己走到現在也是不容易的。


Hybrid APP


這是我全沾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畢竟,平時遇到的人都會有需求做APP,而我如果不與他人合作,就必須獨自開發Android/iOS兩端。臣妾做不到,只好選擇Hybrid。這一塊得感謝D廠了(也還是有不少坑)。

目前主流的平臺有Cordova(也叫PhoneGap),D廠是國產的,也無所謂了。對於個人開發者而言,夠好的了。

之前的相關Hybrid App文章,均在個人部落格專欄中,感興趣可以翻閱。
地址: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guzhenping.html


Web前端


很建議諸多技術人員學習好前端。Web開發技術中,基礎的知識如Http/TCP/IP協議應該是必須掌握的,高階的知識如V8、Webkit應該花時間去讀。還有HTML,CSS3,JavaScript三劍客,是不用說的。

前端的技術,我不敢多言。但正是,HTML/CSS/JS幫助了我在全沾的路上走了這麼遠。感謝前端工程師這個名詞,整個世界已經無法阻擋前端工程師的腳步了!

JavaScript是目前瀏覽器唯一的程式語言,絕對的壟斷。Node.js涉足伺服器端開發,絕對的進步。接下來,學好JS真的很有必要。

我所用的前端技術與其他人用的沒有什麼區別。對於前端工程師很看好!


後臺開發


後臺對於我就兩部分,一個是CMS管理系統,一個是介面模組。資料庫,我就是那麼設計的。那麼設計的,也就是隨便設計的,我自己也很無語。

Python可以填很多後臺開發的坑。再感謝下Python吧~

掌握好Python基礎、Flask和Bootstrap框架的相關知識,能夠應對大多數開發場景。


那些年我遇到的坑


  • 我沒有好好上學。。。

    沒錯,第一條就是大學基礎知識。請大家一定要看好計算機網路,做Web開發必備知識!請大家一定要開發資料結構和演算法,做資料分析和一些邊邊角角的小功能時,是必備的!

  • 有一套自己開發體系很重要

    我的目標是個人開發者,全沾工程師。所以自己的一套框架,一定要學好。現在有LAMP(其實成了LNMP),但是隻能做web開發。

    我的全沾框架:L(Linux)+N(Niginx)+M(MySql)+P(Python)+F(Flask)+B(Bootstrap)+D(DCloud)+H/C/J(HTML,CSS,JavaScript)。還有諸如,Postman介面測試工具、Node.js、RESTful等我都會花時間學習。

    有一套自己東西很重要。同時,保持高效的學習能力。之前做不了一個人開發,就因為沒有成熟的開發體系。


結尾


我心裡非常清楚我起的標題很浮誇!

我很清楚!
我很清楚!
我很清楚!

But,我就是起了這個標題,醉溫之意不在酒。我懂就好,不爭辯了。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谷震平的專欄”
這裡寫圖片描述